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學啟蒙

算學啟蒙

  中國元代數學家朱世傑撰,元大德三年(1299)刻於揚州,此刊已不存。

簡介

本書包括了從乘除法運算及其捷算法到開方、天元術、方程術等當時數學各方面的內容,由淺入深,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體系。正文前,列出了九九歌訣、歸除歌訣、斤兩化零歌、籌算識位制度、大小數進位法、度量衡制度、圓周諸率、正負數加減乘法法則、開方法則等18條作為總括,作為全書的預備知識,其中

《算學啟蒙》《算學啟蒙》
正負數乘法法則不僅在中國數學著作中,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出現。許多歌訣比楊輝的更加完整準確,有的已與現代珠算口訣幾乎完全一致。這是中國數學著作中第一次出現的與現今一致的口訣。
本書的正文分3卷,20門,259問。卷上8門,113問,包括各種乘除捷算法和歌訣的套用題,以及各種比例算法。許多問題反映了元代的社會經濟情況。卷中7門,71問,是面積、體積及各種算術問題。卷下5門,75問,是關於分數運算、垛積(即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盈不足術、線性方程組解法、天元術及增乘開方法等問題。還處理了開方過程中係數變號的問題。
《算學啟蒙》是一部很好的數學教材,它把當時的初級和中級數學知識從乘除口訣開始,包括面積、體積、比例、開方、高次方程、天元術等,有例題,有方法,分門別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自成系統,確是一部很好的數學啟蒙讀物。此書曾傳至朝鮮、日本,朝鮮有李朝世宗十五年(1433)的慶州府刻本,清順治十七年(1660)金州府尹金始振翻刻。清羅士琳諸人聞此書,遂請人於北京尋獲金刻本,道光十九年(1839)由阮元作序,在揚州刊刻,後來諸版皆依此。

作者簡介

朱世傑(1249年-1314年),字漢卿,號松庭,漢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朱世傑在當時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此外他還創造出“垛積法”,即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與“招差術”,即高次內插法。主要著作是《算學啟蒙》與《四元玉鑒》。
朱世傑“以數學名家週遊湖海二十餘年”,“踵門而學者雲集”(莫若、祖頤:《四元玉鑒》後序)。朱世傑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1299)和《四元玉鑒》(1303)。
《算學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鑒》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誌,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造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術”(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
宋元時期,中國數學鼎盛時期中傑出的數學家有“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傑﹞四大家”,朱世傑就是其中之一。朱世傑是一位平民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朱世傑平生勤力研習《九章算術》,旁通其它各種算法,成為元代著名數學家。

《算學啟蒙》總括

釋九數法 —一如一,一二如二,二二如四。一三如三,二三如六,三三如九。一四如四,二四如八,三四一十二,四四一十六。一五如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如六,二六一十二,三六一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如七,二七一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如八,二八一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如九,二九一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九歸除法 一歸如一進,見一進成十。二一添作五,逢二進成十。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成十。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進成十。五歸添一倍,逢五進成十。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添作五,六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進成十。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進成十。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添作五,八五六十二,八六七十四,八七八十六,逢八進成十。九歸隨身下,逢九進成十。
斤下留法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單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明縱橫訣
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滿六已上,五在上方。六不積聚,五不單張。言十自過,不滿自當。若明此訣,可習“九章”。
大數之類
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陔,萬萬陔曰秭,萬萬秭曰壤,萬萬壤曰溝,萬萬溝曰澗,萬萬澗曰正,萬萬正曰載,萬萬載曰極,萬萬極曰恆河沙,萬萬恆河沙曰阿僧祗,萬萬阿僧祗曰那由他,萬萬那由他曰不可思議,萬萬不可思議曰無量數。
小數之類
一、分、厘、毫、絲、忽、微、纖、沙。萬萬塵曰沙,萬萬埃曰塵,萬萬渺曰埃,萬萬漠曰渺,萬萬模糊曰漠,萬萬逡巡曰模糊,萬萬須臾曰逡巡,萬萬瞬息曰須臾,萬萬彈指曰瞬息,萬萬剎那曰彈指,萬萬六德曰剎那,萬萬虛曰六德,萬萬空曰虛,萬萬清曰空,萬萬淨曰清。千萬淨,百萬淨,十萬淨,萬淨,千淨,百淨,十淨,一淨。
求諸率類
兩求銖二十四乘,銖求兩二十四除。斤求兩身外加六,兩求斤身外減六。秤求斤身外加五,斤求秤身外減五。據物賣錢而用乘,據錢買物而用除。
斛斗起率
量起於圭,十圭謂之一撮,十撮謂之一抄,十抄謂之一勺,十勺謂之一合,十合謂之一升,十升謂之一斗,十斗謂之一斛。
斤秤起率
衡起於黍。十黍謂之一絫,十絫謂之一銖,六銖謂之一分,四分謂之一兩,十六兩謂之一斤,十五斤謂之一秤,三十斤謂之一鈞,四鈞謂之一碩。
端匹起率
度起於忽。十忽謂之一絲,十絲謂之一毫,十毫謂之一厘,十厘謂之一分,十分謂之一寸,十寸謂之一尺,十尺謂之一丈。
匹率。端率。
田畝起率
田起於忽。十忽謂之一絲,十絲謂之一毫,十毫謂之一厘,十厘謂之一分,十分謂之一畝,百畝謂之一頃。三百步謂之一里。
古法圓率
周三尺,徑一尺。
劉徽新術
周一百五十七尺,徑五十尺。
沖之密率
周二十二尺,徑七尺。
明異名訣
二分之一為中半,三分之一為少半,三分之二為太半,四分之一為弱半,四分之三為強半。
明正負術
其同名相減,則異名相加;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減,則同名相加;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
明乘除段
長平相併曰和,長平相減曰較。長平相乘曰積,自相稱之曰冪。同名相乘曰正,異名相乘為負。平除長為小長,長除平為小平。小長平相併曰小和,小長平相減余小較,小長平相乘得一步為小積。
明開方法
置積為實,及方廉隅,同加異減開之。
縱橫因法
此法從來向上因,但言十者過其身,呼如本位須當作,知算縱橫數目真。
身外加法
算中加法最堪夸,言十之時就位加,但遇呼如身下列,君從法式定無差。
留頭乘
留頭乘法別規模,起首先從次位呼,言十靠身如隔位,通臨頭位破身鋪。
身外減法
減法根源必要知,即同求—一般推,呼如身下須當減,言十從身本位除。
九歸除法門
實少法多從法歸,實多滿法進前居。常存除數專心記,法實相停九十餘。但遇無除還頭位,然將釋九數呼除。流傳故泄真訊息,求一穿韜總不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