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

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

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第一枚,該套郵票由孫傳哲沒計,全套8枚,分別介紹了東漢蔡倫、唐代孫思邈、宋代沈括、元代郭守敬4位古代科學家及其在造紙、醫藥、地質、天文方面的科學成就。郵票發行日期為1962年12月1日。因漏括一個郵局全張中第16號位置印版式上的“前”字,造成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

簡介

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

1962年郵電部發行了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該套郵票由孫傳哲沒計,全套8枚,分別介紹了東漢蔡倫、唐代孫思邈、宋代沈括、元代郭守敬4位古代科學家及其在造紙、醫藥、地質、天文方面的科學成就。郵票發行日期為1962年12月1日

其中第一枚面值4分的蔡倫像由於設計疏忽在郵票圖稿上誤將其生卒年份多寫了一個“前”字,變成“(公元前?-121)”(由於蔡倫出生年份不詳故用了一個“?”)。真可謂“一字之差,謬以千里”。在郵票付印之前,這個錯誤被發現,修版工人在印版前將“前”字,一個個修掉。但因漏括一個郵局全張中第16號位置印版式上的“前”字,造成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

軼聞

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全張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蔡倫像公元“前”字錯版票全張

1955年8月25日,郵電部發行了第一組《中國古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志號為紀33。1962年12月1日,郵電部又發行了第二組《中國古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志號為紀92。全套8枚,孫傳哲設計。影寫版。齒孔11.5*11度,票幅22mm*38mm。郵局全張枚數50枚(10*5)。分別介紹了中國古代4位科學家:東漢的造紙技術發明家蔡倫,面值4分;唐代的醫藥學家孫思邈,面值8分;宋代的地質專家沈括,面值10分;元代的天文學家郭守敬,面值20分。

郵票的主圖為這4位古代科學家頭像,每位科學家頭像的左側都標有他們各自姓名及生卒年份。蔡倫頭像郵票在圖稿設計時,將圖案中文字“公元?”誤為“公元前?”,形成“(公元前?—121年)”。印刷廠據此圖稿製成印刷版模,郵票試印樣票送審時,這一錯誤才被發現。採取的補救辦法是在印筒上修版。於是,修版工人在印版上將“前”字一個一個修掉。由於不是重新製版,修版後又沒有逐枚嚴格檢查,結果在制印版時又漏颳了印版左邊的50枚全張中第16號位置上的“前”字,因此,每全張都有這樣一枚帶“前”字的錯票。

後在該套郵票發售時才發現了這個問題。郵電部急電通知,各地郵局將帶有“前”字的郵票單獨撕下,收回銷毀。由於個別基層郵局未按此要求去做,這枚有“前”字的錯體票還是流入了社會,被幸運的集郵者收藏。

文化大革命”後,天津市某集郵公司恢復業務,接到當地郵局移交的一批清理出庫存的郵票,這批郵票被作為集郵郵票整理出售。由於工作人員業務生疏,將含有這枚“公元前”錯體郵票的紀92整版出售給集郵者,一共出售了十幾天,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售出1300多套,也就是蔡倫“前”字票又流出26枚。這成為新中國集郵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

這種由修版工人造成的珍郵數量極少,只占正票的1%,集郵界簡稱“公元前”。存世量數千枚,整版票存世幾十枚。王元兒、余繼明編著的《中外珍奇郵品目錄》(1993年版)定等級為七級,參考價1500~3000元。國內歷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未標價。

拍賣

1988年2月,香港鑒珍拍賣會上,1件“公元前”新橫雙連(包括一枚正常票)以4500元(港幣)拍出。

1993年北京郵品拍賣會上,1枚“公元前”舊票底價1200元,經過20多個回合的競爭,最後以3450元成交。

1995年北京郵品拍賣會上,1枚紀92“公元前”錯體票以2.1萬元成交。

1997年春季集郵報社郵品開發部郵品通訊拍賣時,1枚紀92“公元前”錯體票底價2萬元。

1997年11月,上海郵品拍賣會上,一個新方連(含1枚錯體“公元前”)以6.1萬元拍出。

1998年5月,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1個含“公元前”錯體票的紀92整版票,底價8萬元。

1998年5月,中郵大地安徽拍賣會上,1枚紀92“公元前”錯體票底價3萬元。

1998年6月,中郵大地第2期月末拍賣會上,1枚紀92“公元前”錯體新票底價3萬元。1998年中郵大地第4期月末拍賣會上,1枚紀92“公元前”錯體票以8.9萬元成交。

集郵百科知識之珍郵

珍郵,顧名思義即珍罕之郵票、郵品。每一枚珍郵都有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根源,也有其被發現、被收藏的過程,所有這一切都為世界各地的集郵者所津津樂道和孜孜以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