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臂金

纏臂金

纏臂金,是一種中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鏇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纏臂金的奧妙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般美麗。

釋義

纏臂金纏臂金

纏臂金又稱為扼臂、臂釧等,明人筆記《天水冰山錄》中記錄一代權相嚴蒿被抄沒的家產里,就有"金花釧"、"金素釧"若干,這裡,"花釧"指表面刻有花紋的纏臂金;"素釧"則指素麵而無紋的纏臂金。"釧"字的造形從"金",從"川",其中的"川"字由象形而來,因為纏臂金的奧妙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且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隻手鐲般美麗。

別名考證

臂釧還有一個別名叫“跳脫”。《唐詩紀事》卷二說:唐文宗“又一日問宰臣:‘古詩云:輕衫襯跳脫。跳脫是何物?’宰臣未對。上日:‘即今之腕釧也。”那么,纏臂金是否又名跳脫呢?考慮到魏·繁欽《定情詩》中已云:“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而梁·陶弘景在《真浩》中也提到仙女萼綠華贈羊權金、玉跳脫之事。則稱臂釧為跳脫在魏晉乃至唐代已不乏先例,而纏臂金這時尚未出現,故這個名字據的不會是它。

文物代表

1984和1989年,四川什邡縣和相鄰的廣漢市各出土一件長帶狀金飾物。什邡所出者斷去一截,殘長101、寬0.85厘米,表面鏨刻卷草間十一生肖紋。廣漢那條相當完整,長157厘米,其寬度及所飾花紋和什部之帶相近;兩端都用金絲纏繞出套環,以便銜接。四川這兩件纏臂金據考證是明代之物。各地的這類飾件,其兩端之套環的做法如出一轍,通過它與釧體銜接後,尚可左右滑動,調節鬆緊。

相關詩詞

纏臂金纏臂金

蘇東坡《寒具》詩雖然在寫一種叫饊子的食物,但詩中“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的句子更讓人聯想到在春日的清晨,一個戴著纏臂金的美女於濃睡未醒中,幾許醉意的嫵媚,由此也可見臂釧為古代女性容色增輝上的效果了。花間派詩人牛嶠《女冠子》里:“錦江煙水,卓女燒春濃美。小檀霞,繡帶芙蓉帳,金釵芍藥花。額黃侵膩發,臂釧透紅紗。柳暗鶯啼處,認郎家。”芙蓉帳透過紅紗,熠熠生光的臂釧描繪了陽春時節的錦水煙景里的佳人。

同樣的臂釧,在和凝《山花子》中使所描繪的女孩子更顯嫵媚了:
銀字笙寒調正長,水文簟冷畫屏涼。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妝。
幾度試香縴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佯弄紅絲蠅拂子,打檀郎。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恨別》詩里寫的是她自己所戴纏臂金,卻深深地含著悲涼,又是另一番情境。朱淑真與戀人分別後肝腸欲斷的思念使自己日漸消瘦,憔悴,以至於纏臂金都鬆脫了:
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寒餘纏臂金。
別後大拼憔悴損,思情未抵此情深。

失去作用

纏臂金在流傳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女性的愛物,隨著禮教的日漸加深,女性連手腕無意中露出來都被認為是失禮,作為臂飾的纏臂金,只能隱藏在越來越長的袖子裡,失去了最初的裝飾功能。大約從明代晚期後,纏臂金就淡出了女性扮美的舞台。

中國古代少女十大定情信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