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造技術

出版信息

織造技術

所屬類別

教材 >> 高職 >> 高職紡織服裝

作者:劉森、李竹君 主編 何曉霞、胡德芳 副主編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書號:978-7-122-23177-2

開本:16K 787×1092 1/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339頁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機織物織造基本原理,國內外現代織造準備和織造設備的機構特點、運動分析、工藝參數調節、優質高產的措施及發展趨勢。包括絡筒、捻線、整經、漿紗、穿結經、緯紗準備,以及織機五大運動機構及織機輔助裝置、織造參變數、織造操作技術與質量控制、下機織物整理及機織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等。

本書是高職院校紡織專業課教材,亦可作為企業職業技術培訓教材,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緒論1

一、紡織技術歷史回顧1

二、織造技術的演進1

三、織造技術的生產工藝流程2

四、紡織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3

第一章絡筒5

第一節絡筒概述5

一、絡筒的目的5

二、絡筒的要求5

三、絡筒工藝流程6

第二節絡筒基本原理7

一、筒子的卷繞成形7

二、筒子的卷繞密度10

三、筒子的傳動分析11

四、紗圈的重疊和防疊11

第三節絡筒張力12

一、絡筒時紗線張力的作用及要求12

二、絡筒張力的分析13

三、影響絡筒張力的因素16

四、均勻絡筒退繞張力的措施18

五、國內外絡筒機張力自動控制系統20

第四節清紗21

一、清紗的目的21

二、紗疵分類和清紗要求21

三、清紗器的分類及其工作原理21

第五節絡筒接結23

一、有結接頭23

二、無結接頭24

第六節自動絡筒機25

一、質量保證體系26

二、高速卷繞系統27

三、智慧型化及電控監測系統27

第七節絡筒工藝設計28

一、絡筒速度28

二、導紗距離30

三、張力裝置30

四、清紗裝置31

五、筒子卷繞密度32

六、筒子繞紗長度32

七、結頭形式及打結要求33

第八節絡筒操作技術與質量管理33

一、普通槽筒式絡筒機操作技術與質量管理33

二、自動絡筒機操作技術與質量管理35

三、絡筒疵點及其產生的原因、防止方法37

第二章捻線39

第一節花式線的種類和特點39

一、細紗機生產的花色紗和花式紗39

二、花式捻線機生產的花式線41

三、繩絨機生產的花式線47

第二節普通捻線機48

第三節花式線的紡制49

一、花式線原料的選擇49

二、雙羅拉花式捻線機及其套用50

三、三羅拉斷絲線捻線機53

四、雙色花式捻線機54

五、空心錠花式捻線機55

第四節倍捻機56

一、倍捻機的加捻原理56

二、倍捻機的種類56

第五節捻線的工藝、質量與操作管理57

一、捻線工藝設計57

二、捻線操作管理59

三、捻線疵點及其形成原因60

四、捻線疵點的注意事項62

第三章整經63

第一節整經方法和工藝流程63

一、整經方式63

二、整經機的工藝流程64

第二節筒子架65

一、筒子架分類66

二、常用典型筒子架66

三、迴轉式筒子架67

四、組合車式筒子架68

五、橫動式筒子架69

第三節整經張力69

一、整經張力分析69

二、均勻整經片紗張力的措施72

三、張力裝置74

第四節分批整經機76

一、傳動系統76

二、啟動系統76

三、制動系統77

四、斷頭自停裝置78

五、測長和滿軸自停裝置80

六、經軸加壓裝置81

第五節新型分批整經機81

一、新型分批整經機的特點81

二、幾種新型整經機簡介82

第六節分條整經機84

一、傳動系統85

二、分絞裝置85

三、卷繞成形裝置86

四、斷頭自停裝置88

五、測長及滿絞自停裝置89

六、織軸再卷機構和上落軸機構89

第七節新型分條整經機89

一、新型分條整經機的技術特點89

二、新型分條整經機的傳動90

第八節整經卷繞原理92

一、分批整經卷繞原理92

二、分條整經卷繞原理94

三、整經卷繞密度95

第九節整經工藝設計97

一、分批整經工藝設計97

