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草

紫菀草,中草藥,苦、溫、無毒,加其他中藥一起煎服可治療肺傷咳嗽等。

別名

釋名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牽牛。

性狀

 氣味  (根)苦、溫、無毒。

功能主治

  1、肺傷咳嗽。用紫菀花五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一天服三次。
2、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兩,百部半兩,搗、篩為末。每服三錢,以姜三片、烏梅一個,煎湯調下。一天服兩次。
3、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過,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4、產後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沖服。
5、纏喉風痹。用紫菀根一條,洗淨,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漸愈。

炮製方法

 
一、淨制 除去雜質(《藥典85》)。二、切制 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厚片,乾燥(《藥典85》)。
三、炮炙
1.蜜制
(1)取紫菀片,先將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紫菀中拌勻,燜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涼。每紫菀100kg,用煉蜜25kg(《藥典85》)。
(2)將蜜倒入鍋內加熱熔化,濾去雜質待用。將鍋加熱,取紫菀置鍋內,隨即將蜜淋入,攪拌均勻,炒至不粘手,取出置容器內待涼即得。每紫苑500g,用蜜120g(《天津》)。
2.炒制 取紫菀置熱鍋內,用文火炒至老黃色或微焦(《集成》)。
3.蒸製 取紫菀淨片,置蒸籠內,蒸約1小時(以上氣後算起)取出,乾燥(《集成》)。
4.麩制先將鍋燒熱,傾入麥麩,待煙起,加入紫菀片,炒至淡黃色,篩去麥麩即可。每紫花100kg,用麥麩25kg(《集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