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東方魨

紫色東方魨

紫色東方魨,個體較大,一般體長25~30厘米、體重300克左右。體光滑無刺,體表斑紋隨魚體生長而變化,個體小時體背密布褐色小點,隨個體長大斑點漸消失而呈一致紫褐色。腹面乳白色。胸鰭後上方及背鰭基部各有深褐色的大圓斑。

基本信息

紫色東方魨

紫色東方魨紫色東方魨

魨科
學名: Fugu porphyreus
地方名: 面艇巴

產地:

各種河魨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的南海東海黃海渤海鴨綠江、遼河、長江錢塘江珠江等各大河流都有產出。

產季:

每年春、夏兩季為主要捕獲季節。一般混雜在其他魚蝦中被兼捕而獲。在山東遼寧等省沿海漁民則多採用延繩釣捕獲河魨。

經濟營養價值:

肉味腴美,但其卵巢肝臟、血液中均含劇毒,須經嚴格去毒處理後方可食用。在亞洲某些國家,特別是日本人有喜食河*的傳統習慣。河魨魚肉可鮮食也可加工製鹽乾品和罐頭食品。遼寧等地產的艇巴魚乾是名特水產品之一。此外,河魨之皮可製取工業用明膠和皮革;肝可熬工業用沒;卵和卵巢可提取毒素製成醫用鎮靜劑和農藥。現在我國沿海地區不少漁民還開展河魨魚養殖,以活魚出口日本等國家,經濟效益甚佳。
然而由於河魨有劇毒,人畜誤食均會中毒致死。我國有關部門規定未經去毒處理的鮮河魨及其製品嚴禁在市場出售;對於混雜在其他魚貨中的河魨魚,水產經銷者一定要挑揀出來並作適當的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