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龍膽

筆龍膽

筆龍膽(學名:Gentiana zollingeri Fawcett)龍膽科一年生草本,高3-6厘米。莖直立,紫紅色,光滑,從基部起分枝,稀不分枝。葉卵圓形或卵圓狀匙形,長10-13毫米,寬3-8毫米,先端鈍圓或圓形,花多數,單生於小枝頂端,小枝密集呈傘房狀,稀單花頂生;花梗紫色,光滑,長1-2.5毫米,藏於上部葉中;花萼漏斗形,蒴果外露或內藏,倒卵狀矩圓形,長6-7毫米,先端圓形,具寬翅,兩側邊緣有狹翅,柄長至10毫米;種子褐色,橢圓形,長0.3-0.4毫米,表面具細網紋。花果期4-6月。 產中國東北、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生於草甸、灌叢中、林下,海拔500-1650米。蘇聯、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概述圖片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筆龍膽 筆龍膽

一年生草本,高3-6厘米。莖直立,紫紅色,光滑,從基部起分枝,稀不分枝。葉卵圓形或卵圓狀匙形,長10-13毫米,寬3-8毫米,先端鈍圓或圓形,具小尖頭,邊緣軟骨質,平滑或有不明顯細乳突,兩面光滑,葉脈1-3條,在兩面均明顯,中脈在下面呈脊狀突起,葉柄光滑,長1-2毫米,有時最上部葉狹窄,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7-9毫米,寬1.5-2毫米,先端漸尖,有短小尖頭,邊緣膜質,寬,有不明顯的細乳突,中脈在下面呈脊狀突起;基生葉在花期不枯萎,與莖生葉相似而較小;莖生葉常密集,覆瓦狀排列,稀疏離。

花多數,單生於小枝頂端,小枝密集呈傘房狀,稀單花頂生;花梗紫色,光滑,長1-2.5毫米,藏於上部葉中;花萼漏斗形,長7-9毫米,裂片狹三角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5-4.5毫米,先端急尖,具短小尖頭,邊緣膜質,平滑,中脈在背面作脊狀突起,並向萼筒作短的下延,彎缺截形;花冠淡藍色,外面具黃綠色寬條紋。漏斗形,長14-18毫米,裂片卵形,長2.5-3毫米,先端鈍,褶卵形或寬矩圓形,長1-1.5毫米,先端鈍,淺2裂或有不整齊細齒;雄蕊著生於冠筒中部,整齊,花絲絲狀鑽形,長4-5毫米,花葯矩圓形,長1.5-2毫米;子房橢圓形,長4.5-5.5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柄長2.5-3.5毫米,花柱線形,長1.5-2毫米,柱頭外反,2裂,裂片矩圓形。

蒴果外露或內藏,倒卵狀矩圓形,長6-7毫米,先端圓形,具寬翅,兩側邊緣有狹翅,柄長至10毫米;種子褐色,橢圓形,長0.3-0.4毫米,表面具細網紋。花果期4-6月。

生長環境

龍膽植物為典型的高山植物,喜冷涼氣候,有較強的耐寒性;對溫度要求不嚴格,但種子萌發時,必須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光照條件,苗期忌高溫潮濕天氣。龍膽草在較為濕潤的土壤長生長良好,忌乾旱,當耐旱能力較強。土壤水分過多會影響龍膽草的生長,而且會造成爛根。喜歡微酸性土壤。龍膽草對養分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較肥沃的黑壤土生長發育良好,因此可以不進行追肥,但在苗期由於幼苗根比較細小,吸收肥料的能力差,可以施入一定量的基肥。

分布範圍

產中國東北、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生於草甸、灌叢中、林下,海拔500-1650米。蘇聯、朝鮮、日本(模式標本產地)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龍膽植物花色艷麗,色彩豐富,有紫、白、藍、黃白等多種顏色,適宜作為花壇、花鏡或盆花。龍膽最高不過四、五十厘米,大部份是矮小貼地叢生。一株上有許多分枝,花生於枝上頂端,成古鐘形或漏斗形,有4-5個裂瓣,全緣的,也有細裂的成流海似的須。龍膽花在秋冬季一片枯黃的草叢中臨風開放,顯得分外樸實和幽靜,龍膽開花一片片一簇簇,臨風搖曳,顯出一種淡雅、素靜的美,因而成為著名的花卉。

龍膽屬植物(一)

Gentiana L. 龍膽屬,龍膽科,約500種,廣布於溫帶地區和熱帶高山上,我國有230種以上,各地均產之,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部供觀賞用,有些入藥,如龍膽G.scabra Bunge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之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