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蛇菰

紅燭蛇菰

紅燭蛇菰(Balanophora mutinoides Hayata),蛇菰科,蛇菰屬的一種植物。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台灣。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紅燭蛇菰
種中文名:紅燭蛇菰
種拉丁名:Balanophora mutinoides Hayata
科中文名:蛇菰科
科拉丁名:Balanophoraceae
屬中文名:蛇菰屬
屬拉丁名:Balanophora
采 制: 夏季採收全草。多鮮用或曬乾。

植物形態

肉質草本,高約10cm。根莖幹時帶木質,紅褐色或淡紫紅色,呈不整齊卵圓形,多少分枝,表面部分平滑並大部有小凸體,頂端裂鞘呈鍾狀杯形,基部易與根莖本體脫離;裂鞘分裂至中部,裂片4,粗齒狀,乾時脆殼質,表面密被顆粒狀小疣瘤和稀疏的紅黃色星狀皮孔。花莖紅色,長約10cm,直徑6~7mm,自基部至中部以上為鱗苞所遮蓋;鱗苞片紅黃色,舟狀,長約4cm,寬約1.5cm,旋生。花雌雄異株,花序圓錐狀球形,長1.5~2cm,寬約1.5cm;雄花蒼褐色,3數,花梗長3~6mm;花被3裂,裂片闊三角形,頂端鈍圓,長約2mm,寬約3mm,聚葯雄蕊有橫裂的花葯3枚;雌花淡紅紫色,子房紡錘狀,密集生於附屬體基部,花柱絲狀,長約0.5mm;附屬體棍棒狀,長約1mm,頂端截平或中央凹陷。花期3~5月,果期5~7月。

產地生境

生長環境: 生於密林中蔭濕地或山谷間。
分 布 地: 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台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