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羅浮山

綿陽羅浮山

羅浮山又名浮山,位於綿陽西面42公里,安縣縣城西南8公里,右有“蓉新什綿”(即成青路),大件路直通,左有“成綿”高速公路相接,占地3平方公里,風景區以其原始、古樸、自然、神奇聞名遐邇。屬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更有“小西天”“甲巴蜀”之美譽.羅浮山土地肥沃,陽光充足,雨量適度,宜於林木生長,歷史上樹木蔥鬱,四季長綠,翠碧欲滴,素有“羅浮疊翠”的美譽。

主要介紹

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浮山,面積約3平方公里。常年水汽升騰,雲霧繚繞,又名浮山。山勢陡峭,為礫岩構造,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徵,秀美壯麗,姿態萬千。十二峰拔地而起,突兀險峻,石、岩、洞、谷、關,遍布其間,集雄、奇、幽、秀於一身。景觀隨視角而變化,大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感,極具有美學觀賞價值。林蔭蔽日,清幽疊翠,氣候宜人,是休閒避暑的勝地,素有“羅浮疊翠”,“安縣八景”的美譽。

遠望羅浮山

前山佛教飛鳴禪院,後山道教玉清、天仙而觀,歷史悠久,香客雲集,是朝山拜廟,感受宗教文化的最佳場所。山上有羌族城寨遺址多處,並遺存五百多年前羌族與明王朝交兵的古戰場---“羌王城”。太乙洞及豎洞是全國獨特的景觀。羅浮山集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與一處,是川西旅遊的一顆璀璨明珠。

自然資源

地質構造分析

羅浮山景區地處龍門山前凹陷帶四川盆地的邊緣地帶,在地質構造上具有龍門山前逆沖推覆蓋構造與前陸盆地交接處的特徵。主要的地層從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新老岩層均有發育,但出露的岩層則以中晚期

綿陽羅浮山山門

侏羅紀礫岩為主。由於受龍門山地長期活動的影響,羅浮山]經過下沉,繼又上生成山,再遭斷裂破壞的多個發展階段,在岩體上清晰可見北東向300至500高角度斷裂特徵,尤其是小型斷層和裂縫表現更為充分。

氣候介紹

羅浮山溫泉尋龍山

羅浮山風景區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四季明顯,降雨充沛,日照率低,無霜期長等特徵。多年平均氣溫16℃,7月氣溫最高32℃,1月氣溫最低3℃。多年平均降雨量123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290天。

水文資源:

羅浮山風景區東、北、西三面流水,茶坪河由南西向北東徑流,以安縣匯入安昌河,安昌河在綿陽注入涪江。安縣一大渠從茶坪河分水,繞從山麓流過。

植被狀況:

羅浮山樹木蔥鬱,四季長綠,翠碧欲滴,素有“羅浮疊翠”的美譽。現存林木大都是松、杉、柏、椿等用材林。另有蘋果、桃樹、柑橘、核桃、李子等果樹和各類竹子、棕樹等經濟類林木。此外還有極富觀賞價值的風景樹,以現存的古楠四株,羅漢松一株較為珍貴。

文化資源

綜述

羅浮山自然旅遊資源因其獨特的岩溶型地貌和名山型地貌特徵而十分豐富。集雄、峻、秀、奇、險之美於一身。具有重要的美學觀賞價值。主要有錦屏十二峰和包括洞、石、岩、泉、池、台、谷、關等在內的81個自然景觀

文化資源

(1)飛鳴禪院,是四川省第三批省文物保護單位,是綿陽市範圍內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佛教禪宗寺

飛鳴禪園

院。飛鳴禪院位於羅浮山南麓中部。唐武宗時宣鑒禪師建佛寺於此。宋徽宗宣和年間由揚嗣、柴卿兩真人主持重建,改為道觀,賜名祥符觀。明永樂年間更名為玉虛觀。清順治年間,常光法師募化重修成佛寺,恢復飛鳴禪院名。清乾隆到民國年間數次擴建,形成規模。

(2)浮山廟會,自明朝嘉靖年間,因祥符觀、玉虛觀而成廟會。每當梨花、桃花開放時,朝山進香者眾多,高潮時達六七萬人;

(3)玉清觀、天仙觀,也是羅浮山遺存到現今的古建築,並留有動人的傳說;

(4)羌人山城,環繞在羅浮山腰,城垣東西以條石築砌而成,今尚有點將台、哨台、屋基等軍事、生活設施遺存;還有羌人山寨、都尉墓、牌坊、詩文以及各種民間傳說故事等。

名勝景點

風景秀麗的羅浮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浮山背靠茶坪河畔,俯視桑棗平川,其山巒拔地而起,遠處看

