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修養

編輯工作者的職業修養或綜合修養。指編輯工作者在理論、知識、藝術、思想、技術等方面的基礎條件和必需的能力,是經過認真學習、實踐鍛鍊和長期培養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包括理論修養、專業和知識修養、語言文字修養等等。

編輯修養

正文

編輯工作者的職業修養或綜合修養。指編輯工作者在理論知識藝術思想技術等方面的基礎條件和必需的能力,是經過認真學習、實踐鍛鍊和長期培養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包括理論修養、專業和知識修養、語言文字修養等等。
編輯工作者必須有3個方面的基礎條件,即知識、信息和語言文字。編輯過去被稱為“雜家”,有人說這是貶義,即什麼都知道一點,什麼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意思。但是要做好編輯工作,知識面確實必須寬一點,多懂得一些東西。只有這樣,才有助於編輯決定書稿選題,發現和改正原稿中種種常識性、知識性的錯誤,以及辨別是否把過時的、常見的東西當成某種發明創造等。作者在某一方面可能很有專長,但在他的本行以外,往往可能出現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今後學科越分越細,集中研究某個具體專題者,就難免對其他的知識部門生疏。編輯的職業修養,首先應該具有一般學問和見識。編輯能夠做到“一專多能”、“略專多能”、“不專而確實比較多能”中的任何一種,都是很好的。
編輯應該學習本門學科的知識,也應該學習幾門基礎知識。
第 1方面,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很多,首先要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真正精神。選讀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能給編輯以觀察問題的方法指導或參考,能幫助他們透過表面的、假象的、庸俗的東西,看清本質。學了馬克思主義,就會在看問題時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這對於編輯辨別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稿件質量的高低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政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在現階段的政策。編輯需要密切注意黨的政策的發展,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進行切合實際的宣傳。
歷史──包括中外歷史的常識。對於當代的歷史,即常說的時事,特別是當前的國際形勢,更要多知道一些。
藝術──情況同歷史一樣。
此外,對自然科學的發展史略,和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大勢等,最好也能知道一些。對此,科學技術方面的編輯,應該知道得更多一些。編輯要有起碼的科學眼光,不要醉心於宣傳那些莫須有的事情。
第 2方面是信息。
編輯還必須是一個對政治、學術、藝術等情況非常了解或大體了解的人。所謂信息,是指了解中外的政治、經濟、學術、出版和各種專家、作者們的研究情況和科學發展情況,首先是中國專家學者們的研究和出版情況,也還要了解世界各國的情況。
第 3方面,編輯應該在語法、修辭、邏輯、外語和使用工具書等方面具有多種的技能。
語法──讀點語法書籍,弄通中文語法。對於古典小說如《紅夢樓》、《水滸傳》、《儒林外史》等,現代人作品如魯迅、茅盾、葉聖陶、朱自清、老舍等人的作品,應該多看。也要學點文言文,如《孟子》、《史記》,以及韓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編輯要學點文字學,懂一點漢字的音韻常識,這對於行文和標題都大有好處。
修辭──讀一些修辭學的書。多讀上述古今名著,對學習修辭也是很有幫助的。
邏輯──指形式邏輯,應找些書看。平時多注意語言和內容的固有的正確的相互關係,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分析。
外語──外語的用處越來越大,凡有可能的,最好能學會一兩種外語,以便及時了解外國學術著作和學術進展情報。
工具書──編輯要懂得使用各種工具書,不僅限於字典、詞典,也包括古代一些重要辭書,如《十通》等。懂得如何在工具書的海洋中去尋找自己所要參考的材料。
作為一個合格編輯的職業修養,還應該具備有關校對、裝幀設計、排版印刷方面的業務知識。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