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沙漠

維多利亞沙漠

維多利亞大沙漠位於澳大利亞內陸西部的亞沙漠地區,自西澳大利亞州巴利湖以東,至南澳大利亞州西部;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鄰納勒博平原(Nullarbor Plain)。東西長1200千米,最大寬度550千米,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50-300米。多沙丘和鹽沼。植物稀少。

維多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地理地圖
位於澳大利亞
內陸西部的亞沙漠地區,自西澳大利亞州巴利湖以東,至南澳大利亞州西部;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鄰納勒博平原(Nullarbor Plain)。東西長1200公里,最大寬度550公里,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300米。多沙丘和鹽沼。植物稀少。地跨西、南澳大利亞兩州。北起吉布森沙漠,南至納拉伯(Nullarbor)平原,西起卡爾古利(Kalgoorlie),東迄斯圖爾特(Stuart)嶺。1875年冒險家翟理斯(Ernest Giles)由東而西橫越此區,並命名為維多利亞大沙漠。境內大部分為浩瀚沙丘,部分為草地、鹽沼,有多處國家公園和保護區。

簡介

維多利亞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

世界第二大沙漠。自西澳大利亞州巴利湖以東,至南澳大利亞州西部;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鄰納勒博平原(NullarborPlain)。東西長1200公里,最大寬度550公里,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300米。多沙丘和鹽沼。植物稀少。因為地球自轉使得這些地帶長期籠罩在大氣環流的下沉氣流之中,氣流下沉破壞了成雨的過程,形成了乾旱的氣候,造就了茫茫的浩瀚大漠。

故地介紹

維多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地形
維多利亞是澳大利亞除了塔斯馬尼亞以外的最小的州。擁有富饒的田園,種植著無數的植物,美麗的風光,藍色的丘陵和高崇入雲的山峰。深入維多利亞東北部的英格蘭嶺確定了維多利亞的氣候,南部群山的氣候比北部寒冷潮濕,但在整個維多利亞州都像歐洲一樣四季分明,再加上第一批殖民者種植的懸鈴木和松樹,以及古老歐式風格的房屋使得維多利亞非常像歐洲。十九世紀初曾兩次想向這裡輸送囚犯殖民者,但都沒能成功。墨爾本是由一位來自塔斯馬尼亞的大牧場主在1835年建立的。居民拒絕接受來自大英帝國的囚犯。1850年維多利亞的牧羊人決定從新南威爾斯分開,建立一個獨立的殖民地。多虧1851年發現了黃金,居民數量得以快速增加,巴勒拉特和邦戴高金礦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成千上萬的移民在金礦挖完後留在當地種地。義大利人成為墨累灌溉盆地的果園和葡萄園的主要種族。今天墨爾本除了義大利人以外同時還有許多希臘人。現在維多利亞是整個澳大利亞葡萄園擁有量最大的州,其次就是小麥。隨著殖民的發展,小麥種植區也越來越向乾旱地發展。在東南部形成一個幾百公里寬的月牙形小麥區,包括新英格蘭嶺和內地之間,從昆士蘭南部開始,穿過墨累盆地,一直到EYRE半島。遼闊的墨累灌溉區得益於斯諾威山的水,而斯諾威山上也能種果樹。維多利亞擁有澳大利亞大部分富饒的鄉村,以及優質的鐵路和公路網。現在維多利亞擁有澳大利亞四方之一的人口,其中大部分又在首府墨爾本。

沙漠概況

維多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
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這裡雨水稀少,乾旱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攝氏度。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裡唯一的聲音。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一片死亡之域,但在1973
年,澳大利亞一個叫夫蘭納里的植物學家在騎機車旅行時發現,這片沙漠中竟有大約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如果按單位面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裡為沙漠花園。生長在這裡的植物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幾乎是別處植物的十分之一。同時,這裡所有植物的葉子都不是綠色的,而是帶著各種鮮艷的顏色。更奇特的是,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像的大量花蜜。

沙漠特點

維多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乾燥
如果按單位面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裡為沙漠花園。夫蘭納里發現,生長在這裡的植物對自己非常苛刻,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幾乎是別處植物的十分之一。同時,這裡所有植物的子都不是綠色的,而是帶著各種鮮艷的顏色。更奇特的是,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像的大量花蜜。
夫蘭納里對這些植物進行了30年深入研究,才發現其中的奧秘:這裡的土壤成分主要是沒有養分的石英,只有對水分和營養需求極少的植物,才能生存;昆蟲和鳥類在這裡非常稀少,幾乎沒有潛在的授粉者。植物的生存繁衍主要靠傳播花粉。在這種條件下,植物必須開出最大最艷麗的花朵,分泌最多的花蜜,才能吸引極少潛在的授粉者的注意。

