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吉斯颶風

納爾吉斯颶風

納爾吉斯颶風,於2008年5月2日在緬甸伊洛瓦底省海基島附近登入,風暴登入時最大風力超過每小時190公里。風暴登入後撲向緬甸三角洲地區,一路北上,3日凌晨突入仰光市中心。

簡介

登入時間:2008年5月2日早晨緬甸伊洛瓦底省的海基島附近
最高時速:登入時最大風力超過190公里,最高時速240公里
重災區:仰光區、伊洛瓦底區、勃固區、孟邦和克倫邦
死亡人數:緬甸官方2008年5月6日稱,強熱帶風暴導致死亡人數已至2.25萬人
政治影響:緬甸向國際社會求援2008年10日公投可能推遲
其他影響:所有物資價格已翻3倍仰光水電供應停頓

風暴路徑

風暴路徑風暴路徑

世界各主要氣象預報部門2008年4月28日從“納爾吉斯”向印度靠近時便開始監測其移動路徑。如氣象部門所料,風暴向東急轉。然而,它沒有按照慣常路線進入孟加拉國或緬甸西北部山區,而是突襲緬中部地勢低平的伊洛瓦底三角洲。
美聯社4月9日援引美國關島大學氣象學教授馬克·蘭德的話說:“我一看到(風暴)路徑圖就說,‘噢,這下可糟了。’將會形成巨大的風暴潮,簡直就像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紐奧良。”
美國“地下氣象員”組織官員傑夫·馬斯特斯說,風暴“路線東轉非比尋常”,矛頭直指“緬甸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風暴登入地點的地形也不利於減少其威力。
AccuWeather.com網站氣象預報主任肯·里夫斯說,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域廣闊,地勢低平,以致風暴潮上岸之後勢不可擋。此外,伊洛瓦底沿海地區多為養蝦場和稻田,缺少林木,這也助長了風暴威力。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專家傑夫·尼克尼利說,地表缺乏植被保護是重災發生的主要原因。

盤點全球最恐怖五大自然災害

納爾吉斯颶風自2008年4月27日形成,5月3日結束。納爾吉斯颶風襲擊了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和緬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