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微增率經濟調度低頻

等微增率經濟調度低頻就是指利用電廠根據等微增率的基本原理對電力進行低頻的經濟方面的調度,主要的目的是使得電力功率利潤最大化的實現。按等微增煤耗率調度負荷的基本原則是:1、電廠增加負荷時,應儘量讓微增煤耗率小的機組帶滿負荷。2、電廠減少負荷時,應先讓微增煤耗率大的機組減少負荷。

等微增率經濟調度低頻就是指利用電廠根據等微增率的基本原理對電力進行低頻的經濟方面的調度,主要的目的是使得電力功率利潤最大化的實現。

概述

燃料消耗微增率表示鍋爐負荷每增加1t/h,燃料消耗的增加值。即每增加單位功率時煤耗量的變化率,微增煤耗率是電力系統經濟調度和電廠機組間經濟調度的最基本的指標。微增煤耗率為計算公式為:dB/dP,其中B為鍋爐燃料消耗量(kg/h),P為機組電功率(MW)。
在正常負荷範圍內,微增率是隨著負荷的增加而變大的。數學推理證明,當每台鍋爐的燃料消耗量微增率相同時。全廠的燃料消耗量為最小。
按等微增煤耗率調度負荷的基本原則是:
1、電廠增加負荷時,應儘量讓微增煤耗率小的機組帶滿負荷
2、電廠減少負荷時,應先讓微增煤耗率大的機組減少負荷。

發展歷史

1954年,上海電力成立中心調度機構,實現統一調度,對電網的經濟調度予以高度重視。1956年便開始將各電廠按煤耗等微增率經濟調度。“大躍進”時期,由於電力緊張,機組全部滿發,夜晚低谷時停機維修都難以安排,經濟調度工作由此中斷。

60年代初,國民經濟開始調整,電力緊張局面趨於緩和,於是開始按機組煤耗等微增率安排日調度計畫。1963年華東電業管理局總調度所正式運轉後,對望亭發電廠和上海地區直屬電廠按煤耗等微增率經濟調度進一步又有發展,運行方式專業人員每天編制各電廠煤耗微增率及出力匯總表,調度值班人員據此調整各電廠出力。“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經濟調度被迫中斷。1979年,系統頻率逐步恢復正常,經濟調度工作又重新恢復,楊樹浦、閘北、吳涇、閔行、南市等直屬電廠開始按煤耗等微增率調度。1980年又有金山、高橋2家自備電廠參加煤耗等微增率調度。

1984年底,在煤炭供應不足而用電急劇增加的情況下,華東電網各省、市開始各自實行承包燃料、發電、用電的“三包乾”辦法,由華東電業管理局總調度所管理各省、市間聯絡線交換功率和電量,經濟調度工作實際上也已經中斷。1986年上海市電力工業局中心調度所成立後,採取10千瓦及以上大機組滿發,高壓中、小型機組二班制調峰,節假日、電網低谷或輕負荷時將部分中、低壓機組停運等措施甚至將12.5萬千瓦燃煤機組也實行二班制調峰運行,儘可能使30萬千瓦以上的高效大機組運行,努力提高高壓大機組的發電比,並對大機組實行最佳化管理,1995年高壓發電比達到98.7%,從而降低整個電網的供電煤耗。與此同時,調度人員對各電廠出力調整時,亦長期按供電煤耗排序進行經濟發電。90年代中期,閘電燃氣輪機發電廠4台燃氣輪機投運後,考慮到供電煤耗與燃料價格因素等原因,則按供電成本排序進行經濟發電。1998年,國家電力公司指定上海市電力公司作為電力市場試點單位之一,上海電網的經濟調度又向更高的一個層次發展,並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直到1999年底才進入試運轉。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