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冷蒿

紫花冷蒿(學名:Artemisia frigida var. atropurpurea)是菊科蒿屬冷蒿的變種。分布在中國大陸的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2,00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於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生長分布

【國內分布】:產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區;東北、華北省區分布在海拔1000—2500米,西北省區分布在海拔1000—3800米,西藏分布在海拔4000米附近;分布廣適應性強,在我國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及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山坡、路旁、礫質曠地、固定沙丘、戈壁、高山草甸等地區都有,常構成山地乾旱與半乾旱地區植物群落的建群種或主要伴生種。
【國外分布】:蒙古、土耳其、伊朗、蘇聯(中亞、西伯利亞及歐洲部分地區)及北美洲的加拿大北部、美國西部、中部及西南部都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
【產地分布】產寧夏、甘肅、青海及新疆;生於海拔2 000—2 600米的山坡。

基本信息

【海 拔】:2000-2600
【系中文名】:苦蒿系
【系拉丁名】:Ser.2.Absinthium
【組中文名】:蒔蘿蒿組
【組拉丁名】:Sect.1.Absinthium DC
【亞屬中文名】:蒿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Artemisia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 O.Ttoffm.
【族中文名】:春黃菊族
【族拉丁名】:ANTHEMID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植株矮,高10—18厘米。頭狀花序半圓形,直徑3.5—4.5毫米,在莖上多組成穗狀花序,稀少為穗狀花序式的狹圓錐花序,花冠檐部紫色。

本科概述

草本、亞灌木或灌木,稀為喬木。有時有乳汁管或樹脂道。葉通常互生,稀對生或輪生,全緣或具齒或分裂,無托葉,或有時葉柄基部擴大成托葉狀;花兩性或單性,極少有單性異株,整齊或左右對稱,五基數,少數或多數密集成頭狀花序或為短穗狀花序,為1層或多層總苞片組成的總苞所圍繞;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至多數排列成總狀、聚傘狀、傘房狀或圓錐狀;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窩孔或無窩孔,無毛或有毛;具托片或無托片;萼片不發育,通常形成鱗片狀、剛毛狀或毛狀的冠毛;花冠常輻射對稱,管狀,或左右對稱,兩唇形,或舌狀;頭狀花序盤狀或輻射狀,有同形的小花,全部為管狀花或舌狀花,或有異形小花,即外圍為雌花,舌狀,中央為兩性的管狀花;雄蕊4—5個,著生於花冠管上,花葯內向,合生成筒狀,基部鈍,銳尖,戟形或具尾;花柱上端兩裂,花柱分枝上端有附器或無附器;子房下位,合生心皮2枚,l室,具1個直立的胚珠;果為不開裂的瘦果;種子無胚乳,具2個,稀1個子葉。
本科約有1000屬,25000—30000種,廣布於全世界,熱帶較少。我國約200餘屬,2000多種,產於全國各地。菊科種類繁多,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如萵苣萵筍茼蒿菊芋等作蔬菜;向日葵小葵子蒼耳的種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橡膠草銀膠菊可提取橡膠;艾納香可蒸餾製取冰片;紅花白花除蟲菊為著名的殺蟲劑;澤蘭紫菀鏇復花天名精茵陳蒿白朮蒼朮牛蒡、紅花、蒲公英等為重要的藥用植物;此外,翠菊大麗菊金光菊金雞菊以及許多種類,花美麗鮮艷供觀賞,全世界各地庭園均有栽培。按照頭狀花序中小花的構造以及植物有無乳汁等特徵,本科分為兩個亞科和13個族。本卷內容包括管狀花亞科CarduoideaeKitam.的斑鳩菊族Vernonieae、澤蘭族Eupatorieae和紫菀族Astereae,38個屬,共260餘種。

菊科·蒿屬植物

蒿屬(Artemisia),菊科,約350種以上廣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歐、亞、北美,少數種分布到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熱帶地區,我國(不包括分出的絹篙屬Seriphidium(Bess. )Poljak. 有170種以上,各地均產。

白山蒿
褐苞蒿
黑蒿
柳葉蒿
牡蒿
柔毛蒿
濕地蒿
蒔蘿蒿
細裂葉蓮蒿
亞東蒿
渤海濱南牡蒿
藏北艾
藏東蒿
藏旱蒿
藏龍蒿
藏腺毛蒿
藏岩蒿
察隅蒿
昌都蒿
長梗米蒿
朝鮮艾
齒裂垂葉蒿
齒裂華西蒿
川藏蒿
川南蒿
川西腺毛蒿
垂葉蒿
大籽蒿
多花蒿
二郎山蒿
甘青蒿
甘肅蒿
甘新青蒿
高嶺蒿
高山艾
海州蒿
杭愛龍蒿
阿爾泰香葉蒿
褐頭蒿
阿克塞蒿
黑柔毛蒿
華北米蒿
華蒿
華西蒿

荒野蒿
黃毛蒿
灰蓮蒿
灰毛艾蒿
莢毛蒿
假球蒿
尖裂葉蒿
尖櫛齒葉蒿
江孜蒿
絹毛旱蒿
絹毛蒿
寬裂龍蒿
魁蒿
崑崙沙蒿
雷瓊牡蒿
亮苞蒿
亮蒿
亮綠蒿
林艾蒿
矮叢光蒿
綠苞蒿
綠櫛齒葉蒿
毛蒿
美葉蒿
蒙古沙地蒿
密毛蒙古蒿
密毛四川艾
密毛廳蒿
密序陰地蒿
矮叢蒿
南牡蒿
南亞蒿
帕米爾蒿
彭錯蒿
披散直莖蒿
片馬蒿
千山蒿
青藏蒿
青海龍蒿
球花蒿

絨毛蒿
矮沙蒿
肉質葉蒿
商南蒿
神農架蒿
暗陳蒿
巴爾古津蒿
四川艾
蘇聯肉質葉蒿
台灣狹葉艾
太白山蒿
烏丹蒿
無毛牛尾蒿
無絨粘毛蒿
西北蒿
西南大頭蒿
西南牡蒿
西南圓頭蒿
細裂葉白苞蒿
阿壩蒿
細葉山艾
纖桿蒿
纖梗蒿
腺毛蒿
湘贛艾
小亮苞蒿
小指裂蒿
雪山艾
雅致艾
波密蒿
亞洲大花蒿
野艾蒿
葉苞蒿
玉山艾
圓頭蒿
圓葉南牡蒿
粘毛蒿
掌裂蒿
直莖蒿
指裂蒿
中甸艾
中亞草原蒿
中亞旱蒿
中亞苦蒿
紫苞蒿

大花大籽蒿
甘青小蒿
大頭青蒿
甘肅南牡蒿
大頭柔毛蒿
矮濱蒿
高山矮蒿
滇東蒿
高原蒿
貢山蒿
寬葉山蒿
光沙蒿
小甘肅蒿
海南牡蒿
小銀葉蒿
絨毛甘青蒿
銹苞蒿
滇南艾
東北牡蒿
東北絲裂蒿
山西南牡蒿
東俄洛沙蒿
東方蒿
伊朗蒿
陰地蒿
東亞櫛齒蒿
玉樹龍蒿
鈍裂蒿
粗莖蒿
雲南蒿
多頭蒿
峨眉蒿
黃金蒿
太魯閣艾
微刺伊朗蒿
中南蒿
黃綠蒿
無齒蔞蒿
無毛川藏蒿
準噶爾沙蒿
錯那蒿
紫花冷蒿
岩蒿
浙江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