羅狀元醒世歌

羅狀元(1504-1564),名洪先,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生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狀元,《明史》卷二八三有傳。南嶽高台寺住持楚石和尚是其方外好友,他二人共同植下一棵黃山松,至今仍矗立在碧蘿峰右側的山坡上。其曾撰有《醒世詩》勸導世人。本專輯以黃梅戲曲調,利用音樂生動再現了這一作品。

簡介

羅狀元(1504-1564),名洪先,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生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狀元,《明史》卷二八三有傳。南嶽高台寺住持楚石和尚是其方外好友,他二人共同植下一棵黃山松,至今仍矗立在碧蘿峰右側的山坡上。其曾撰有《醒世詩》勸導世人。本專輯以黃梅戲曲調,利用音樂生動再現了這一作品。

生平

羅狀元出家後法號念庵。出生未及兩月,父親就死了。母四十多歲,生了子亡了夫,禍福相連,家庭生活,勉強過得。她始終於苦難中,養育了他。他很聰明,喜歡念書,念過的都能背誦。二十多歲時,考到頭名進士。為人公正,人格高尚,辦理事務,忠直殷勤。自古為人慾見機 見機終久得便宜,人非已事休招惹 事若虧心切莫為,得勝勝中饒一首 因乖乖里放些痴
聰明少把聰明使 來日陰晴未可知。
仕官以後益加勤讀,受了陽明學的影響。尤其『良知說』感化了他的言行。王陽明云:『心即理,良知是本體,遍滿宇宙,凡聖俱有,氣稟偏正而差,良知無私,唯恐物慾蔽塞』。儒的物慾,佛的無明,同是煩惱、邪見妄執。因愚而有物慾,因物慾而生苦惱。狀元認定物慾就是道法的魔軍,罪惡的根源。從此以後改變了他的人生觀,無欲為本,把富貴當作浮雲。
要無煩惱要無愁 本分隨緣莫強求,無益語言休著口 不乾已事少當頭,人間富貴花間露 紙上功名水上漚,看破世情天理處 人生何用苦營謀。
龍褲國師法號樵雲,明代高僧,洪先受了他的指點而證得道果。又洪先圓寂後,受贈『光祿少卿』追謚『文莊』。他因嘆息世人迷妄。而發出醒世的警語,裨益社會的功德無量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