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炒號團

在國內的網路遊戲市場一款遊戲上線往往要經過技術封測、內測、壓力測試到公測,甚至還有榮耀內測、暗黑封測之類名稱。在網路遊戲市場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一些網路遊戲公司通過發放其最新推出的網路遊戲測試賬號來吸引玩家目光,再通過炒作賬號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網路公司帶來盈利。由於沒有其他類似的方式名稱來形容這種行為、機構,因此,我們稱這類行為和機構為“炒號”、“炒號團”。

簡單概述

網路遊戲公測現場網路遊戲公測現場

在國內的網路遊戲市場一款遊戲上線往往要經過技術封測、內測、壓力測試到公測,甚至還有榮耀內測、暗黑封測之類名稱。我們或許難以追溯是誰第一個給中國網遊設定了上線的時間規劃,但如今的這些以“測試為名、炒號為實”的行為,卻為一些網路遊戲運營商開闢出了新的盈利模式。

賬號增幅

《魔界2》演示現場《魔界2》演示現場

“3000元,這價格太離譜了!”發出感慨的正是來自打算購買《魔界2》測試賬號的玩家小李。“一個測試賬號為什麼要賣這么貴呢?”小李產生疑問也是如今眾多網遊玩家對測試賬號的困惑。當登錄淘寶和5173時,面對種類頗多、價格卻在0.5元-3000多元的測試賬號,測試賬號究竟由誰定價,而在很多人都在抱怨無法免費申請到測試賬號時,淘寶和5173上為何又有這么多的測試賬號。
遊戲公司常見的發放測試賬號無外乎三種形式,一種是在官方網站和論壇上設定一定的規則搶號,一種是通過合作的遊戲媒體發放,還有一種是通過公會發放。其中後兩種發出去的賬號一般都會多於第一種。有的玩家眼巴巴地守望著遊戲官方論壇,到最後也沒有搶到號。而遊戲公司之所以公布內測,有部分原因確實是出於測試的需要,由於遊戲研發的不完善,需要一批高質量的玩家來幫助完善遊戲。當然對於絕大部分遊戲的內測來說,賬號還是有所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於是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方面玩家看到鋪天蓋地的遊戲宣傳廣告,另一方面卻見不到內測號碼。“有些測試賬號價格的增幅一個星期內就能翻三番。這樣的增幅就連日漸增長的房價也比不上。”玩家小李驚呼。
“在國內,這些網遊說是內測,其實並不太符合實際情況。不少遊戲在內測期間就已經實現了盈利。丁磊《天下貳》公測的新聞發布會上就宣稱,網易已經在內測期間收回了六年全部的研發成本並實現了盈利。”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網遊公司總裁說,“目前,國內市場上共有400多種網路遊戲,每年進入市場的引入或原創的網路遊戲也多在50餘款,這就意味著每一款網路遊戲都會在市場中受到猛烈的競爭,而面對這些競爭,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改變盈利模式、加大宣傳。”
“炒號”兩年炒出50萬
目前,在網路遊戲市場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一些網路遊戲公司通過發放其最新推出的網路遊戲測試賬號來吸引玩家目光,再通過炒作賬號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網路公司帶來盈利。由於沒有其他類似的方式名稱來形容這種行為、機構,因此,我們姑且稱這類行為和機構為“炒號”、“炒號團”。
來自河南的王彬(化名)是專門為一些網路遊戲公司負責“炒號”的員工。現在她日常所做的事情就是把網遊公司的測試賬號通過第三方平台進行銷售,並且在銷售的過程中對測試賬號進行行銷。在從事“炒號”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王彬已經足足為這些公司帶來了50萬元的直接收入,還為公司運營的網路遊戲帶來無法估量的宣傳效果。“通過"炒號",我們旗下的一款遊戲,一下吸引了20多萬的玩家。據公司不完全統計,"炒號"為一些公司運營的網路遊戲拉來了超原有5倍的玩家。”王彬興奮地說。
她說測試賬號其中的奧秘。“"炒號"實際只需簡單的一步——行銷賬號。”
“由於伺服器所能承受的運載問題,網路遊戲公司對於測試賬號的數量是有一定限制的,這就意味著測試賬號在一定程度上屬於稀缺資源。因此,在一款遊戲上線的前期,我會拿到大量的遊戲賬號進行銷售,”王彬介紹,“我們所用的行銷模式就是"饑渴行銷"。擁有大量的賬號,意味著我占據了整個遊戲測試賬號100%的資源,也就擁有了賬號定價權。在測試除了通過活動等方式,免費發放出30%的測試賬號,剩餘的70%則進行行銷。在此期間,公司可以通過在17173或其他知名網路遊戲網站進行遊戲宣傳,並根據市場的反響為測試賬號設定一個大概的價格,低價出售10%左右的賬號試水,並隨著玩家對賬號需求的增加不斷提高,最終找到市場最需要的價位,批量出售手中的測試賬號。”
王彬介紹,一般測試賬號的成交價在10-50元不等。一款遊戲測試時間越長,賬號賣得就越火。“賬號賣得火,網路遊戲知名度就會得到大大提升。”王彬表示,“很多公司就是因此不斷拖延自己網遊的測試時間,以求通過不斷增長的賬號價格來不斷吸引玩家進入。如今,測試賬號的銷售情況往往能夠衡量出一款遊戲未來的走向,但凡測試賬號賣得好、賣得貴的遊戲在市場中都會大獲成功”。

