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義

羅永義

羅永義(1970—~),筆名阿羅詩,號肥州居士,安徽合肥人,大連艦艇學院畢業,當代詩人,中國詩詞協會理事,作品入選《當代詩人作品精選》,出版詩集《肥州詩兵》(國家圖書館收藏)、《徽商詩想》(國家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和《阿羅詩》等。

基本信息

羅永義(1970年—~),筆名阿羅詩,號肥州居士,安徽合肥人,大連艦艇學院畢業,當代詩人,中國詩詞協會理事,居住並供職於浙江溫州,作品入選《當代詩人作品精選》,出版詩集《肥州詩兵》(國家圖書館收藏)、《徽商詩想》和《阿羅詩》等。

詩歌評論

不忘故鄉征他鄉他鄉奮鬥一詩郎
——黃莽

羅永義著《肥州詩兵》羅永義著《肥州詩兵》

未識其人,先聞其詩。一首“我自豪,我是當兵人/用生命和青春築起祖國鋼鐵長城/用熱血和柔情托起邊關的明月我自豪,我是工商人/頭頂國徽昭示著我如山的重任/肩上盾牌印證著我如火的熱愛……”引起我極大興趣,繼而一鼓作氣,將《肥州詩兵》讀完。

《肥州詩兵》書名包含兩個地方,即安徽合肥和浙江溫州,本書共分四輯,即斷想篇、故鄉篇、從軍篇和工作篇。在書中,作者按時空順序,以故鄉、大海、新家為題,以從學、從軍、從政為感,真實地記錄下了學習、生活、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細斟淺酌,娓娓道來,言語樸素,文筆自然,抒發出作者對家鄉、對生活、對工作的無限熱愛,忠實地記錄著作者成長的每一寸足跡。

鄉音是什麼?“鄉音是爸爸踏水車的嘩嘩聲/踏進了人間生命之源/整齊的步伐向汩汩小溪里前進/把汗水化為甘泉流進了我的心田鄉音是媽媽搖紡車的嗚嗚聲/紡線把夜拉得很長/蠟燭在不停地流淚/把愛緊緊地裹在紡錘里……”詩人數筆,將鄉音詮釋得明明白白。其實,鄉音就是那久遠的記憶,就是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父母雙親的點點滴滴。“進鄉情更怯”每一次回故鄉,詩人都是一樣急切的心情,一樣相思的情懷,“家越來越近了/血流速度思念也難以追趕/人不知不覺醉了/心快要停止了跳動”,惟一不變是,是詩人對家鄉久遠的記憶和亘古不變的情感,“青山綠水仍依舊/人卻那么陌生/光陰似箭射落了滄桑歲月/家已變老了。”(《春回老家》)縱覽全書,詩人一直懷著對故鄉那一山、那一水的眷念,既有《回家》的“雲兒落淚滴在心上”的感傷,也在《離家》的“選兩顆明亮的星星化作眼睛”的不捨;既有昨日的“青蛙鼓掌,蟋蟀彈唱”的畫面,也有今日的“車輛如梭,人來人往”的嬗變(《故鄉他鄉》);既有“在家時/你高大的讓我在上面奔跑/離家時/你渺小的讓我裝在心裡”對故鄉山的描述,也有對屋檐下的燕子的讚美,“你用希望的剪刀/裁剪出了春的夢想/孕育著秋的希望/你用失望的剪刀/剪斷往日的愁痕”……還有《家鄉的小路》,等等,詩人以樸實無素的語言,敏銳獨特的視角,細膩刻畫著故鄉的過去和現在,令人浮想聯翩,入詩入境,不禁喚起讀者對鄉情鄉音的美好記憶。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永遠是家鄉遊子百呤不倦的情懷,正如詩人在《懷念母親》中寫道:“入伍時/母親站在門框下/她,淚如雨下退伍時/母親躺在相框裡/我,淚如雨下”短短兩行,寥寥數筆,將母親對遊子的眷戀和遊子對母親的懷念勾勒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同樣的“淚如雨下”,時空兩別,物是人非,令人唏噓不已。
生活是什麼?“給我土壤/我把根扎在泥下/給我陽光/我鑽出頭來張望/給我雨露/我茁壯地成長”(《種子》),憑著這份堅韌,作者無論身處何地,也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能處之泰然,並從中尋找無限的樂趣,充滿詩情畫意。在《百首軍歌唱我戎生路》中,詩人為我們展示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戰鬥畫面,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旌旗獵獵,青春奉獻榮光。鮮紅的軍旗、嘹亮的軍歌、洶湧的波濤、遠航的戰艦….仿佛把我們帶到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軍轉後,作者成為一名光榮的市場監督管理衛士,頭頂紅盾,促發展、強監管、優服務,“執法是紅盾舞出的劍/服務是紅盾獻出的愛/發展是紅盾歌唱的歌/創新是紅盾追求的夢。”(《紅盾》)“責任重如山,使命大如天。”“昭國徽兮迎朝陽,鑄紅盾兮維秩序。促發展兮興市場,強監管兮磨利劍。重服務兮知琴心,勤學習兮同進步。倡廉潔兮講自律,創和諧兮穩社會。”(《工商兮》)從戰場到市場,從紀律到法律,從鋼槍到文筆….正是本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詩人才能對每一份工作都飽含激情,對每一寸時光都細心感悟,並抒情不斷,謳歌不止。

