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奧爾

維奧爾

擦奏弦鳴樂器。16~18世紀流行於歐洲。它的形制、 結構、音色、演奏方式等,雖與小提琴相近,但有明顯 不同。

維奧爾

維奧爾 維奧爾

viol

擦奏弦鳴樂器。16~18世紀流行於歐洲。它的形制、

結構、音色、演奏方式等,雖與小提琴相近,但有明顯

不同。如下表:

維奧爾有多種樣式,大致可分為標準式及特殊式兩種:

標準式維奧爾

主要指17世紀一組高音、次中音和

低音3種維奧爾,均為6弦。另一種是法國式低音維奧爾,

通常7弦。16世紀後半葉,維奧爾成為歐洲的重要樂器。

17世紀中葉維奧爾在英國達到了它的黃金時代,當時的

樂曲大多由高音、次中音、低音各兩件維奧爾來演奏。

其中低音維奧爾又可作為獨奏樂器,最為重要。17世紀

歌劇興起後,歐洲音樂從復調音樂轉向主調音樂,樂曲

偏重於女高音聲部,高音及次中音維奧爾逐漸被更近似

人聲的小提琴所取代。

特殊式維奧爾

①上低音維奧爾:18世紀流行於德

國。琴頸甚寬,製成“ㄇ”形,其上張曲調弦 6根,另

有共鳴弦若干在“ㄇ”形的琴頸中通過,演奏者可用左

手拇指撥弦。J.海頓曾為它寫過 125首三重奏曲。②小

低音維奧爾:形體略小,16世紀流行於英國,常用於演

奏通奏低音和旋律的裝飾變奏部分。17世紀為低音維奧

爾所取代。③利拉維奧爾:17世紀流行於英國,比小低

音維奧爾略小,6弦。因其按擦弦利拉(中世紀的一種雷

貝克)的方式演奏而得名。④最高音維奧爾,17世紀創

制於法國,發音比高音維奧爾高四度。⑤抒情維奧爾:流

行於18世紀,無品,有7根旋律弦,其下方附有7或14根

與旋律弦同音的共鳴弦,持琴如小提琴。J.S.巴赫、J.

海頓、G.普契尼的作品中均有套用。⑥倍低音維奧爾:

音域比低音維奧爾低八度,是現代低音提琴的前身。

古典樂派作曲家為維奧爾寫有奏鳴曲。18世紀以後

為提琴族樂器所取代。20世紀新古典主義樂派興起,巴

羅克時期的樂器又得到復活,維奧爾又為一些作曲家所

採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