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瑞木[中藥]

紅瑞木[中藥]
紅瑞木[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瑞木,中藥名。為山茱萸科植物紅瑞木 Opiz的樹皮、枝葉。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止痢,止血之功效。常用於濕熱痢疾,腎炎,風濕關節痛,目赤腫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樹皮、枝葉。

性味

味苦、微澀,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止痢,止血。

主治

濕熱痢疾,腎炎,風濕關節痛,目赤腫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撒。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紅瑞木,又名紅瑞山茱萸。落葉灌木,高3m。樹皮紫紅色;老枝血紅色,無毛,常被白粉,髓部很寬,白色。葉對生;葉柄長1-2cm;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4-9cm,寬2.5-5.5cm;側脈5-6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花小,黃白色;萼壇狀,裂片4,萼齒三角形;花瓣4,卵狀橢圓形;雄蕊4,著生於花盤外側,花絲微扁,花葯淡黃色,2室,丁字形著生;花盤墊狀;子房近於倒卵形,疏被貼伏的短柔毛,柱頭盤狀,寬於花柱。核果斜卵圓形,花柱宿存,成熟時白色或稍帶藍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側有脈紋3條。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2700m的雜木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性狀鑑別

樹皮捲曲筒狀,外表面深紅色或紫紅色,光滑,有光澤,有褐色小圓斑;內表面灰白色或淺黃色。皮薄而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而微澀。以整齊、色紅者為佳。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長白山植物藥志》:“樹皮煎劑用於咯血,並可作收斂藥和強壯藥。皮和葉治療胸膜炎,腎病。”

那些花兒

我是一個愛花的女生,除了工作之餘,我會到各個花店轉轉,我的夢想是開一家花店,每天自己都可以在萬花叢中享受生活……

山茱萸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