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催客

網路催客

網路催客,就是從事網貸追債的職業催款人,他們一般為放貸者和多家網路借貸平台服務,成為網路借貸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除了以發裸照相逼這種極端手法以外,背後暗藏的催款手段其實五花八門,常見的包括“呼死你”(不斷打電話)、入侵通訊錄、打電話給家長同學、網上以老賴名義公布當事人身份證及通訊信息等方式。而他們這種因借貸關係隨意公布別人手機號、個人信息的行為,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

簡介

網路催客網路催客
2013年6月,媒體曝光有高利貸團伙利用一些網路借貸平台,向大學生提供“裸條”借貸,並引起廣泛關注。所謂“裸條”借貸,指的是以“裸條”作為抵押物,當發生違約不還款時,放貸人以公開裸照和與借款人父母聯繫的手段作為要挾逼迫借款人還款。“裸條”發放背後還活躍著一批在網上催款的人,他們被稱為“網路催客”,遊走在灰色地帶。利用裸照只是其催款方式的一種,還包括“呼死你”、入侵通訊錄、打電話給家長同學、網上以老賴名義公布當事人身份證和電話號碼等方式。

業務渠道

“網路催客”的業務渠道十分廣泛,包括在催貸平台上線上註冊並搶單接單,或通過QQ群、微信群、貼吧和論壇與放貸人直接接洽並接單。

催貸平台:網上註冊並搶單接單。

QQ群、微信群:直接接洽並接單。

貼吧:提供催貸業務並接單。

論壇:提供催貸業務並接單。

催收方式

“網路催客”的催收方式也五花八門。最簡單方式是使用簡訊和電話催收,傳送威脅信息給借貸人,電話催收或使用循環呼叫系統。

打電話

網路催客網路催客
常用的討賬手法,包括電話催收、外訪催收和訴訟催收。而各種催債手段中,打電話是最常用最簡單的方式。一名天涯網友透露,因家中有事,信用卡還款逾期,每天都會有一個女人打電話催債,“訓斥、諷刺、挖苦,甚至打電話到公司,要求同事們捐款幫我還債”。

呼死你

除了打電話,“催客”們還會採取“呼死你”的方式,讓借貸人不勝其煩,進而不得不還款。身在上海的顧小姐就曾經被一些兼職“催客”使用循環呼叫系統反覆催款,“一分鐘打一次,連呼一周,弄得我現在都不敢開機”。此外,“他們還打電話給我家裡人,讓我趕緊還錢”。

公布個人信息

假如此番催款不成,“催客”會通過網路曝光借貸人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手機號碼、身份證、住址、網路賬號等。

社交圈催收

知會親友、單位、同學、社交平台好友等熟人,通過熟人催收。

某些校園貸平台在學生借款時,就會要求其填寫數名同學、朋友或親屬的真實聯繫方式。如果學生不能按時還款,平台就會把其逾期信息告知該學生的社交圈。如果他還不了,家長還可以還。一家網貸公司總經理表示,網貸公司會通過多種途徑找到學生父母的電話。

極端方式催收

惡意曝光“裸條”及其他隱私信息。廣州一名女市民因為一筆小額貸款逾期未還,被人編造為“惡意欠款人”,“催客”不僅向她的朋友傳送郵件,還將她一家三口的照片編輯成催款圖片並公開群發。

線下催收

網上催收不成功,會通過外訪及線下上門催收。

催債流程

一家網貸公司的風險控制負責人自稱自有一套催款“十部曲”,分別為:給所有貸款學生群發QQ通知逾期,單獨發簡訊,單獨打電話,聯繫貸款學生室友,聯繫學生父母,再次聯繫警告學生本人,傳送律師函,去學校找學生,在學校公共場合貼學生欠款的大字報,最後一步,群發簡訊給學生所有親朋好友。一般到第四步,學生就會還款了。

網上催收

網路催客網路催客
值得注意的是,“網路催客”一般為放貸者和多家網路借貸平台服務,是網路借貸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不同的“催客”在催債方式和行為控制上存在偏差。

在一個催債、清債平台的官方微博上掛出了大量含有個人信息的“老賴名單”,包括姓名、性別、部分個人身份證信息(隱藏了後四位)、網路貸款平台賬號(即手機號)、逾期欠款金額。

