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姆·辛格

20歲時,羅姆?辛格加入了錫克教土邦主蘭吉特·辛格的軍隊。 3年後,這位錫克教的主要支柱世,他的軍隊瀕臨瓦解。 羅姆?辛格憂心英國勢力的強大及錫克教的軟弱,決定幫助錫克教徒恢復自尊。

羅姆·辛格(Ram Singh,1816~1885)錫克教哲學家及改革家,是第一個以不買英國貨、不為英國人服務等不合作及抵制手段作為政治武器的印度人。生於一個備受尊敬的小農之家。從小就是嚴謹的難陀利派(Namdhari)宗師巴拉克?辛格(Balak Singh)的弟子。他由巴拉克的教導,得到對偉大的錫克教先師、英雄和卡爾沙教團(Khalsa,錫克教的軍事性兄弟會組織)的了解。巴拉克?辛格臨終時任命他為難陀利派的領導人。
20歲時,羅姆?辛格加入了錫克教土邦主蘭吉特·辛格的軍隊。3年後,這位錫克教的主要支柱世,他的軍隊瀕臨瓦解。羅姆?辛格憂心英國勢力的強大及錫克教的軟弱,決定幫助錫克教徒恢復自尊。他將新的習俗引進難陀利派。該派後來改稱呼神派(Kukas),因為該派教徒在狂熱地吟唱完讚美詩歌后,都會尖聲叫喊。羅姆?辛格的教派比錫克教其他各派更強調生活作風,也更接近最初幾代祖師所教導的原則。難陀利派教徒穿著手織的白色長袍,以特殊方式結紮頭巾。他們帶著木棍並佩戴木頭的念珠,有自己的打招呼方式與口令。他們的廟宇有斯巴達式的簡單風格。
幾乎所有羅姆?辛格的門徒都出身微寒,為了讓他們擁有一種價值感與自尊心,羅姆?辛格告訴他們,他們都是神的菁英,而其他教派都是不潔的。為了抵制英國人的的郵遞服務並防止訊息落入敵人的手中,羅姆?辛格的私人軍隊甚至擁有自己的信差。1863年羅姆?辛格意圖大舉,他的追隨者都前往錫克教的聖城阿姆利則謁見他,他在當地宣布自己是哥賓德·辛格祖師轉世,並將成立新的呼神派卡爾沙教團。然而,警察卻進行干涉,使他長期不能離開本村。年復一年,他要推翻英國統治的預言始終未能實現,而內部的問題也終於爆發。自知無力與英國人抗衡的呼神派教徒開始攻擊穆斯林的社群。
隨著一件偶發的流血事件,1872年1月大批錫克教的武裝部隊對一個穆斯林村落馬勒科特拉(Maler Kotla)展開攻擊,有許多錫克教的戰士為英國人所俘擄。對其他派別的錫克教徒而言,呼神派的這項行動特別可恨,因為自1705年以來,錫克教跟馬勒科特拉和它的居民便一直保持著友善關係。1705年,錫克教的領袖們為拯救歌賓德?辛格祖師兒子的性命而同意與蒙兀兒皇帝奧朗則布講和。英國人意識到呼神派這次的攻擊不同於一般的土匪入寇,而是旁遮普叛亂的發端,於是以一種野蠻的方式處置呼神派的徒眾——把被俘的66人綁在炮口上,再開炮將他們轟成碎片。此後,羅姆?辛格甚至請求俄國支援,將英國人驅逐出印度,然而俄國由於不願冒險與英國開釁而予以拒絕。羅姆?辛格在監禁和放逐中度過餘年,出獄後,被放逐至仰光,以政治犯的身分在仰光居住了將近14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