盈利模式

測試賬號網遊公司盈利新模式

丁磊丁磊

“測試賬號往往能為遊戲在今後的市場定位起到一定的預判作用。”北京一起游網路遊戲公司總經理周明表示,“市場競爭激烈,研發時間過短,使得很多遊戲往往在內容及其他設定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測試無疑是挑出遊戲內容中程式問題的最好方式。而近兩年來,一些內測賬號通過非官方渠道進行銷售,價格有高有低,而正是這些價格的波動直觀向遊戲公司提供了玩家對於該款遊戲的喜愛程度。如果價格偏低,則遊戲公司往往會不停地修改、再測試,進而得到市場的反饋。據不完全統計,如果單純依靠炒號等形式在市場中為遊戲進行宣傳,則在宣傳投入上要比原有"撒網式"經營要低50%。而通過炒號等方式來做宣傳,還會有一定的收益。因此,測試賬號也給各家網路遊戲公司帶來盈利新模式。讓每款網遊在真正進入市場時,明白自己的定位。這對於國內"快餐化"的網遊多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目前在市場上測試賬號賣得火的大多是來自於國外的網路遊戲。對此,周明解釋,“目前的網遊市場並非所有網路遊戲的測試賬號價格都是炒起來的。國外遊戲由於在內容和其他設定上深得遊戲玩家的喜愛,因此,這類遊戲在測試賬號發放的過程中,玩家即便是要"一擲千金"也要去體驗遊戲,這是出於玩家對遊戲的喜愛而推動測試賬號價格的增長。但是相比國內的一些網遊,通過炒號炒出火熱的遊戲環境,以欺騙玩家的加入,在這方面,測試賬號即便"注水"也難超真正有遊戲內容的海外遊戲”。周明表示,炒號僅僅是網路遊戲的一種新行銷渠道,並非真正保障網路遊戲受到玩家歡迎的“護身符”,國內的網路遊戲要想超過國外的網路遊戲,必須在內容上下足功夫。

坑了玩家

測試賬號肥了公司坑了玩家
“測試賬號究竟能否作為商品出售?”小李的心中又產生了一個疑問。“作為一個正在測試的遊戲,遊戲公司固然是要請具高質量的玩家來幫助完善遊戲,而並非是要玩家花錢來幫助遊戲公司完善遊戲內容。那么為什麼測試賬號還能被遊戲公司所利用,欺騙玩家呢?”
有相關的法律界人士介紹,“目前對於購買測試賬號方面,國家並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約束這方面的內容。而對於整個測試賬號的交易流程,測試賬號購買行為屬於市場行為,有人蓄意對產品進行壟斷從而高價賣出的形式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但由於測試遊戲並非是遊戲已經進行商業化運作,因此,玩家購買賬號所花的金錢是出於個人意願,網路遊戲公司並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只能說,"炒號"這種行為通過法律的空當,"肥了公司、坑了玩家"”。
對此,這位法律界人士建議,國內的網遊市場需要限定測試時間從而規整整個市場。“目前,一款網路遊戲往往測試的時間就多達3個月以上。對於玩家而言,不開放註冊就意味著不能體驗遊戲,一些想體驗遊戲的人往往就會選擇購買測試賬號進行遊戲。如果相關機構卡死網遊公司的測試時間,那么就可以給玩家一個進入遊戲的確切時間表,避免其花錢購買測試賬號。而對於那些"快餐化"的網遊,也避免了其不停測試、不停修改遊戲內容,從而影響玩家正常遊戲體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