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山

紅軍山

紅軍山,位於境內太公鎮,廣(元)蒼溪公路71公里處,與該鎮的紅軍樹相距5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組成部分紅軍山烈士陵園由“紅軍烈士紀念碑”、“鄧萍烈士之墓”、“紅軍墳”、“青松堂”、“翠柏園”、鄧萍烈士犧牲情景雕塑、紅軍衛生員給窮人治病情景雕塑、鍾偉劍烈士雕塑等組成。


“紅軍烈士紀念碑”:1984年為紀念遵義會議50周年而修造。整個碑高35米,碑上鐫刻著1984年11月鄧小平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碑的外部由四個頭像托著一個大圓環,四個頭像代表老紅軍、青年紅軍、赤衛隊員和女紅軍。圓環外面有28顆星,寓意中國共產黨二十八年的奪權歷程(1921-1949)和遵義會議永放光芒。鄧平將軍墓鄧平,男,原名“鄧萍”。鄧平墓修建於1958年,墓字銘為張愛萍將軍題寫。由正墓及左右側室組成,呈凸字形,主墓高6.6米,寬12.6米,長6.8米,左右側室各高3.9米,寬4.5米,長4.3米,均以方整紅砂石扣砌成。1935年2月,紅軍第二次攻占遵義城戰鬥中,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在偵察敵情時,不幸被敵軍流彈擊中光榮犧牲,時年27歲,是紅軍在長征中犧牲職務較高的一位高級將領。鄧萍的遺骸,是1957年夏,在中央軍委和時任的國防部長、長征時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的關懷下,經各界人士的調查,在老城乾田壩找到的。

鄧平將軍

鄧平原名“鄧萍”,1908年生,四川富順人。1926年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校加入共青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秋被派到國民革命軍湖南獨立第5師彭德懷任團長的第1團從事兵運工作。在該團秘密組織成立中共黨支部和團委,任書記。
1928年7月參與組織領導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參謀長、中共紅5軍軍委書記。參加領導開闢湘鄂贛蘇區。同年冬和彭德懷、滕代遠率紅5軍主力到井岡山,參加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0年6月任紅3軍團參謀長兼紅5軍軍長,參與指揮紅3軍團進行長沙戰役和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1933年7月兼任紅軍東方軍參謀長,參與指揮所部入閩作戰。在中央蘇區,鄧平南征北戰,戰功卓著,成為紅軍的著名將領。期間,曾兼任紅5軍隨營學校教育長,參與籌建工農紅軍學校,任副總隊長兼教育長,培養了大批紅軍幹部。
1934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協助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擔任右路前衛,掩護中共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突圍。1935年2月27日在遵義戰役前線指揮作戰時英勇犧牲,年僅27歲。
鄧萍的遺骸,是1957年夏,在中央軍委和時任國防部長、長征時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關懷下,經各界人士的調查,在老城乾田壩找到的。
在“文革”的十年中,彭德懷手書的“鄧萍同志之墓”的墓碑被推倒,直到“文革”結束後、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墓碑才重新樹起,被修復後的“鄧萍同志之墓”六個大字又重現光輝;1979年10月,張愛萍同志又為鄧萍烈士墓撰寫了墓志銘。1984年,為修建“紅軍烈士紀念碑”,鄧平墓移至碑的北面,墓前鑲嵌大理石墓誌,用張愛萍手寫豎行書墓志銘陰刻。

紅軍墳

“紅軍墳”:是紅軍衛生員龍思泉烈士墓,墓名是毛澤東手體集錄。龍思泉,廣西人,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並加入中共,曾任連、營衛生員。紅軍一戰遵義後,在遵義東南桑木埡為民眾治病時犧牲,曾一當地度被民眾傳為救苦救難的“紅軍菩薩”。
拾級而上,滿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紅砂石墓塋掩映在萬綠叢中,裡面安葬著紅三軍團參謀長鄧平同志的骨灰。山上還有一座青石圓墳,墳前立著一塊石碑,上書“紅軍墳”三個大字。裡面葬著一位當年為遵義人民治病而慘遭敵軍殺害的紅軍衛生員。紅軍山廣場上的4個頭像和28顆星意義4個5米高的紅軍頭像,東南側為老紅軍形象,西南側是一個青年紅軍形象,東北側是赤衛隊員形象,西北側是女紅軍形象,寓意著紅軍威震四方。
外壁上鑲嵌著28顆閃光的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奮鬥,奪得了全國政權。

現狀思考

2011年7月,南京大學暑期實踐活動的同學來到遵義紅軍山,對該地進行了考察。並結合南京中山陵的現狀對該紅色遺蹟的宣傳進行了有意的建議。
通過將中山陵與紅軍山對比,實踐小組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擴大紅軍山及其周圍紅色革命遺址的影響力
① 從對中山陵的介紹中可以知道,中山陵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遊客,不僅僅是因為其獨特的建築風格,更是因為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建造者較為深入地挖掘了與陵墓相關的歷史,資料也較為全面,能在整體上讓遊客感知歷史,全程詳細的文字及圖片資料以及文物展示,讓遊客置身於歷史環境中,自然能得到好評。而紅軍山等遺蹟在這方面顯得不足,歷史留給我們的,不應該只是一個紀念碑或者是一座聖山,而應該是一種精神,一種需要遊客深入其中去了解、去感悟的精神,但是紅軍山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史料及圖片的展示較少,不能為遊客提供一個感知歷史的歷史氛圍。
② 擴大紅色革命遺蹟的影響力,不應該只是國家、地方政府的事,而是應該全名參與的一項巨大工程。但據小範圍實地採訪顯示,民眾大多把紅軍山當做散步、健身、休閒的去處,很少有人以參觀和瞻仰烈士為目的。因此,喚起民眾對紅色文化的激情,加強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勢在必行。

四川廣元紅軍山

紅軍山,位於境內太公鎮,廣(元)蒼溪公路71公里處,與該鎮的紅軍樹相距5公里。太公寺掩印在紅軍山巔的翠柏之中。寺西去劍閣、綿陽,寺南去南充重慶。山上蒼松林立,古柏參天,風景秀麗。古老的太公寺使紅軍山顯得格外古樸、高雅、壯觀。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北抗日進軍廣元後,太公寺是鄉蘇維埃和紅四方面軍31軍276團團部所在地。現尚有團部練兵場地、械所、紅軍井等遺址,山巔周圍迫擊炮陣地、機槍、步槍實虞掩體遺蹟現在依稀可見。紅軍山烈士陵園掩映在古柏從中。1987年,徐向前元帥題寫的“緬懷先烈遺志,發揚光榮傳統”十二個大字格外耀眼醒目。太公寺的“紅軍石刻碑林”記下了當年的歷史風雲。紅軍革命文的陳列室內展示了當年紅軍發行的布幣、銅幣,使用過的大刀、長茅、彈殼、馬燈、布草鞋、鍾線包等軍械和生活用品。

自助指南

1、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2、交通指南:在火車站前的公車站乘坐1路公車,然後在“武裝部”或“紅花崗”下車,順著農業銀行旁邊“鳳凰路”的林陰走不到10分鐘,便到了鳳凰山的腳下。紅軍烈士陵園的大門就巍然聳立在山腳下。從大門進山,走完300多級的石階即到。在任何一個汽車客運站附近都有公車站,只在是開往“紅花崗”方向的,只管上。然後按上述路線行走即可。

貴州省遵義市著名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