名單顯示,來自山東的葉小姐逾期金額為1萬多元,她表示並不清楚個人信息被網上曝光,而她欠的錢在2015年5月已經還清了。此後,她也註銷了網貸平台的賬戶。葉小姐說,當初自己手頭緊,通過網路貸款平台借了1萬元,之後發生逾期,便陸續有人催款。儘管她承諾儘快還,並且承擔罰息,但電話還是接踵而至,一天能接十幾個,對方都聲稱趕緊還錢,不然她會被追究所謂刑事責任,甚至會有人身危險。不僅如此,因為她在註冊賬戶時留下了家人電話,催款者又把電話打到了她父親那裡,同樣是各種威脅。葉小姐說,催款者打過來的座機都顯示為青島本地,她向對方了解到,這些人都是在上述催債平台上註冊的本地兼職“催客”,因為距離近,這些人還威脅,如果不還錢隨時會堵上門或者去單位。葉小姐說,不知道是不是清債平台的信息未及時更新,即便目前已還完錢,且註銷了網貸賬號,這些“催客”還是經常騷擾她。

線下催收

“業內人士”可手機定位借貸人。

浙江杭州一名從事網路催債的業內人士趙某稱,佣金依據單子金額大小上下浮動,一般是總債額的三成至五成。若是上千萬元的單子,催債的難度就會較大,需要花費的精力財力自然更多。在下單前,“催客”們往往都會和放貸人商談好價格,其中包括前期打探摸底的花銷。

確定可以接單後,“催客”會先與借貸人進行2-3次的電話溝通,趙某戲稱:“做我們這行的都是先禮後兵。”倘若前期溝通無效,他們會再通過手機定位到借貸人住址。他透露,自己長期做追債業務,有一定的關係,“可以求人幫我們定位”。

一般而言,“催客”聯繫到借貸人後不會貿然行動,而是“潛伏”三五天打探對方的上下班時間、親屬關係、房屋、車子等信息。趙某表示,瞄準這些信息是為了保證借債人具備還款能力,“一旦還不上現金也可以拿車和房子抵押。”趙某稱,他還有律師團隊,做這些都是合法的。

一般十幾萬的小單子不採取“非常措施”,不會對借債人造成人身傷害。當問及何為“非常措施”時,趙某介紹,業內的一般做法是將借債人帶至偏僻處(例如水庫),將其脫光衣服扔至水中,因為這樣做不會在身體上留有傷口,其表示“只要在24小時內放開當事人是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另有業內人士透露,線下催收還有一些技巧,如幫債務人叫外賣、查詢社保賬戶、列印登機牌等。外賣訂單上留下債務人的聯繫方式以及住址,如果外賣能夠成功送達,就可以確定欠債人住址目前有人,可以上門盯梢;針對信息不明的欠債人,可通過社保網查詢單位信息,再通過114查詢單位電話;列印登機牌則可以對借貸人形成壓力,以為被跟蹤了。

律師說法

1、“催客”公開手機號,涉嫌侵犯隱私權

北京律師張新年表示,在當今信息社會,手機號碼屬於重要的用戶個人隱私,甚至與其他重要的隱私關聯,例如賬號信息。因此,因借貸關係隨意公布別人手機號、個人信息的,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

2、“裸條”借貸契約無效

“欠債歸欠債,解決糾紛有多種途徑,可以通過和解、第三方調解、訴訟等司法程式解決,但無論如何不能採取法外的手段”,張新年認為,借貸平台和放貸者無權在網路上公布借貸者的手機號碼。被公布信息者可對其主張民事侵權責任,通過訴訟的方式讓對方消除影響。同時,如果信息被公開者要求網站刪除個人信息,網站獲知之後也應及時刪除。

張新年表示,借貸者與放貸者簽訂類似“裸條”這樣的契約,由於違反公序良俗,借貸契約首先就是無效的,在此基礎上的一些擔保條款也是無效的。退一步講,即便契約有效,放貸者與借貸者的父母、親朋好友也沒有任何法律關係,張新年補充,放貸者騷擾借貸者的親友、公布其親友信息的行為是不對的,如果情節嚴重,也構成了侵權。

3、合法催收可視為代理

如何看待“網路催客”,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催客”如果是以一種合法合規的方式進行賬務催收,可視為一種民事代理行為,如果採取極端手段,則可能涉嫌侵權乃至違法犯罪。

對於網路金融領域滋生的各種犯罪問題,金融監管部門、網信部門、公安部門、工信部門有一定的作為義務,各部門應各司其職甚至開展聯合行動,及時介入處理,以充分發揮監督管理職責,維護金融秩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