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匠胡同

繩匠胡同

老北京地名,現菜市口大街所在位置。

地名由來

老北京地名,現菜市口大街所在位置。該地名的來源有兩

繩匠胡同繩匠胡同
種說法。第一種:傳明代大學士嚴嵩(相當於宰相職)曾居住此地。另一種說法是明代這裡集中居住了繩匠,故名繩匠胡同,諧音丞相。清乾隆時期改名為神仙胡同,後改為丞相胡同。1965年改名為菜市口胡同。該胡同北口外東部至鐵門胡同南口一段,就是清代菜市口行刑法場故址。

歷史流傳

這條胡同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影響中國近現代

繩匠胡同繩匠胡同
史的重要人物先後在此居住人數最多的一條胡同,總數達三十餘位。丞相許維禎陳元龍在此居住;清代同治帝的老師、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李鴻藻住7~11號;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曾國藩住胡同北頭;陝甘總督左宗棠住16號;詩人龔自珍1819年在菜市口胡同“休寧會館”居住;蔡元培於光緒年間任翰林院編修時在菜市口胡同居住;“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住29號,康有為梁啓超經常來此與之相聚;秋瑾曾在該胡同所設女學堂任“教習”,其間住在35號的“休寧會館”;1916年,李大釗在菜市口胡同路西辦《晨鐘報》,陳獨秀瞿秋白經常來此;魯迅為圖書館選址的事不時到此找人;大律師劉崇佑資助周恩來赴歐,他住該胡同中段路西。在此居住的還有徐乾學洪亮吉畢沅諸人。1998年拓寬南北馬路,菜市口胡同消失得蹤跡全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