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環境特徵與優勢植物適應性

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環境特徵與優勢植物適應性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平裝: 24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30274199, 9787030274199
條形碼: 9787030274199
商品尺寸: 23.6 x 16.6 x 1.2 cm
商品重量: 381 g
ASIN: B003QCK2SE

內容簡介

《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環境特徵與優勢植物適應性》以生長在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的幾種優勢植物為研究對象,利用多種先進的實驗儀器(HOBO水位觀測儀、TDR時域反射儀、SAPFLO徑流計、PMS壓力室、Li-6400攜帶型光合作用測定儀、Li-1600穩態氣孔計、CAMPELL氣象站),採用野外長期實驗觀測與室內測定分析的方法,對優勢植物的適應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關係進行了系統的定位實驗研究,研究結果將為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中植被恢復和可持續管理技術方法的制訂提供理論依據,同時可以為政府的相關決策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策勒綠洲的水分及其生物回響
第二節 策勒綠洲的風沙及其生物回響
第三節 策勒綠洲的鹽分及其生物回響
第四節 植物對環境的綜合適應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氣候
一、光資源
二、熱量資源
三、水資源
四、風力狀況
第二節 土壤與地貌特徵
一、土壤概況
二、土地資源
三、地貌
第三節 水文地質特徵
一、含水層水文地質特徵
二、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
三、策勒綠洲地下水補給源水文特徵
四、策勒綠洲地下水環境的時空分布特徵
第四節 生物多樣性
第五節 自然災害
第三章 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地下水環境及其對植被的影響
第一節 綠洲與荒漠的矛盾
第二節 水資源研究現狀
一、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
二、地下水位模型模擬
三、地下水水質模擬
四、地下水流速流向
五、地下水與地表水相互關係
六、水資源評價研究進展
第三節 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地下水埋深特點
第四節 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地下水化學特徵分析
第五節 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地下水特徵對植被的影響
一、地下水埋深對植被分布的影響
二、地下水水質對植被的影響
三、地下水埋深對植被的影響
四、小結
第四章 駱駝刺的生境適應性
第一節 綠洲綜合生物防沙體系結構研究
一、植物的防護效益研究
二、駱駝刺的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自然條件對策勒綠洲風沙環境的影響
一、風動力條件
二、下墊面特徵
第三節 策勒綠洲-荒漠過渡帶風沙觀測場設定
第四節 輸沙勢與駱駝刺個體生長的關係
一、輸沙勢年內變化特徵
二、駱駝刺個體的株高、冠幅變化特徵
三、風沙活動同植被生長發育在時間上的吻合關係
第五節 駱駝刺群落對地表蝕積狀況的影響
一、駱駝刺單株生長對地表蝕積的影響
二、地表蝕積狀況的基本統計參數與描述性特徵
三、駱駝刺整個生長期中各樣地地表蝕積情況的差異性分析
四、各樣地土壤蝕積面積的月際變化
五、各樣地土壤蝕積量的月際變化
六、一次大風天氣過程中各試驗地蝕積的差異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三種優勢植物幼苗對NaCl處理的回響
第一節 研究意義
第二節 鹽脅迫機制與植物的抗鹽機制的研究現狀
一、鹽分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二、鹽分與植物水分關係的研究
三、鹽分對植物光合特性的影響
第三節 三種優勢植物的研究概況
一、胡楊
二、梭梭
三、頭狀沙拐棗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一、幼苗的處理方法
二、幼苗生長的測定
三、幼苗水勢的測定
四、幼苗光合作用的測定
五、土壤樣品與幼苗組織樣品的測定
六、數據分析處理
第五節 土壤水分與鹽分狀況
一、桶栽環境土壤水分狀況
二、桶栽環境土壤鹽分狀況
第六節 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
第七節 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水分狀況的影響
第八節 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
第九節 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體內離子及總氮含量的影響
第十節 小結
一、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
二、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水分狀況的影響
三、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
四、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體內鹽離子分布及礦質營養平衡的影響
五、NaCl對三種優勢植物幼苗外形特徵的影響
第六章 四種楊樹的生理生態學特性的研究
第一節 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材料和方法
一、四種楊樹的自然概況
二、試驗材料與處理
第三節 四種楊樹的清晨葉片(帶葉小枝)水勢的月變化
一、測定方法
二、測定結果
第四節 四種楊樹葉綠素含量的月變化
一、測定方法
二、測定結果
第五節 四種楊樹的蒸騰速率日變化及其與生態環境因子的關係
一、測定方法
二、測定結果
第六節 四種楊樹光合速率日變化和水分利用效率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係
一、測定方法
二、測定結果
第七節 四種楊樹P-V曲線重要水分參數的確定
一、P-V(壓力-容積)曲線的製作
二、P-V曲線中重要水分關係參數的生態學意義
三、四種楊樹P-V曲線重要水分關係參數的確定與分析
第八節 三種林分下的土壤含水量
一、土壤含水量的測定方法
二、測定結果
第九節 各林分樣樹的物候觀測及分析
一、物候觀測方法
二、測定結果
第十節 四種楊樹的持水力
一、持水力測定方法
二、測定結果
第十一節 小結
第七章 綠洲-荒漠過渡帶四種優勢植物生態生理學特性
第一節 研究意義
一、植被保護的需要
二、塔南地區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的需要
三、塔南地區荒漠植被更新的需要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國外植物生態生理學的研究歷史和發展現狀
二、國內植物生態生理學的研究概況
三、四種優勢植物的研究概況
第三節 研究材料
第四節 四種優勢植物清晨水勢及水勢日變化
一、清晨水勢
二、水勢日變化
第五節 四種優勢植物pV曲線水分關係參數的變化
第六節 三種優勢植物的莖流量
第七節 四種優勢植物的蒸騰速率
第八節 四種優勢植物的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
一、四種優勢植物的光合速率變化
二、四種優勢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第九節 四種優勢植物樣地的土壤含水率
第十節 研究區的環境因子
第十一節 小結
第八章 綠洲-荒漠過渡帶兩種優勢植物對不同水分傳輸距離的回響
第一節 樣地的選擇
第二節 兩種優勢植物的清晨水勢及正午水勢
第三節 兩種優勢植物P-V曲線水分關係參數的比較
第四節 兩種優勢植物蒸騰速率的季節變化
第五節 小結
第九章 人工控制條件下兩種優勢植物幼苗的生理生態學特性
第一節 樣地的選擇
第二節 兩種優勢植物幼苗的清晨水勢及水勢日變化
第三節 兩種優勢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比較
第四節 兩種優勢植物幼苗的生物量
第五節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

序言

綠洲是在乾旱區、半乾旱區的荒漠背景條件下,具有穩定的水源供給或水源保證的、一種中小尺度的非地帶性地理單元或生態景觀,是乾旱地區人們生產與集中居住的區域。我國的綠洲大多分布在西北的貧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綠洲內自然環境惡劣,人們的生產生活非常艱難。保護綠洲對於國家來講具有重要意義,不僅關係到國家的生態安全,更關係到邊疆的穩定。位於新疆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的策勒綠洲,由於受到來自吐魯番一哈密的東北風和來自塔克拉瑪乾沙漠西緣的西北風的雙重影響,降水稀少,風沙災害嚴重。策勒縣城曾因面臨風沙侵襲三次搬遷。策勒綠洲是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風沙危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也是國內風沙危害最為嚴重的地區。然而,在綠洲的外圍,有一條由鄉土植物構成的過渡帶植被將策勒綠洲與塔克拉瑪乾流動沙漠隔離開來,這條植被過渡帶保護著綠洲內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