二、分條整經工藝設計98

三、整經產量計算100

四、整經質量控制100

第四章漿紗102

第一節漿紗概述102

一、漿紗的目的102

二、漿紗基本原理102

三、對漿紗工序的要求103

第二節黏著劑103

一、澱粉104

二、纖維素衍生物107

三、聚乙烯醇108

四、丙烯酸類漿料109

五、新型漿料111

第三節漿液的輔助材料——助劑112

一、分解劑112

二、柔軟劑112

三、浸透劑113

四、抗靜電劑113

五、潤滑劑114

六、中和劑114

七、防腐劑114

八、吸濕劑114

九、消泡劑114

十、增重填充劑115

十一、溶劑115

十二、新型助劑115

第四節調漿115

一、調漿配方的制訂115

二、漿液配方實例117

三、漿液的調製120

四、漿液的輸送121

第五節漿液質量的檢驗與管理122

一、漿液質量的檢驗122

二、調漿質量控制與管理124

第六節漿紗設備125

一、漿紗機的分類125

二、典型漿紗機的工藝流程126

三、漿紗機的主要機構128

第七節上漿工藝137

一、上漿工藝配置137

二、漿紗主要工藝參數實例139

第八節漿紗的質量控制與檢驗139

一、上漿率的控制和檢驗140

二、回潮率的控制和檢驗144

三、伸長率的控制和檢驗145

四、增強率、減伸率、增磨率、毛羽降低率、浸透率、被覆率和漿膜完整率的檢驗146

第九節漿紗的質量控制與檢驗148

一、漿紗機產量148

二、漿紗疵點形成原因及影響149

三、新型漿紗技術150

四、新型漿紗工藝153

五、漿紗機的發展趨勢156

第五章穿結經158

第一節綜框、鋼筘和經停片158

一、綜框158

二、鋼筘160

三、經停片161

第二節穿經162

一、手工穿經163

二、半自動穿經163

三、自動穿經165

第三節結經166

一、自動結經機的使用方法166

二、自動結經機的主要機構167

第六章緯紗準備170

第一節有梭織機用緯紗的準備170

一、有梭織機用緯紗的形成170

二、有梭織機用緯紗的準備工序170

第二節無梭織機用緯紗的準備171

一、 噴氣引緯、噴水引緯對緯紗的要求171

二、 片梭引緯、劍桿引緯對緯紗的要求171

第三節緯紗給濕與定捻171

一、緯紗給濕與定捻的目的和要求171

二、緯紗定捻方法172

第七章開口175

第一節開口運動的目的和開口機構的分類175

一、開口運動的目的175

二、開口機構的分類175

第二節開口的基本理論176

一、梭口的概念176

二、開口方式176

三、梭口清晰度177

四、經紗的拉伸變形178

五、開口工藝179

第三節簡單開口機構180

一、凸輪開口機構181

二、連桿開口機構183

第四節多臂開口機構184

一、消極式拉刀拉鉤式多臂開口機構185

二、積極式拉刀拉鉤多臂開口機構186

三、電子式多臂開口機構188

第五節提花開口機構189

一、單動式提花開口機構189

二、復動式提花開口機構192

三、電子式提花開口機構194

第八章引緯196

第一節有梭引緯196

一、梭子196

二、 有梭引緯工藝過程196

三、有梭引緯機構及其工作原理198

第二節劍桿引緯199

一、劍桿引緯工藝過程199

二、引緯工藝參數199

三﹑引緯方式的分類201

四、典型的劍桿引緯機構及其工作原理202

第三節片梭引緯203

一、片梭織機的引緯過程204

二、片梭引緯工藝參數及調整205

三、片梭結構及特點205

四、片梭引緯的分類和特點206

五、片梭引緯機構和工作原理206

第四節噴氣引緯208

一、噴氣引緯工藝過程208

二、噴氣引緯的特點及分類208

三、典型噴氣引緯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209

四、噴氣引緯工藝參數及調整211

第五節噴水引緯213

一、噴水引緯工藝過程213

二、噴水引緯的特點及分類214

三、噴水引緯機構的構造和工作原理215

四、噴水引緯工藝參數選擇和調整216

第九章打緯218

第一節打緯機構概述218

一、打緯機構的主要作用218

二、打緯機構的工藝要求218

三、打緯機構的分類219

第二節曲柄連桿打緯機構219

一、四連桿打緯機構219

二、六連桿打緯機構222

第三節凸輪式打緯機構222

一、共軛凸輪打緯機構222

二、圓筘片打緯機構223

三、螺旋式打緯機構223

第四節打緯與織物的形成224

一、打緯期間經緯紗的位移224

