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善客

網路善客

他們是一群年輕時尚、富有愛心、長期通過網路方式支持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的新新人類。這個群體不只是參加網路捐贈或網路拍賣,還通過各種網路平台,發出公益倡導,開設公益小店(收益的全部或部分捐贈公益事業),或者組織慈善義賣、建立慈善網站等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社會公益。它是繼“部落格”、“播客”、“換客”後,流行的又一種“網路客”——“網路善客”。

釋義

2009年11月18日網路善客以網際網路為平台做善事

繼“部落格”“播客”“換客”後,網路流行又一種“網路客”——網路善客,這個群體不只是參加網路捐贈或網路拍賣,還可以通過各種網路平台,發出公益倡導,開設公益小店(收益的全部或部分捐贈公益事業),或者組織慈善義賣、建立慈善網站等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社會公益。
敲敲鍵盤,輕點滑鼠,就能獻愛心,一群在通過網路獻愛心的人被稱為“網路善客”。他們平時自己沒時間專門把財物送到那些固定的捐贈收集點,通過網路的方式,可以讓自己的愛心得以實現。想做點善事卻沒時間,想捐舊衣服卻不知道捐到哪裡,想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卻不知如何聯繫……這些煩惱因網路行善方式的出現而得以解決。網路慈善因其時尚、簡單的行善特點,成了許多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網路善客”一族在省城濟南正悄無聲息地壯大。

發展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網際網路的日益成熟,投身於網路公益的社會團體與個人正在逐漸增多,“網路善客”應運而生。著名網際網路專家趙廷超表示:“像拍拍網等眾多有影響力的網站都在不斷支持各類公益慈善活動,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網際網路愛心精神的回歸,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提倡的平民化公益運動”。

引領網路公益新時尚

網路善客的慈善平台網路善客的慈善平台

網路善客是一群年輕時尚、富有愛心、長期通過網路方式支持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的新新人類。在騰訊拍拍等網站首頁中的公益欄目,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公益聯盟、志願者部落、愛心拍賣和捐贈等活動。如拍拍網攜手金雞獎共推了“公益紅毯”慈善義賣”、“2007上海國際馬拉松演唱會慈善拍賣活動”等,這樣的活動很多,每一件小事都能夠激發更多人的公益愛心。“網路善客”可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團體,但代表了年輕一代對社會公益事業的一種態度。有網友“果果”、“微笑的魚”、“飛翔藍天”等人都是很不錯的“善客一族”。在他們眼裡,網路公益也許是另一種新新時尚,而他們自己就是引領這種時尚潮流的代表,並且以支持公益事業的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

網路公益漸成習慣

“網路善客”們幾乎堅持每個月都有幾次這樣的慈善網路購物,這是她們“雷打不動”的公益習慣。在他們看來,在網路購物的同時又為公益事業做出一份應有的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隨著網民對網路公益的日益關注,近兩年網路公益行為新增了近2成,成為普通網民願意關注的事。據業內觀察者分析,隨著社會各界通過網際網路不斷推動各類慈善事業,網路公益已逐漸成為一種習慣。

網際網路催生公益全民運動

中國網際網路的公益活動日漸增多,隨著拍拍網等眾多具有“低門檻”、“透明化”、“方便快捷”且“高效互動”幾大特點的網路公益平台的推出,讓普通網民有了一個隨時隨地安全快捷參與公益事業的大舞台,也催生了網路善客一族的誕生。
據了解,拍拍網組織的各類慈善義賣活動整合了騰訊旗下的QQ、QQ群、QQ.COM、QQ空間、騰訊公益網等不同優勢資源,並且通過財付通為義賣活動提供安全的支付保障。QQ群、QQ論壇和QQ空間等都是很好的宣傳平台,很多網友都是通過QQ聊天了解到拍拍網的義賣信息,拍到了善品還會在QQ空間分享自己的戰利品。這些資源的全面整合,真正體現了拍拍網“社區化”公益慈善平台的獨特優勢。

問題關注

遇到行騙

網路善客閣QQ群徵集會員網路善客閣QQ群徵集會員圖示

在“ 網路善客” 一族不斷壯大的同時,部分“網路善客”也存有憂慮。“就怕個別人利用網友的同情心進行欺詐。”山東交通學院的大學生王進給記者講了這么個例子:在泉城某著名本土論壇上,網友“愛心1999”在帖子裡講述了一個貧困國中生的可憐身世,呼籲大家捐助。網友們自發捐了3000多元後,“愛心1999”卻“人間蒸發”。後來網友聯繫上了那個孩子,得知他沒收到任何救助。

“網路善客”“自由的魚”在論壇上留言:2005年曾經有網站假冒中華慈善總會名義詐欺印度洋海嘯捐款,這樣的事件傷了“善客”們的心。

網路監管

部分“網路善客”也對網路慈善事業提出了質疑:他們捐出來的錢真的會用於慈善事業嗎?這些捐助是由誰來監管的呢?

“ 作為新的慈善平台的網路,本身具有隱蔽性和不確定性,從而導致它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會打折扣。”濟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德鑄建議,相關部門應成立專門的網路救助機構,對民間個人捐款捐物進行監管,定期公布賬目,最大限度地實現透明化和公開化。

黑龍江大學教師張軍則一語道出了網路慈善事業的軟肋:“我國網路上的慈善組織成千上萬,但鬆散性、虛擬性以及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合法的身份等情況,使得大多數網路慈善組織無疾而終。一些小型的網路慈善組織一般都沒有能力註冊為合法的民間組織。因此,身份難題讓眾多網路愛心組織面臨困擾。身份難定的直接影響是公信力。” 黑龍江元辰律師事物所張博為律師表示,目前,網路慈善組織最可靠的發展途徑,就是掛靠在正規的慈善組織旗下,此外,國家還應該加強相應的立法,逐漸將網路慈善引向正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