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星等效應

171929年﹐哈勃發現了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和距離有線性關係(見哈勃定律)。 1931年﹐他進一步肯定了視向速度和視星等之間的線性關係﹕lg=0.2+B﹐式中是視向速度﹐是視星等﹐B是與絕對星等有關的常數(見星等)。 這一點很重要﹐否則速度-視星等關係的線性就不能表示速度-距離關係的線性。

簡介

171929年﹐哈勃發現了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和距離有線性關係(見哈勃定律)。1931年﹐他進一步肯定了視向速度和視星等之間的線性關係﹕
lg=0.2+B﹐式中是視向速度﹐是視星等﹐B是與絕對星等有關的常數(見星等)。

此後半個世紀內﹐天文學家們因為測定星系的距離十分困難﹐就不去測定速度-距離關係﹐而去推算速度-視星等(lg-)的關係。假定宇宙間同類天體的絕對星等M相同﹐而且絕對星等不是時間的函式(即沒有演化效應)﹐那么依據哈勃定律(=HD)和絕對星等M與光度距離D之間的定義關係(=5lgD+M+25)﹐就可以求得上述速度-視星等關係。關係式中m的係數0.2反映了哈勃線性律。這一點很重要﹐否則速度-視星等關係的線性就不能表示速度-距離關係的線性。1975年有人得到663個正常星系﹑230個射電星系和265個類星體的紅移-視星等關係﹐把這三類天體的m值組合後可得係數為0.3088。

應該指出﹐直接來自觀測﹑沒有摻進任何假設的是紅移-視星等關係。以紅移(或lg﹐或lgc)為縱坐標﹐視星等為橫坐標﹐可以繪製紅移-視星等圖﹐通常稱為哈勃圖。根據羅伯遜-沃爾碩裙?/A>﹐可以算出紅移和視星等之間的近似關係﹕
=5lg+1.086(1-q0)+常數。
式中q0為減速因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