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游擊洞

紅軍游擊洞

紅軍游擊洞,位於與“天軍洞”一谷相望的伏龍崗,在清朝嘉慶年間,這裡依洞建有一座山神廟,原名為“龍慶仙堂”,是當地民眾焚香求神之處。洞深15米,面積約50平方米,洞廟可容納百餘人。1929年1月,彭德懷率領的一部分紅五軍和紅四軍的王佐部隊就曾紮營在這洞與廟裡,這個洞是游擊隊經常活動和住宿的地方。1988年9月,井岡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紅軍游擊洞”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與“天軍洞”一谷相望的伏龍崗,有一個 “紅軍游擊洞”。在清朝嘉慶年間,這裡依洞建有一座山神廟,原名為“龍慶仙堂”,是當地民眾焚香求神之處。洞深15米,面積約50平方米,洞廟可容納百餘人。1929年1月,彭德懷率領的一部分紅五軍和紅四軍的王佐部隊,就曾紮營在這洞與廟裡,彭德懷並在廟裡召開過部分紅軍幹部組織突圍會議。第三次反“會剿”失利後,彭德懷作出突圍向贛南轉移的緊急部署。隨後,王佐部三十二團化整為零,組織民眾住進深山開展游擊戰,頂著四十天冰雪,堅持鬥爭。這個洞是游擊隊經常活動和住宿的地方。

1988年9月,井岡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紅軍游擊洞”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紅軍游擊洞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小路,向上走五十米,便來到了兩塊懸崖巨石旁。這是將井岡山主峰繪入一百元人民幣背面主景的繪畫地點。在這裡拿著一百元人民幣與井岡山主峰相對照,絲毫誤差都沒有。站在這裡眺望井岡山主峰,雄偉壯觀,白雲繞山腰,主峰的峻奇深不可測,唯有那流動的雲彩,才感到她的真實存在。

地址: 江西井岡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