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家葵

紀家葵

紀家葵,祖籍廣東省汕頭市,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教授。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紀家葵,祖籍廣東省汕頭市,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教授。

教育背景

1992-1997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生物化學系) 學士與碩士
1997-2003 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史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分子、細胞生物與遺傳學系) 博士
2004-2007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博士後
2007-2010 美國史丹福大學 副研究員
2010-至今 清華大學 教授

科研領域

〔1〕人類幹細胞及生殖細胞的分化機制: 利用人類幹細胞體外分化技術,結合分子生物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生殖細胞的分化機理,並發展體外分化成熟精子、卵子之技術
〔2〕人類遺傳疾病的研究與治療: 結合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及定奌基因重組技術,,研發治療遺傳疾病的途徑

成長經歷

紀家葵,祖籍廣東省汕頭市,因種種原因,自祖父輩移民海外,初到新加坡,後至馬來西亞落腳。“我是在馬來西亞出生、長大,並且讀了國小和中學。”
1992年,高中畢業的紀家葵考入愛荷華州立大學,並於1997年5月同時拿到了學士和碩士學位。同年8月,他前往紐約州的康奈爾大學醫學院,攻讀分子、細胞及遺傳生物學博士學位,2003年5月之後,繼續在此做博士後研究。2004年6月,他於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分校開始了博士後研究的另外一個課題,這個課題主要以人類的幹細胞分化為研究對象,與他現在的研究聯繫十分緊密。2007年,他前往史丹福大學任職,時任副研究員。2010年2月,他決定到清華大學,開始建立自己的實驗室。
2010年,紀家葵離開居住了近20年的美國,帶著妻子和女兒來到清華園,在醫學院開始建立自己的實驗室。
選擇並不熟悉的中國,紀家葵教授強調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儘管從祖輩上就開始離開,但有一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的血管里流著的還是東方的中國人的血。這種骨子裡的血緣是很微妙的。為了學習最前沿的生命科學知識和技術,他在美國近20年,但依然無法真正融入到美國的社會和文化中去。“沒有文化認同感的地方也就無法產生真正的歸宿感,無法將它當成自己的家。”在他看來,中國完全可以給他一個新的起點。毫無疑問,清華大學是國內的一流高校,從生源、師資到環境,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優越。學校之前並沒有專注於做人類幹細胞研究的實驗室,但世界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長上任後,從海外聘回了不少年輕有為的研究者,紀家葵教授認為能和他們一同合作,非常有衝勁兒,“這裡有挑戰,也有欣欣向榮的學術氛圍。的確,清華大學在幹細胞研究領域仍需要更多的專才加入,但施一公教授就像一位伯樂,不斷發掘人才。”現在他們的隊伍里,除他之外,還有3位從美國回來、1位從英國回來的學者。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成立一個嶄新的幹細胞中心,發展一支強大的隊伍,這也是為什麼清華大學吸引他的一個原因。
在中國文化中,“根”的概念是很深沉的,《古詩十九首》中便有“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的描述,此時此刻,紀家葵教授的誠懇,也讓人想起張明敏那首傳唱不衰的歌曲:“流在心裡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回國幾個月來,紀家葵教授強烈感受到了幾個“好”——環境好、支持好,生活也能很好地與周圍接軌,這令初來乍到的他倍感親切。談到回歸,他說自己還有一個遺憾,就是從來還未見過祖籍汕頭,將來一定要去那裡尋根。

發表論文

KehkooiKee,ReneeReijoPera,PaulTurek.TesticularGermlineStemCell.NatureReviewofUrology.2010Feb;7(2):94-100.[Epub2010Jan19].
KehkooiKee,VanessaAngeles,MartyFlores,HaNamNguyen&ReneeReijoPera.DAZL,DAZ,andBOULEmodulatehumanprimordialgermcellandhaploidgameteformation.Nature.2009Nov12;462(7270):222-5.[Epub2009Oct28].
InternationalStemCellInitiativemembers.CharacterizationofhumanembryonicstemcelllinesbytheInternationalStemCellInitiative.NatureBiotechnol.2007Jul;25(7):803-16.
KehkooiKee,JoannaGonsalves,andReneeReijoPera.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inducegermcelldifferentiationfromhumanembryonicstemcells.StemcellandDevelopment.2006Dec;15(6):831-37.
KierstenA.Henderson,KehkooiKee,ShohrehMaleki,PaulSantini,andScottKeeney.Cyclin-dependentkinasedirectlyregulatesinitiationofmeioticrecombination.Cell.2006Jun30;125(7):1321-32.
KehkooiKee,ReineU.Protacio,CharanjitAroraandScottKeeney.SpatialorganizationanddynamicsoftheassociationofRec102andRec104withmeioticchromosomes.EMBOJ.2004Apr21;23(8):1815-24.[Epub:2004Mar25].
CharanjitArora,KehkooiKee,ShohrehMaleki,andScottKeeney.AntiviralproteinSki8isadirectpartnerofSpo11inmeioticdouble-strandbreakformation,independentofitscytoplasmicroleinRNAmetabolism.MolecularCell,2004Feb27;13(4):549-59.
KehkooiKeeandScottKeeney.FunctionalInteractionsBetweenSPO11andREC102DuringInitiationofMeioticRecombinationinSaccharomycescerevisiae.Genetics.2002Jan;160(1):111-22.
KehkooiKee,LumingNiu,andEricHenderson.ATetrahymenathermophilaG4-DNAbindingproteinwithdihydrolipoamidedehydrogenaseactivity.Biochemistry.1998Mar24;37(12):4224-34.

科研成果

2017年6月12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紀家葵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線上發表了題為《人類胚胎幹細胞體外誘導為卵泡樣細胞》(“Invitrodifferentiationofhumanembryonicstemcellsintoovarianfollicle-likecel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建立人胚胎幹細胞(humanembryonicstemcells,hESCs)定向分化為人卵巢類卵泡樣細胞(humanovarianfollicle-likecells,hFLCs)的體外分化體系。該研究證明在不藉助體細胞的條件下,通過在人胚胎幹細胞中過表達核糖核酸(RNA)結合蛋白可以體外獲得人類卵泡樣細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