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梗秦艽

長梗秦艽

長梗秦艽(學名:Gentiana waltonii Burk.)多年生草本,根略肉質,須狀,扭結或粘合成1個粗大,圓錐狀或圓柱狀的主根;植株基部被枯存的纖維狀葉鞘包圍。一年枝單軸分枝,具發達的蓮座狀葉叢。花大型或中型;褶整齊或偏斜。蒴果內藏;種子表面具細網紋,無翅。生於山坡草地、山坡礫石地及林下,海拔3000-4800米,分布於中國西藏。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種中文名:長梗秦艽
種拉丁名:GentianawaltoniiBurk.
種別名:長梗龍膽
科拉丁名:Gentianaceae
屬拉丁名:Gentiana
國內分布:新疆西北部、內蒙古東北部
國外分布:蘇聯、蒙古
海拔:3000-4800
命名來源:[ournasiat,socbengalnser2:310.1906]
中國植物志:62:059

形態特徵

長梗秦艽長梗秦艽
鬚根數條,向左扭結成一個粗大、圓柱形的根。枝少數叢生,斜升或直立,紫紅色,近圓形。蓮座叢葉厚草質,狹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16厘米,寬0.8-2.3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漸狹,邊緣平滑或微粗糙,有時邊緣紫色,葉脈3-5條,在兩面均明顯,並在下面突起,葉柄膜質,長0.5-3厘米,包被於枯存的纖維狀葉鞘中;莖生葉厚草質,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6厘米,寬0.6-1.5厘米,兩端漸狹,邊緣平滑或微粗糙,葉脈1-3條,在兩面均明顯,中脈在下面突起,無葉柄至葉柄長達1.5厘米,愈向莖上部葉愈小,柄愈短。聚傘花序頂生及腋生,排列成疏鬆的花序,稀單花頂生;花梗斜伸,紫紅色,長達7厘米;花萼筒草質,紫紅色,長1.5-2.5厘米,一側開裂呈佛焰苞狀,裂片5個,不整齊,綠色,外反,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6-8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狹縮,邊緣平滑或微粗糙,中脈在背面明顯,彎缺極狹,截形;花冠藍紫色或深藍色,漏斗形,長4-4.5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圓形,長9-11毫米,先端鈍圓,全緣或邊緣有不明顯細齒,褶偏斜,三角形,長4-6毫米,先端急尖,邊緣有不規則細齒;雄蕊著生於冠筒中下部,整齊,花絲線狀鑽形,長12-15毫米,花葯橢圓形,長3.5-4毫米;子房狹橢圓形,長12-15毫米,兩端漸狹,柄長4-5毫米,花柱線形,連柱頭長3-4毫米,柱頭2裂,裂片線狀三角形。蒴果內藏,狹橢圓形,長15-18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柄長10-15毫米;種子淡褐色,有光澤,矩圓形,長1.3-1.5毫米,表面具細網紋,一端具翅。花果期8-10月。

生境

中國西藏東南部及南部。生於山坡草地、山坡礫石地及林下,海拔3000-4800米。模式標本采自西藏拉薩

物種鑑別

肖培根夏光成曾將采自西藏拉薩的標本(肖培根等1942)命名為G.lhasaensisHsiaoetHsia,並認為它的花冠裂片白色,寬大,尖卵形,花葯成熟後下部稍叉開,花萼筒膜質,一側開裂,裂片5,草質等,在秦艽組Sect.Aptera(即Sect.Cruciata)內沒有近似種。但同時又指出與相似種G.stramineaMaxim.及G.waltoniiBurk.的區別在於,前者萼內膜不明顯,萼齒2-5,大小不等,花葯下部圓形;後者花冠裂片較小,藍色,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中部。我們見到了肖培根等1942號標本,在結構上與本種完全相同,只是花冠白色而稍有差異。根據多年在野外的觀察,在龍膽屬Gentiana內,藍花或藍紫色花的種類中常出現白花個體。肖培根等在本種的模式產地採到白花的植物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把它作為一個白花變型較為洽當:G.waltoniiformalhasaensis(HsiaoetK.C.Hsia)T.N.Ho,comb.nov.——G.lhasaensisHsiaoetK.C.Hsia,內蒙古大學學報6(1):39,圖39.1964.

龍膽屬植物(一)

Gentiana L. 龍膽屬,龍膽科,約500種,廣布於溫帶地區和熱帶高山上,我國有230種以上,各地均產之,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部供觀賞用,有些入藥,如龍膽G.scabra Bunge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之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