形成原因

維多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景觀
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因氣流下沉不易降水。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無大的海灣深入內陸,而且大陸又是東西寬、南北窄,擴大了回歸高壓帶控制的面積。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嶺緊*東部太平洋沿岸,縮小了東南信風和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範圍,使多雨區局限於東部太平洋沿岸,而廣大內陸和西部地區降水稀少。廣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地勢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離陸風,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亞寒流經過,有降溫減濕作用。所以使澳大利亞沙漠面積特別廣大,而且直達西海岸。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總理傑夫·蓋洛普近日宣布,澳大利亞決定斥資20億澳元(1澳元約合6.5元人民幣),開鑿一條蜿蜒3700公里的世界最長人工運河,把北部金伯利高原上的河水引入該州首府珀斯,以消除那裡130萬人缺水喝的困境。除了長度世界第一外,該運河最惹人關注的還在於它是一條橫貫沙漠的人工大運河
金伯利高原地區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不但能滿足珀斯的用水需要,甚至能解決澳大利亞全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相比之下,南部的珀斯用水形勢則不容樂觀。在過去7年裡,珀斯的城市水資源擁有量下降了2/3。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澳大利亞西南部地區在未來幾年內降雨量還將逐年減少。這意味著珀斯的水資源將更加緊缺。迫於水資源日益短缺的嚴峻形勢,西澳大利亞州政府不得不想出北水南調的主意。
其實,關於鑿河調水的問題在澳大利亞並非第一次提出。早在1898年,英國殖民當局就提出挖掘運河,向西部沙漠裡的金礦輸水,以促進金礦的發展。但由於成本太高和環境等原因,一項項調水計畫最終都被束之高閣。
在環境問題令人憂慮的今天,重新提出異地調水自然遭到環保主義者的抨擊。有環保組織指出,金伯利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從高原河流往珀斯調水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這是不可接受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下屬的水及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布萊爾·南卡羅女士也認為,開鑿運河對金伯利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極大威脅。她說,高原地區的河水流入大海是自然現象,是那裡環境的需要。但如果把水輸送到珀斯,今後金伯利高原的環境就不會像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了。
澳大利亞水資源遊說組織主席厄尼·布里奇卻不這么看。他認為,北水南調絲毫不會破壞金伯利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關鍵是如何以最佳辦法把水調到珀斯。布里奇還為州政府鑿河引水支了幾招:一是開挖運河;二是鋪設輸水管道;三是雙管齊下,運河和管道相結合。

然而,金伯利高原調水計畫談何容易。鑿河也好,鋪管也罷,距離長達3000多公里不說,而且還要穿越環境惡劣的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這些地帶常年乾旱,蒸發量大,滲漏嚴重。如果真能讓水流出高原,進入珀斯,實可謂人類的又一創舉。

自然資源

維多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鐵礦
黑煤和褐煤探明儲量6 5 6 億噸,主要分布於維多利亞沙漠中部,這裡的煤田面積達5 5 0 0 0平方千米,煤的儲量占全國煤儲量的15 % 。鐵礦石總儲量3 5 0 多億噸,主要分布在維多利亞沙漠西部的地區。鉛、鋅、銅多產於共生礦中。金礦儲量豐富,是世界主要產金國之一。土礦儲量約6 2 億噸,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北維多利亞沙漠的達令山脈。石油儲量約2 3 4 0 萬噸,主要分布在南部。天然氣儲量5 0 0 多億立方米。鈾探明儲量3 0 萬噸。磷酸鹽分布在西北部。此外還有、錳、鈮、鉭、釩、鈹、鋯、鈦、金紅石等金屬。維多利亞沙漠在水利資源上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有極豐富的地下水,形成若干地下潛水區。地下潛水區的總面積達2 5 0 萬平方千米,幾乎占全國面積1 / 13 ,其中大自流盆地區的面積達1 7 5 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自流井對牲畜飲水和農業灌溉十分有利。森林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5 % ,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盛產桉樹、棕櫚、松樹等林木。維多利亞沙漠以動植物的珍異聞名,是世界上桉樹的原產地,有袋鼠、針鼴、鴨嘴獸、黑天鵝等珍奇動物。

經濟

農牧業以小麥、養羊為主。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6 % 。耕地面積占全國面積2 % ,其中一半種植小麥。天然牧場占全國面積的5 5 % 。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其次是大麥、燕麥;主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甘蔗,其次是亞熱帶水果。小麥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墨累河至達令河流域以及西南部地區。1 9 9 3 年產小麥1 6 1 0 多萬噸,是世界主要小麥輸出國之一。牧羊區與小麥分布區基本一致,有羊1 7 0 0 0 多萬隻,綿羊數居世界第二位,羊毛產量居首位。有牛2 6 0 0 多萬頭,主要貿易對象是美、日、英以及共同市場的一些國家。出口以農畜產品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7 % ,其中又以小麥、羊毛為最重要。其次是礦產品,約占出口總額的 4 % 。進口機器、石油、汽車、紙張、紡織品等。

民俗風情

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家,其人民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土著居民以狩獵為生,“飛去來器”為獨特的狩獵武器,盛行圖騰崇拜。

相關體育賽事

維多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越野賽
第30屆澳大利亞芬克沙漠越野賽”日前順利結束,由一對父子駕駛的賽車最終獲得了冠軍;機車組的冠軍則被達爾文市的警官賈森-希爾奪得。這項澳大利亞傳統賽事吸引了全澳大利亞的越野愛好者,世界許多國家的媒體也前來採訪報導。比賽起點為澳大利亞中部城鎮埃力斯-斯普林斯,終點為埃普杜拉土著聚居區,全長460多公里。“芬克沙漠越野賽”也吸引
了大批的觀眾,據稱約有12000名觀眾觀看本項賽事。汽車組中,本年度的冠軍被來自維多利亞的夏農父子獲得,而在2004年他們獲得了第二名。他們的成績為3小時55分09秒,而去年冠軍的成績為4小時2分06秒。由馬克和麥可駕駛的賽車落後3分24秒排在第二位。機車組中,來自達爾文市的警官賈森-希爾駕駛著他的本田賽車以4小時16分31秒的成績奪冠,他在第一天的比賽中獲得第五名,直到離終點7公里時才確立起領先優勢。原本以為冠軍會在查朴曼和布魯克斯之間產生,但賈森-希爾卻異軍突起,兩人分別取得第二和第三名。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 維多利亞沙漠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31002
[2] 網易 http://travel.163.com/abroad/page/australia/010223_6476.html
{3] 問問 http://wenwen.soso.com/z/q64597236.ht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