詩歌是什麼?言為心聲,境由心生。其實每個青春的心靈,都有詩的種子在生根,在發芽,在成長。正如作者在《我是一片葉子》中寫道:“鄉愁是我的詩/飛舞是我的韻律”,在《我的詩生活》中,作者亦坦言:“我的詩在疆場中誕生/那裡生根發芽….我的詩在市場裡成長/那裡開花結果。”甚至作者“到公園裡散步是我每天的規定動作/在公園裡寫詩是我臨時的自選動作”……作者正是出於有這樣一顆善於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青春浪漫之心,並持之以恆地將其變化為文字,百鍊成鋼,終不乏詩之意境,詩之神韻。“我們是詩的使者/不約而同地從春風中走來/農民伯伯耕犁著一籠籠詩行/一群孩子尋找著春天在哪裡/採茶姑娘把春編織進了搖籃。”(《故鄉鬧春》)相信紮根於故鄉那片熟悉的土地,熱愛著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張力著一直昂揚向上的正能量,作者一定會有更佳的力作在等待著我們。對此我深信不疑!

作品欣賞

祖國向前進
1949年,世界巨人那一聲吶喊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您用鮮紅的五星紅旗向世界註冊
您用巨大的鐵錘砸爛一個舊中國
您用巨大的鐮刀收穫一個新中國
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1978年,走來了一位睿智的老人
描繪了春天的故事
帶領我們一起走進新時代
1997年,迎來了紫荊花的清香
1999年,又增添了水蓮花的芬芳
詮釋了發展才是硬道理
接力著時代改革的春風
吹響了“三個代表”的號角
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您在瞬息萬變中追求著不變
讓神舟六號在太空翱翔
讓宇宙都知道祖國的繁榮昌盛
跨入新世紀和諧社會大道
科學發展觀的壯麗詩篇
抒寫著以人為本的著作
全世界都為您驚嘆喝彩
載人衛星、嫦娥奔月
祖國也因您天空更加明亮
又一個偉大的時代拉開序幕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令世界刮目相看
邁著全面深化改革的鏗鏘步伐
凝聚著全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繼續講述著東方的傳奇……

懷念母親
入伍時
母親站在門框下
她,淚如雨下
退伍時
母親躺在相框裡
我,淚如雨下

羅畈,我的故鄉
悄悄地回到羅畈村莊
小溪心腸格外明亮
山坡青松抬頭張望
池塘鴨子輕輕地盪起雙槳
牛欄老牛細嚼慢咽地品嘗
河塘邊洗衣的姑娘在波光里蕩漾
村西的拱橋安靜地躺在田垟
這就是我美麗的故鄉
悄悄地邁進老家的祖房
父親滿頭白髮蒼蒼
母親安靜地住進相框
桌椅依舊那么幾張
我睡過的小床已進入角落儲藏
兒時的書房散發著書香
土氣的灶台篡改了模樣
這就是養育我的地方

