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精麥芽糖

糊精麥芽糖,別稱水溶性糊精,分子式是(C6H10O5)n。

麥芽糖

一、物質
兩個糖分子以а糖苷鍵縮合而成的雙糖。是飴糖的主要成分。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作用於澱粉而製得。用作營養劑,也供配製培養基用。
從化學觀點說:麥芽糖(Maltose,orMaltSugar)是一個化學名詞,屬雙糖(二糖)類。它是白色針狀結晶。而常見的麥芽糖是沒有結晶,而且在烹調時由於加入了蔗糖,令白色的麥芽糖亦轉至為金黃色,增加了它的色香味。麥芽糖的化學式是:C12H22O11
物理性質:白色晶體,易溶於水,有甜味(不及蔗糖).(與蔗糖同分異構)
化學性質:(1)有還原性:能發生銀鏡反應,是還原性糖.(2)水解反應:產物為2分子葡萄糖
麥芽糖分子結構中有醛基,是具有還原性是一種還原糖。因此可以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也可以與新制鹼性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水解,生成兩分子葡萄糖.
二。無色或白色晶體,粗製者呈稠厚糖漿狀。一分子水的結晶麥芽糖102~103℃熔融並分解。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還原性二糖,有醛基反應,能發生銀鏡反應,也能與班氏試劑(用硫酸銅、碳酸鈉或苛性鈉、檸檬酸鈉等溶液配製)共熱生成磚紅色氧化亞銅沉澱。能使溴水褪色,被氧化成麥芽糖酸。在稀酸加熱或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2分子葡葡糖。用作食品、營養劑等。由澱粉水解製取,一般用麥芽中的酶與澱粉糊混合在適宜溫度下發酵而得。
麥芽糖可以製成結晶體,用作甜味劑,但甜味只達到蔗糖的1/3。麥芽糖是一種廉價的營養食品,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
相關食品:
它由小麥和糯米製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麥芽糖的製作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將小麥浸泡後讓其發芽到三四厘米長,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後將糯米洗淨後倒進鍋燜熟並與切碎的麥芽攪拌均勻,讓它發酵3~4小時,直至轉化出汁液。而後濾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狀,冷卻後即成琥珀狀糖塊。食用時將其加熱,再用兩根木棒攪出,如拉麵般將糖塊拉至銀白色即可。
一。
在自然界中,麥芽糖主要存在於發芽的穀粒,特別是麥芽中,故得此名稱。在澱粉轉化酶的作用下,澱粉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的就是麥芽糖,它再發生水解反應,生成兩分子萄葡糖。
麥芽糖營養素含量:每100克麥芽糖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82克)僅次於砂糖(99克),因此,不能過量吃。
熱量(331.00千卡路里)
蛋白質(0.20克)
脂肪(0.20克)
碳水化合物(82.00克)
硫胺素(0.10毫克)
核黃素(0.17毫克)
尼克酸(2.10毫克)
相關習俗:
沂蒙地區小年祭灶風俗:二十三日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從一擦黑兒鞭炮就響起來,隨著炮聲把灶王的紙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麥芽糖為長方塊或為大小瓜形。傳說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會向玉皇報告家庭中的壞事了。現在更多是大家自己享用了。
麥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也是一種中國傳統懷舊小食,由麥芽糖製成,它的金黃光澤、富黏性、軟滑是它受歡迎的因由。麥芽糖古時稱為飴,《說文解字》:“飴米糪煎也”。
麥芽糖屬二糖類,白色針狀結晶,易溶於水,而非常見金黃色且末結晶的糖膏,甜味比蔗糖弱。一種還原糖,與酵母發酵變為酒精,和稀硫酸共熱,變為葡萄糖,常被入藥。普遍的麥芽糖則是烹調時加入了蔗糖,才由白色變為金黃,可增其色香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