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線[交通]

縱貫線[交通]

縱貫線鐵路,北起台灣省基隆市,南到高雄市。全長414公里。共有車站73個。建於1887-1922年。軌距為1067毫米。是我國最早建成的鐵路幹線之一。縱貫線因為沿台灣島西海岸由北向南延伸,為區別竹南至彰化間的另一條鐵路,人們俗稱縱貫線為“海線”。

(圖)縱貫線[交通]縱貫線[交通]

縱貫線北起台灣基隆市,南到高雄市。全長414公里。共有車站73個。建於1887-1922年。軌距為1067毫米。是我國最早建成的鐵路幹線之一。縱貫線因為沿台灣島西海岸由北向南延伸,為區別竹南彰化間的另一條鐵路,人們俗稱縱貫線為“海線”。

路線一覽

名義路線
縱貫線 (北段):基隆竹南
海岸線竹南追分大肚溪南彰化
縱貫線 (南段):彰化高雄
關聯路線
台中線
山線竹南成功大肚溪南(列車續駛至彰化)
成追線成功追分

沿革

(圖)縱貫線[交通]縱貫線[交通]

縱貫線起於基隆,迄於高雄,全線貫穿整個台灣西部走廊,不但將西部的各主要城鎮全部聯繫於一體,並促成了台灣第一次的空間革命。第二次則是1978年全線通車,基隆至鳳山的中山高速公路。第三次是2007年通車,台北至左營的台灣高速鐵路

縱貫線的興建,始於清領時代末期,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的規劃,當時已經完成基隆至台南的選線規劃,但由於財政狀況嚴,續任的邵友濂祇得暫停計畫,僅完成基隆=台北、台北=新竹兩線。1896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之後,立即將縱貫鐵路的興建列為首要的施政計畫。日人新線由鐵道技師長長谷川謹介規劃,與清代舊線有九成以上的大幅度修正,外加由南部地方開始新建的的路段,終於在1908年於中部接軌,全線通車營運。為此,台灣總督府在同年10月24日,於台中公園舉行“縱貫鐵道全通式”。

(圖)縱貫線[交通]縱貫線[交通]

早期興建的縱貫線是從基隆、台北經由苗栗台中到達台南高雄(今高雄港站),不過因為苗栗至台中間大部分的路段皆穿越山區,火車在此路段無法以一般的速度行駛;而在日本於台灣的統治逐漸穩定、島內經濟逐漸發達後,此現象嚴重影響到南北的貨運運輸,之後更於1917年發生了“滯貨事件”。台灣總督府為了解決由此帶來的交通瓶頸,決定在竹南彰化間沿著台中港等中部沿海地帶新築一條平行的新線,稱為“海線”(正式名稱為“海岸線”),並將海線的尾端分別連線至台中和彰化(其中連線至台中的路線,即是今日的成追線);而原來的竹南經台中到彰化的路段則稱為“山線”(後來定名為“台中線”)。海線於1920年全線通車之後,竹南以北到彰化以南的累計里程也一度經由海線計算。

1946年,因整體經濟與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但是在台鐵當時的設施不足以應付日益成長的客貨運量之下,縱貫線於1970年代開始進行全線的電氣化工程,並於1979年7月1日全部完工。

路線編制

(圖)縱貫線[交通]縱貫線[交通]

在台鐵正式的路線編制中,北段、海岸線、南段為正式的縱貫線,山線則另稱為台中線,並無“海岸線”、“海線”或“山線”等名稱,而諸如年度統計年報內,海線營業里程資訊亦納入縱貫線。台中線客運量遠大于海岸線,且竹南站以北到彰化站以南的計費里程累計也是經由台中線(但業務上仍然沿用經海線的營業里程)。

另外,山線因為經過多次改線,目前已全線雙軌(海線還尚未全面雙軌化),且里程也比海線短,比經由海線還要快速。

未來發展

(圖)縱貫線[交通]縱貫線[交通]

縱貫線在啟用之後,即成為台灣南北交通聯繫的大動脈之一,在中山高速公路於1970年代啟用之前,縱貫線更是台灣西部各城市間最重要的運輸路線。但在高速公路網路以及高鐵陸續完成,原為服務重心的中長程運輸功能受到衝擊之下,縱貫線已逐漸轉型為通勤鐵路,轉而服務西部各大都會區內的城際交通為主。未來縱貫線將配合台鐵的捷運化計畫,與東、西部幹線統籌為北部、中部、南部三大營運區段,以強化台灣西部各大都會區的交通聯繫。

相關條目

台灣鐵路運輸
台灣鐵路管理局
舊山線
台鐵捷運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