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鹽[綠鹽]

綠鹽[綠鹽]
綠鹽[綠鹽]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綠鹽 即硫酸銅礦,波斯人稱zingar,阿拉伯人稱zinjar,產於世界各地,以中亞地區最為上乘,主要用於治眼疾。唐代由大秦人和阿拉伯人傳入中國。《海藥本草》曰:綠鹽出波斯國,生石上,舶上將來,謂之石綠,裝色久而不變。方家言波斯綠鹽色青,陰雨中乾而不濕者為真。《新修本草》曰:“綠鹽,味鹹、苦,辛、平,無毒,主目赤淚,膚翳眵暗。補以光明鹽、硇砂亦銅屑,釀之為塊,綠色。真者出焉耆國。中水取之,狀若扁青、空青,為眼藥之要。”

基本信息

學名

波斯語學名

波斯語:zingar

阿拉伯語學名

阿拉伯語:zinjar

異名:石綠(《海藥本草》),鹽綠(《綱目》)。

屬性

為鹵化物類礦物氯銅礦的礦石。

考證

1.《唐本草》:綠鹽,雲以光明鹽、硇砂、赤銅屑釀之為塊,綠色。真者出焉耆,水中取之。狀若扁青、空青。為眼藥之要。

2.《海藥本草》:按《古今錄》雲,鹽綠,波斯國在石上生。方家少見用也。按舶上將來為之石綠,裝色久而不變。以銅醋造者,不堪入藥,色亦不久。

3.《綱目》:方家言波斯綠鹽色青,陰雨中乾而不濕者為真。又造鹽綠法,用熟銅器盛取漿水一升,投青鹽一兩在內,浸七日取出即綠色,以物刮末,入漿水再浸七日或二七,取出,此非真綠鹽也。

藥用

【性味】①《唐本草》:"味鹹苦辛,平,無毒。"②《海藥本草》:"味鹹澀。"

【功用主治】治眼目生翳,亦澀昏暗,淚多眵多。

①《唐本草》:"主目赤、淚,膚翳眵暗。"

②《海藥本草》:"主明目消翳,點眼;及小兒無辜疳氣。"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細點眼。

【宜忌】不宜內服。

【選方】①治目昏暗赤澀淚多出:鹽綠一分,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上藥一處熱研,入好酥一分,更研令勻。每夜臥時,取麻子大點之。(《聖惠方》)

②治齒漏疳,蟲蝕齒疼痛,出膿水不絕:鹽綠、麝香(細研)、黃連(去須)各一分,石膽一錢。上藥同於乳缽內細研為散。每用一字,摻於濕紙片上貼之,日二、三度。忽患口瘡者,綿裹半錢,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