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分析

織物分析設計圈是為織物分析設計行業人士提供的人脈交流的圈子,又好又快結識織物分析設計行業人脈。認識生意夥伴。為以後的貿易創造良好機會。為了生產,創新或仿造產品,就必須掌握織物組織結構和織物的上機技術條件等資料。為此就要對織物進行周到和細緻地分析,以便獲得正確地分析結果,為設計,改造或仿造織物提供資料。

織物分析

由於織物所採用的組織,色紗排列,紗線的原料及特數,紗線的密度,紗線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紗線的結構和後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因此形成的織物在外觀上也就不一樣。
為了生產,創新或仿造產品,就必須掌握織物組織結構和織物的上機技術條件等資料。為此就要對織物進行周到和細緻地分析,以便獲得正確地分析結果,為設計,改造或仿造織物提供資料
為了能獲得比較正確地分析結果,在分析前要計畫分析的項目和他們的先後順序。操作過程中要細緻,並且要在滿足分析的條件下儘量節省布樣用料。
織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

一:取樣

分析織物時,資料的準確程度與取樣的位置,樣品面積大小有關,因而對取樣的方法應有一定的規定。由於織物品種極多,彼此間差別又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樣品的選擇還應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一)取樣位置
織物下機後,在織物中因經緯紗張力的平衡作用,是幅寬和長度都略有變化。這種變化就造成織物邊部和中部,以及織物兩端的密度存在著差異。另外在染整過程中,織物的兩端,邊部和中部所產生的變化也各不相同,為了使測得的數據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一般規定:從整匹織物中取樣時,樣品到布邊的距離不小於5cm,離兩端的距離在棉織物上不小於1.5-3m;在毛織物上不小於3m;在絲織物上約3.5-5m。
此外,樣品不應帶有顯著的疵點,並力求其處於原有的自然狀態,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二)取樣大小
取樣面積大小,應隨織物種類,組織結構而異。由於織物分析是消耗試驗,應根據節約的精神,在保證分析資料正確的前提下,力求減小試樣的大小。簡單組織的織物試樣可以取得小些,一般為15cm*15cm。組織循環較大的色織物可以取20cm*20cm。色循環大的織物(如床單)最少應取一個色紗循環所占的面積。對於大提花(如被面,地毯)因其經緯紗循環數很大,一般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組織結構即可。因此,一般取為20cm*20cm,或25cm*25cm。如樣品尺寸小時,只要比5cm*5cm稍大即可分析。

二:確定織物的正反面

對布樣進行分析工作時,首先應確定織物的正反面。
織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據其外觀效應加以判斷。下面列舉一些常用的判斷方法。
1.一般織物正面的花紋,色澤均比反面清晰美觀。
2.具有條格外觀的植物和配色模紋織物其正面花紋必然是清晰悅目的。
3.凸條及凹凸織物,正面緊密而細膩,具有條狀或圖案凸紋,而反面較粗糙,有較長的浮長線。
4.起毛織物:單面起毛織物,其起毛絨一面為織物正面。雙面起毛絨織物,則以絨毛光潔,整齊的一面為正面。
5.觀察織物的布邊:如布邊光潔,整齊的一面為織物正面。
6.雙層,多層及多重織物,如正反面的經緯密度不同時,則一般正面具有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較佳。
7.紗羅織物:紋路清晰絞經突出的一面為織物正面。
8.毛巾織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為正面。
多數織物其正反面有明顯的區別,但也有不少織物的正反面極為近似,兩面均可套用。因此對這類織物可不強求區別其正反面。

三:確定織物的經緯向

在決定了織物的正反面後,就需判斷出在織物中那個方向是經紗,哪個方向是緯紗,這對分析織物密度,經緯紗特數和織物組織等項目來說,是先決條件。
區別織物經緯向的主要依據如下。
1.如被分析織物的樣品是布邊的,則與布邊平行的紗線便是經紗,與布邊垂直的則是緯紗。
2.含有漿份的是經紗,不含漿份的是緯紗。
3.一般織物密度大的一方為經紗,密低小的一方為緯紗。
4.筘痕明顯之織物,則筘痕方向為織物的經向。
5.織物中若干紗線的一組是股線,而另一組是單紗時,則通常股線為經紗,單紗為緯紗
6.若單紗織物的成紗捻向不同時,則Z捻紗為經向,S捻紗為緯向。
7.若織物成紗的捻度不同時,則捻度大的多數為經向,捻度小的為緯向。
8.如織物的經緯紗特數,捻向,捻向都差異不大,則紗線的條幹均勻,光澤較好的為經紗
9.毛巾類織物,其起毛圈的紗線為經紗,不起毛圈的紗線為緯紗。
10.條子織物其條子方向通常是經向。
11.若織物有一個系統的紗線具有多種不同特數時,這個方向則為經向。
12.紗羅織物,有扭絞的紗線為經紗,無扭絞的紗線為緯紗。
13.在不同原料交織中,一般棉毛豁棉麻交織的織物,棉為經紗;毛絲交織物中,絲為經紗;毛絲棉交織物中,則絲,棉為經紗;天然絲與絹絲交織物中,天然絲為經紗;天然絲與人造絲交織物中,則天然絲為經紗。
由於織物用途極廣。因而對織物原料和組織結構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判斷時,還要根據織物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