羌王城

去,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山石盆景擺放在平坦大地之上。羅浮山山巒凹凸崛起,碧嶂屏開,怪石嶙峋,山間雲霧翻滾,瞬息萬變。在飛雲流霧之中,重巒疊嶂,若隱若現,仿佛整個山巒就"浮”於仙氣之中,因此得名"浮山"。羅浮山十二峰,峰峰秀麗、奇特,每一座山峰都有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都有一首讚美的詩篇。山峰之中,洞、石、岩、泉、谷等自然景觀錯落,構成了一幅幅雄、秀、險、幽、絢麗多姿的天然圖畫。羅浮山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滿山遍野林木鬱鬱蔥蔥,四季常青。近幾年來,隨著退耕還林政策的執行,在浮山山城城垣之內,東、西山麓之上均栽植了大量蘋果、梨、桃等經濟林木。每到春天,漫山遍野桃紅李白,給游山踏青的遊客又增添了一分迷人的景色。

佛教聖地--飛鳴禪院與廟會

在羅浮山山巒陡壁之下,有座建於隋唐時期的千年古剎--飛鳴禪院。禪院占地57畝,現有大雄寶殿、天王

羌王守城土炮

殿、彌宗殿、園通殿等四大殿堂。其殿堂金碧輝煌,結構嚴謹,雕塑、繪畫精緻玲瓏,氣勢宏偉,規模壯觀。現任方丈萬法大師是海能法師的親傳弟子,德高望眾,因此慕名而來的居士、香客增多。這裡的佛事活動還與廟會結合緊密,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為"上九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為"觀音會”,四月初八為"佛祖會”,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為例行朝拜日,因此禪院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隨著羅浮山景區及羅浮山溫泉的開發,禪院也在規劃擴建,二、三年後,一座用於接待和佛事活動功能更加齊全的嶄新禪院將會展現在你的眼前。禪院的佛事活動、廟會與游浮山、泡溫泉相輔相成,會使遊人、香客倍增,禪院香火將會更旺。

著名民族文化遺產--"羌王城"遺址

羅浮山不僅有"仙境”、"疊翠”、"奇峰”,還有很多文化遺蹟。除前面述及的佛教聖地飛鳴禪院外,還有常光塔、都尉墓、羅浮仙境牌坊,而考古價值極高的還屬"羌王城”遺址。

羌王寨

從羅浮山俯視圖上可清晰看到,羅浮山十二峰陡峭絕壁聳立,呈馬蹄形排列,中間為一凹地,因此構成一個天然城垣雛形,著名的"羌王城”遺址依山就勢就在這裡。該城垣環繞浮山山腰建造,總長約10520米(含石壁與人工城垣)。其東北城垣全系石條築砌,高5米,厚3米,長760餘米。城垣內面積約1平方公里,目前城內尚存有囤糧山城堡一處,點將台一處,石圍竿一對,東西城門遺址現仍清晰可辨。據《縣誌》記載,此城垣為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羌人駐守此山所建。清鹹豐十一年(1861)安縣富紳徐暢為給後人留下古蹟,曾再次維修城垣,致使城垣至今尚存。由於歷代戰爭破壞,現存的羌人城垣已不多見,因此,羅浮山的"羌王城"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隨著羅浮山溫泉、羅浮山景區的開發及飛鳴禪院的擴建,一個以挖掘羌族文化為主題的"羌王城”修建工作也已展開。節假之日,在登仙山、泡溫泉、拜禪院之餘,再領略一下羌族文化,真會讓你"入山忘卻歲月長,駐足少憩不思歸”!

羅浮山溫泉位於羅浮山半山腰,山上常年水汽升騰,雲霧繚繞,山勢陡峭,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徵。羅浮山溫泉被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命名為“含碘、偏矽酸的鐳、鋰、氟、鍶、偏硼酸、硫化氫高溫醫療熱礦水(溫泉)”,其中包含具有醫療價值的化學成份和微量元素之多,為全國罕見、世界一流。進行溫泉醫療,實際上是進行天然藥浴。它是在滲透壓的作用下,使化學成份透過皮膚進入體內起作用;通過溫熱對皮膚層神經

綿陽羅浮山溫泉

末梢引起刺激而調整大腦功能;通過放射性物質經皮膚吸收進入體內而產生的射線來改變細胞功能。

山上除了有佛教飛鳴院、道教玉清觀、天仙觀等,還有羌族城寨遺址多處。躺在露天溫泉池裡觀景、聽竹濤,享受清新,享受自然。

交通指南

羅浮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安縣桑棗鎮西南約2公里。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緊靠成(都)綿(陽)高速公路和寶成鐵路,與四川九寨溝黃龍北川猿王洞平武報恩寺黃金旅遊線環線相連。又是綿陽、安縣通往千佛山白水湖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地。現有六條交通線路成都——安縣、綿竹——安縣、德陽——安縣、綿陽——安縣、茂縣——安縣、平武——安縣),可通往景區所在地桑棗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