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寺

天目寺位於四川省名山縣馬嶺鎮天目村,始祖正德和尚始建於元至正十四年。

天目寺位於四川省名山縣馬嶺鎮天目村,元至正十四年,始祖正德和尚到此,捨身入荒,拔草開修,立寺取名為荒跡寺。明代古碑記載:天目寺其後有龍崗(老峨山)傳說乃文殊菩薩示顯之山,又因佛教入蜀,先傳於此,後入峨嵋,故此山亦名曰佛鼻山(開山鼻祖之意),天目寺乃因鼻下天之眼目長明故謂之天目寺。
明洪武九年(1368年),文公禪師臨舍主持,後因國亂寺荒,出走雲遊。正統二年(1437年),邛州大乘山可真無礙禪師聽師指引,不懼艱險,來此寺修理,感得信徒不求而自至,僧徒不請而自來。
天目寺後來以栽茶為業,漸至僧徒猛至,信眾雲集,廟宇劇增,並以此為中心形成三十六庵,七十二寺,點綴於老峨山大小龍硬之間。此時天目寺殿宇輝煌,樓閣雲飛,佛像羅漢,栩栩如生,古語曾言“東廊不識西廊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