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觀測

物候觀測,是對生物和非生物因受環境條件的綜合影響而顯示出的季節性現象的觀察和記載。物候觀測可分兩大類:自然物候觀測,農業物候觀測。牧草的物候觀測以當地牲畜適口性好、每年大量收割的牧草為主。

物候觀測

正文

對生物和非生物因受環境條件的綜合影響而顯示出的季節性現象的觀察和記載。農業氣象觀測的重要內容之一。觀測資料可用來鑑定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林木、畜禽等不同發育期的氣象條件,編制農業氣象情報、預報、農業氣候志、農業氣候手冊和農業氣候區劃,為林帶營造、果樹栽培及農作物和畜禽病蟲害預防等提供依據。
觀測對象 一般選擇的觀測對象為:①常見的、分布較廣的動、植物;②本氣候帶內特有的動、植物;③指示性強、特別是每隔幾天就有明顯物候現象出現的動、植物;④所處地形、植被和土壤條件等生態環境有代表性的觀測對象;⑤有古代觀測資料或眾多國家都有過觀測資料的物候現象。
觀測內容和方法 物候觀測可分兩大類。
自然物候觀測 主要觀測家燕、布穀鳥等候鳥,蟋蟀、蟬等昆蟲和青蛙、蟾蜍等兩棲動物的始見或始鳴及終見或終鳴的時間;此外,還觀測霜、雪、雷鳴和結冰等氣象、水文現象的初終日期。這類觀測一般不固定地點,多在氣象站附近進行。自然物候觀測還包括對某些林木花草的觀測,木本植物以開花結實 3年以上的中齡樹為宜,草本植物宜在較空曠、有代表性的地方進行。
農業物候觀測 包括各種作物、林木、果樹、牧草和畜禽等生育狀況的觀測。其中,作物物候觀測在農業上套用較廣。林木、果樹的物候觀測與自然物候中的同類對象類同。
對作物物候進行觀測是為了對一個地區主要作物品種各個發育期的氣象條件作出鑑定,因而對農田的氣象要素和處在主要發育期的作物狀況的觀測要同步進行。觀測時間在不漏測不遲測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發育期出現的規律確定,一般從發育期始期前開始一直到發育期末期,期間保持連續觀測。依照作物品種的不同,可定株觀測,也可不定株。觀測點設4個,觀測地段相對固定,面積不小於 3畝。進入發育期植株的百分率>10%為發育期始期,>50%為普遍期,>80%為末期。
作物物候觀測一般有如下內容:①植株生長高度和種植密度的測定。植株高度是作物生長狀況的主要標誌之一。禾穀類作物一般是從三葉普遍期起開始測量高度,以後在每個發育普遍期都要測量。種植密度是構成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櫱作物宜在某些發育期(如三葉期或定苗期)求出單位面積上的株(穴)數。②植株生長狀況評定。是分析氣象條件對作物生長發育影響的客觀標準,通常採用三級標準進行評定。③田間工作記載。一般記錄項目包括整地施肥、育苗、田間管理等的日期、名稱、方法、數量、質量、效果等。④產量及其構成因素分析。旨在鑑定氣象條件對產量的影響。分析項目有空殼率、秕谷率、穗粒數、千粒重、每畝子粒重、莖稈重等。
牧草的物候觀測以當地牲畜適口性好、每年大量收割的牧草為主。觀測的種類一般在4種以上,通常在每個觀測點上分別選10株(叢),觀測其主要發育期。畜禽物候觀測宜選擇比較穩定的畜禽生產群,並按時在宿處的臥盤或棚圈內定畜進行。母畜的發情、懷胎、產子及脫絨期是畜禽物候觀測的重要項目。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