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黃耆

絨毛黃耆

絨毛黃耆(學名:Astragalus hendersonii)為豆科黃芪屬的植物。分布於克什米爾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生長於海拔4,700米至5,000米的地區,多生在礫石山坡以及半固定沙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參考文獻

絨毛黃耆(植物研究)圖版29: 15-21
Astragalus hendersonii 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 120. 1876; Ali in Nasir et Ali, Fl. W. Pakist. 100: 126. 1977; K. T. Fu in Bull. Bon. Res. 2 (1): 119. 1982; 西藏植物志2: 809. 圖261 (10-15). 1985.

形態特徵

根狀莖圓柱形,褐色,直徑1-1.5毫米。莖單一或2枝生於根狀莖頂端,高3-5厘米,連同全株密被白色絨毛。羽狀複葉具11-17片小葉,長1.5-2厘米,寬10-11毫米,葉柄長6-7毫米;托葉寬卵形或近半長圓形,長1.5-2毫米,先端鈍圓,下部合生,疏被白色絨毛;小葉近無柄,長圓狀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6毫米,寬1.5-2.5毫米,先端尖或鈍,基部楔形或鈍形,密集或重疊。花單一頂生或2朵孿生;苞片與托葉近同形;花梗長2-3毫米;花萼鍾狀,萼筒長2-4毫米,寬約2.5毫米,萼齒三角狀披針形,長1.5-2.5毫米;花冠紫紅色,旗瓣近扁圓形,長9-10毫米,寬8.5-9毫米,瓣片長7-7.5毫米,先端微缺,基部突然收狹,瓣柄長2.5-3毫米,翼瓣長9-9.5毫米,瓣片長圓形,長7-7.5毫米,寬3-3.5毫米,先端鈍圓,瓣柄長3-3.5毫米,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瓣片近倒卵形,長7-7.5毫米,寬3.5-4毫米,瓣柄長3-3.5毫米;子房有短柄,柄長1.5-1.8毫米,柱頭被簇毛。莢果淡紫色,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5-22毫米,寬7-9毫米,被彎曲絨毛,果頸長約2毫米,不露出宿萼外。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產地生境

產青海東部(海晏)、南部(玉樹、雜多),新疆西部(崑崙山北麓),西藏東部、南部至西部。生於海拔4700-5000米的礫石山坡或半固定沙坡。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我國西藏西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