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枝蓮

纏枝蓮

纏枝蓮紋飾是纏枝紋的一種,為傳統吉祥紋樣。作為瓷器裝飾的紋樣形式之一,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稱纏枝紋,明代稱為“轉枝”。其構圖機理是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卷纏綿的基本樣式,再在切圓空間中或波線上綴以花卉並點以葉子,便形成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紋或纏枝花果紋。

簡介

明代 纏枝蓮紋妝花綢 明代 纏枝蓮紋妝花綢
今人復原的明代風格纏枝蓮紋絲綢 今人復原的明代風格纏枝蓮紋絲綢

傳統吉祥紋樣,多用於裝飾瓷器。圖案以蓮花組成的稱“纏枝蓮”。纏枝紋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種藤蔓卷草經提煉變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動感,優美生動。纏枝紋約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

纏枝蓮常見運用於瓷器、絲織品等。

纏枝蓮(瓷器) 纏枝蓮(瓷器)

起源

纏枝蓮紋興起在宋代,在元、明、清三代非常盛

行。它被大量運用在陶瓷器面上,從盤、碗、瓶、壺、

杯、爐、洗等等器物上皆可看到它的身影,它的廣泛

適應性使其和各種器形完美的結合。它被作為主題紋

飾或輔助紋飾裝飾著瓷器,以刻、劃、印、堆塑、鏤

空、彩繪等各種技法表現著。特別在元明清三朝纏枝

蓮紋被大量裝飾在青花瓷器上,受到從皇室到百姓的

一致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