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齒鐵線蓮

粗齒鐵線蓮

粗齒鐵線蓮(學名:Clematis argentilucida(Levl.et Vant.)W.T.Wang)是毛茛科,鐵線蓮屬木質藤本植物。分布於中國雲南、貴州、四川、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廣西,廣東。從西喜馬拉雅經印度、緬甸,一直分布到菲律賓。生山坡、山谷灌叢中或溝邊、路旁。該種莖和根藥用,有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作用,治跌打損傷、痕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等功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粗齒鐵線蓮粗齒鐵線蓮
多年生落葉藤本。小枝密生白色短柔毛,老時外皮剝落。
一回羽狀複葉,有5小葉,有時莖端為三出葉;小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6.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寬楔形或微心形,常有不明顯3裂,邊緣有粗大鋸齒狀牙齒,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至較疏,或近無毛。
腋生聚傘花序常有3-7花,或成頂生圓錐狀聚傘花序多花,較葉短;花直徑2-3.5厘米;萼片4,開展,白色,近長圓形,長1-1.8厘米,寬約5毫米,頂端鈍,兩面有短柔毛,內面較疏至近無毛;雄蕊無毛。
瘦果扁卵圓形,長約4毫米,有柔毛,宿存花柱長達3厘米。花期5月至7月,果期7月至10月。

主要變種

麗江鐵線蓮(拉漢種子植物名稱)(變種)
與粗齒鐵線蓮的區別:子房、瘦果無毛。
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湖北西部、浙江北部、河北南部。生海拔2000-3400米間的山坡、山谷、溪邊、溝旁灌叢中或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麗江。

產地生境

粗齒鐵線蓮粗齒鐵線蓮
分布於雲南(海拔1500-3200米)、貴州、四川(1150-3200米)、甘肅南部和東部(1460-2000米)、陝西南部(450-1900米)、河南(960-1800米)、湖北(700-2300米)、湖南、安徽南部、浙江北部(1200米左右)、河北山西,(300-1800米)。生於山坡或山溝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貴州貴陽。

生長習性

性耐寒(莖和根系可耐-10℃低溫),耐旱,較喜光照,但不耐暑熱強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鹼性壤土及輕沙質壤土。根係為黃褐色肉質根,不耐水漬。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根藥用,能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主治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莖藤藥用,能殺蟲解毒,主治失音聲嘶、楊梅瘡毒、蟲瘡久爛等症(秦嶺植物志)。

觀賞價值

鐵線蓮是毛茛科多年生藤本花卉。品種繁多,花色豐富,常見顏色有玫瑰紅、粉紅、紫色和白色等,有重瓣和單瓣之分,花期5~6月。多做高檔盆花栽培,國內已有不少園藝愛好者開始種植這種美麗的植物。
株形豐滿美觀,為提高觀賞效果;而不可修剪,以防剪除花芽,導致當年無花可賞。一般可在秋季植株進入休眠後進行輕度修剪,只剪除過於密集、纖細和病蟲莖蔓即可,對於過長的、徒長莖蔓,也可採用修剪進行短縮。鐵線蓮的莖細而脆容易折斷,應注意對莖蔓的綁縛牽引。對於要保留的枝條,操作時要注意保護,以防折斷。
園林栽培中可用木條、竹材等搭架讓鐵線蓮新生的莖蔓纏繞其上生長,構成塔狀;也可栽培於綠廊支柱附近,讓其攀附生長;還可布置在稀疏的灌木籬笆中,任其攀爬在灌木籬笆上,將灌木綠籬變成花籬。也可布置於牆垣、棚架、陽台、門廊等處,效果顯得格外優雅別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