重訪趙爾春班
回到趙爾春班裡心潮激盪
陌生的面孔稱呼一樣
聲聲“老班長”陶醉我的心房
“趙爾春班”四個大字依舊閃光
曾經流下的血淚仍在流淌
英雄業績描繪了一句句詩行
戰友們敞開胸懷盡情地在歌唱
“愛民模範”埋在心底深深地珍藏

當兵的那些日子
1989年的春天裡
換上戎裝告別了故鄉
當兵的夢想裝進行囊
親人的囑咐用心收藏
大海就是故鄉寫在臉龐,
當兵的日子開始詠唱。
1989年的夏天
三個月集訓告別了老百姓模樣,
戴上心愛的帽徽和領章
東海蛟龍乘風破浪
海上長城兵來將擋
把青春熱血拋灑成詩行。
1992年的秋天裡
懷揣入學通知書告別了“趙爾春班”班長
軍校大門裡有我遠大的理想
從此遨遊在軍事理論的海洋
筆墨紙硯繪就文化刀槍
理論武裝續寫我的篇章。
2006年的冬天裡
摘下肩章告別了軍裝
穿透十八年的歲月滄桑
把戰場化成了市場
軍人的血液依舊在我身上流淌
當兵的歷史埋在心底深深地珍藏

與工商同行
我選擇了工商
那是一陣風
猶如春天裡的和風
鮮艷的花兒招蝶引蜜
有了追求才讓夢想花開
當芬芳時換上了“戎”裝
我體驗了工商
那是一場雨
猶如夏天裡的梅雨
在雨季中排兵布陣
讓青澀變得火紅
發燙的紅盾點燃了我的成長
我感悟了工商
那是一場雪
猶如冬天裡的瑞雪
溫暖著大地繁榮的心房
飄落的雪花當符號
譜寫著人生的華美樂章

牽掛
當我進城住上高樓頂層時
於是,我就有了頂層設計
用絲線張羅著天網
從鄉下請來了烏黑的泥土
建起了自己的一塊領地
把父親從老家寄來的絲瓜種子
在春天裡埋下伏筆
經過陽光和雨露
風兒才悄悄地告訴我
等待的就是長長的牽掛

與詩共舞
《詩經》撫摸著我成長
吸吮著她那甘甜的乳汁
骨子裡充滿了節奏
血管里流淌著韻律
牽著浪漫的手
邁著平仄的腳步
與詩歌一起登上舞台
把情感踩成跳躍的詩行

美麗鄉村


礬山明珠鑲嵌在皖中
照亮了一副苦澀的山水圖
礬是清白,山是偉岸
追夢人在這裡辛勤地耕耘


一縷斜陽映紅了村莊
眼前全副武裝一片金黃
炊煙裊裊,犬聲旺旺
鳥兒歸家甜美地歌唱


播種的希望在田野里飛揚
處處凝聚著蓬勃發展的力量
草木豐盛,牛羊成群
春風化雨滋潤著大地的靈魂


遍地寶藏孕育燦爛輝煌
藍天白雲撫摸著山崗
腳踏實地,夢想天開
一條條大道通向了未來

藏頭詩
羅扛紅盾鑄輝煌,
永撫琴心劍護航。
義憤填膺揚正氣,
吟謳甌越好兒郎。

莎莉漢森
莎莉漢森眼鏡明
品牌戰略五洲行
藍光過濾目光好
夢想成真保健靈

一七令·茶
茶。
抽綠,萌芽。
慕名客,愛吾家。
依山傍水,幽靜煙霞。
品茗閒去處,拜會頌風華。
懷意盛情美景,賦詩盞品絕佳。
清香沁心人不倦,敬向人間古今夸。

十六字令·四君子

傲骨枝頭玉雪盔
高潔志
嫵媚暗香飛

幽靜含情展笑顏
生林壑
孤賞好清閒

堅挺英姿草本株
青山立
風骨亮節軀

淡雅疏香齒飾梳
寒霜露
身裹素秋服

西江月·夢回故鄉
暫舍喧囂都市,
重回故土山村。
聽鄉音比夢溫馨,
看老屋淚濕潤。
年少鄰傢伙伴,
額添道道皺紋。
犬聲喚起舊青春,
只把我心追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