二、織物形成過程和織物形成區226

三、打緯區227

四、打緯角229

第十章卷取230

第一節卷取機構概述230

一、卷取機構的作用與要求230

二、卷取機構的類型230

第二節間歇式卷取機構231

一、卷取機構及工作原理231

二、緯密計算與變換齒輪232

第三節連續式卷取機構233

一、變換齒輪調節緯密的連續式卷取機構233

二、無級變速器調節緯密的連續式卷取機構235

第四節電子式卷取裝置236

第五節邊撐237

一、針刺式邊撐237

二、圓盤式邊撐238

三、全幅邊撐239

第十一章送經240

第一節送經機構概述240

一、送經機構的要求240

二、送經機構的類型240

第二節機械式積極送經機構241

一、內側式積極送經機構241

二、新型織機送經機構246

第三節電子送經裝置250

一、電子送經原理250

二、送經機構250

三、經紗張力感應裝置251

四、經紗送出裝置253

第四節雙軸制送經254

一、高低式雙軸送經254

二、並列式雙軸送經255

第十二章織機輔助裝置257

第一節斷緯自停裝置257

一、電氣式斷緯自停裝置257

二、機械式斷緯自停裝置261

第二節斷經自停裝置262

一、電氣式斷經自停裝置262

二、機械式斷經自停裝置263

第三節多色供緯裝置264

一、劍桿織機的多色供緯264

二、片梭織機的選緯266

三、噴氣織機的選緯268

四、混緯269

第四節織機的傳動269

一、織機傳動的類型269

二、無梭織機的傳動與啟動、制動270

三、有梭織機的傳動與啟動、制動271

第十三章織造參變數273

第一節織造參變數的分類和要求273

一、織造參變數的分類273

二、織造參變數的要求273

第二節經紗的上機張力274

一、經紗上機張力與織造過程及織物質量的關係274

二、上機張力的確定原則及控制276

三、各類織物的上機張力配置及調整277

第三節經位置線279

一、經位置線與織造過程及織物質量的關係279

二、後梁高度的確定原則及控制281

三、各類織物的後梁高度282

第四節開口時間(綜平度)283

一、開口時間與織造過程、織物質量的關係284

二、開口時間的確定286

第五節引緯時間288

一、 有梭織機引緯時間288

二、無梭織機引緯時間289

第六節織機各機構工作的配合292

一、有梭織機各機構工作配合及實例292

二、無梭織機工作配合及實例294

第十四章織造操作技術與質量控制297

第一節操作技術的基本知識297

一、對織造操作技術的要求297

二、織機各部按鈕使用方法297

三、信號燈顯示298

四、巡迴操作298

五、目光運用299

六、機下打結299

第二節有梭織機的操作技術300

一、有梭織機操作技術的基本特點300

二、巡迴操作300

三、布面檢查301

四、經紗檢查301

五、機械檢查302

六、斷經處理302

七、斷緯處理303

第三節無梭織機的操作技術303

一、無梭織機操作技術的主要特點303

二、各種無梭織機的操作技術304

三、巡迴操作308

四、布面檢查308

五、經紗檢查309

六、機械檢查310

七、斷經處理310

八、斷緯處理310

第四節織造質量指標與控制311

一、織造質量指標311

二、織造質量控制312

第十五章下機織物的整理314

第一節整理的要求和內容314

一、整理工作的目的和要求314

二、整理工作的內容314

第二節整理工藝及設備314

一、驗布315

二、刷布315

三、烘布316

四、折布316

五、分等319

六、整理的產質量指標及計算322

第三節織疵分析324

一、常見織疵種類324

二、各類織機常見主要織疵325

三、織疵成因分析325

第四節不同種類織物的加工要求330

一、棉型織物的加工流程330

二、毛織物加工流程331

三、真絲織物加工流程332

四、合纖長絲織物加工流程332

五、苧麻織物加工流程332

六、絹織物加工流程332

七、特種織物加工流程333

第十六章機織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334

第一節機織技術的發展現狀334

一、 新型織機的技術特點334

二、新型織機的發展現狀336

第二節機織技術的發展趨勢337

一、 劍桿織機337

二、噴氣織機338

三、噴水織機338

四、片梭織機339

參考文獻34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