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崗山

總崗山

總崗山,在洪雅、丹稜與名山、蒲江四縣之間,屬邛崍山南段余脈。最高點老烏山海拔1149米。

洪雅丹稜名山蒲江四縣之間。屬邛崍山南段余脈。泛指正南江(岷江幹流的一段)以西,南河—蒲江河以南的總崗紅層低山。包括東部的長丘山,直到新津城南象鼻子山、老君山。因昔有附近“諸山多自此山發脈”之說,故名。主體部分在西部,即狹義上指東北起丹稜縣境老峨山,西南至洪雅、雅安兩縣市間竹箐關。狹義總崗山呈東北—西南走向,長30公里,寬5公里,面積約150平方公里。一般海拔600~900米,蜿蜒起伏,無明顯孤峰,最高點老烏山海拔1 149米。是安溪河發源地與鹽井溝的分水嶺。屬雅安凹褶束壓扭性斷裂小背斜構造,喜山早期運動形成。主要由白堊系砂岩、泥岩夾粉砂岩等構成。天目寺老峨山以東則以侏羅系砂泥岩和白堊系砂岩為主。氣候濕潤。多灌叢林型。森林覆蓋率8%,以茶、桑、烏桕、油桐、香杉為主。東面半山有丹稜縣東風水庫、洪雅縣總崗山水庫風景區,南面佛祖岩有唐代顏真卿“逍遙”石刻與摩崖造像。總崗山水庫漢王有鄉公路至燈塔接夾雅公路,東風水庫王場有鄉公路連線洪雅一丹稜公路。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 四川省》商務印書館 1993年06月第1版 )
蒲江河與思蒙河間分水嶺。又稱熊坡。位於新津南蒲江丹稜間。南抵青衣江河谷。長約90千米,寬5-10千米。走向中北部為50°,南段受兩條南北向平移斷層影響,變為18°。山體南高北低,最高峰1142米。為一傾伏短軸背斜。出露的核部地層為上三疊統和下、中侏羅統。背斜兩翼不對稱,西翼大部缺失,出露的最新地層為上白堊統;東翼地層完整,最新地層為老第三系。山的西坡為斷層崖,山坡陡峭。山體中部岩層呈單斜構造產出,顯單斜山地貌,山峰單薄。浦江城東山麓可見上白堊統地層向西逆衝到中更新統雅安層之上現象。據區域地貌,第四系分布與成因研究,總崗山形成於中更新世晚期,在此之前,總崗山東西兩側台地是早--中更新世川西平原之一部。有煤、鐵和芒硝等礦產資源。
(資料來源:《四川百科全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198頁)
一稱長丘山。在四川省中部,北起新津縣城南,向西南沿彭山、眉山、丹稜、洪雅、名山等縣的西部向南延伸,止於青衣江河谷,長約80餘公里,寬約8—12公里,東北-西南走向。由紅色砂、頁岩組成。北陡南緩。主峰天目寺海拔1142米。森林、礦產資源豐富。
(資料來源:《中國地名詞典》 上海此書出版社,1990年04月第1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