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

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出動了幾乎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一切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襲擊。空襲半小時後,以色列地面部隊也發動了進攻,阿拉伯國家進行抵抗。至1967年6月10日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失敗。這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1967年的六日戰爭是中東戰爭中最具歷史意義的轉折點之一,也是20世紀軍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結局的戰爭之一。

基本信息

戰爭簡介

第三次中東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

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出動了幾乎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一切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襲擊。空襲半小時後,以色列地面部隊也發動了進攻,阿拉伯國家也可是抵抗。至十日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失敗。這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

1967年6月5日:這次閃電戰的主角是空軍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這一天,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而出,甚至連教練機也投入了戰鬥,對阿拉伯國家25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在開戰後60個小時,以色列共擊毀阿拉伯國家飛機451架,其中埃及就損失飛機336架,敘利亞損失60架,約旦損失29架,伊拉克損失25架,黎巴嫩損失1架。埃及作戰飛機損失了95%,整個埃及空軍陷於癱瘓,而以色列損失了26架飛機。

蘇聯策劃戰爭美國曾計畫進攻以色列蘇聯利用散布假情報等手段蓄意挑起了這場阿以之間的戰爭。而蘇聯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由於以色列在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為了對付這一威脅,蘇聯希望在戰爭中聯合埃及對以色列的迪莫納核設施進行轟炸,他們甚至還計畫在以色列沿海登入。當時,蘇聯的核潛艇也駛近以色列海岸,以便在以色列準備使用核武時對其進行還擊。

戰爭背景

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軍隊全線潰敗

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後,美蘇在中東的對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蘇聯則大力資助阿拉伯國家。蘇聯向埃及、敘利亞等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以色列也從美國得到先進的武器裝備。1958年2月,埃及和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又取消聯合),使以色列感到了來自南北夾擊的威脅。1964年,阿拉伯國家出現了團結合作的局面,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利用約旦河的問題上達成協定,並得到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阿方計畫改變約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動空軍對約旦河上游的阿方工程進行轟炸,迫使阿方取消此次計畫。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後,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東城區舉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確定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從此,法塔赫為了把以色列趕出巴勒斯坦,可是不斷的襲擊以色列,這支力量在六.五戰爭前已初具規模,對以色列構成了威脅。所以,削弱阿拉伯聯盟的力量,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為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原因。

後方援助

美國對以色列

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是顯而易見的。戰爭期間,美國給予以色列36億美元的資金補給,僅1967年3月至5月,就廉價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輛坦克、250架新式飛機,並派遣了1000多名空軍人員參戰督戰,使以色列空軍和裝甲部隊戰鬥力大大增強,直接促使以色列幾個月後向阿拉伯國家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美國隊以色列的支持不光限於成品武器,各方面的技術支持使得以色列的軍工得以較快發展。

蘇聯對阿拉伯

蘇聯對阿拉伯國家的援助十分有限,基本僅限於成品武器,很少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所以阿拉伯國家發展軍工僅能靠自己的力量,發展較慢。

戰爭經過

1、空中偷襲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這是一個星期一早晨埃及,當開羅時鐘的指針指向8點45分的時候(以色列時間7點45分),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上空雲霧剛剛消失。埃及空軍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樣,軍官們正在上班途中,許多雷達值班室正在進行交接班。突然,空中響聲四起,以軍飛機閃電般襲來,打得埃及空軍措手不及,大批飛機還未起飛,就被摧毀在地面。

第三次中東戰爭在開戰後60個小時整個埃及空軍陷於癱瘓,而以色列只損失了26架飛機。
這一天,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而出,甚至連教練機也投入了戰鬥,對阿拉伯國家25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從早晨到下午18時,以色列空軍對阿拉伯各國進行了四波突襲,第一波襲擊了埃及10個機場。第二波主要襲擊埃及的轟炸機基地和混合機種的8個機場。第三波攻擊了約旦、敘利以色列亞和伊拉克的空軍基地。最後,在完成了對阿拉伯空軍25個基地的攻擊之後,17時15分到18時,開羅國際機場和另一個空軍基地也遭到了嚴重破壞。就這樣,在開戰後60個小時,以色列共擊毀阿拉伯國家飛機451架,其中埃及就損失飛機336架,敘利亞損失60架,約旦損失29架,伊拉克損失25架,黎巴嫩損失1架。埃及作戰飛機損失了95%,整個埃及空軍陷於癱瘓,而以色列只損失了26架飛機。

為實施這次空襲,以色列進行了長時間的偵察、準備。基本上摸清了阿拉伯各國軍隊的情況,尤其對空軍的情況十分清楚,如空軍基地的位置,跑道狀況,雷達設施等,甚至連埃及軍官的活動規律也了如指掌。以色列飛機從特拉維夫和以色列中部機場起飛以後,保持四機編隊,向西面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飛行員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擋,躲過了約旦雷達網的搜尋。隨後,飛機在離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飛行,進入陸地後,升至20米,又奪過了埃及雷達的探測。他們沒有直飛所要攻擊的目標,而是尼羅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轉向南,從埃及後方發起進攻,攻擊高度只有100—150米。攻擊中,以軍飛行員都遵循“先打跑道,後打飛機”的原則。在這次空襲中,以軍選擇在星期一早上7點45分(開羅時間8點45分),也是煞費苦心。

以往戰爭中幾次成功的偷襲,多選擇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卻打破常規,選擇在星期一。埃及軍隊總以為以色列在拂曉發動進攻,因此,在進行戰爭動員以來,每天拂曉,埃及空軍都派出兩架飛機進行巡邏。每天5點,有5分鐘警報時間,這時雷達全部打開,到7點半左右解除警報。按埃軍慣例,開羅時間9點正式上班,8點45分,正是交接班的時間,也是巡邏機著陸的時間,大多數軍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約有15分鐘的間隙可以利用。從氣象情況看,開羅時間8點45分正是尼羅河三角洲蘇伊士運河霧氣消散的時刻,能見度好,便於對地面實施攻擊。

2、西奈半島的戰鬥

1967年6月5日,在以色列實施空襲後的半小時,其地面部隊5個師以坦克裝甲車為前導,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奧格拉大舉進攻。當時,埃軍在西奈半島有5個步兵師和兩個裝甲師,共約12萬人,分別據守在各個戰略要點上。以軍在反覆攻擊後,占領了加薩走廊,進入了西奈半島的阿里什、阿布奧格拉等地。接著,以軍兵分三路,向蘇伊士運河地區進犯:北路攻打坎塔臘,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亞,南路對準陶菲克港和蘇伊士城。

為了挽回敗局,埃軍頑強抵抗,反動了兩次反攻,終因沒有空軍支援而失敗。7日,北路以軍攻抵坎塔臘附近;中路以軍越過比爾吉夫賈法;南路以軍進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軍退路。於是,埃軍不得不封鎖蘇伊士運河。到6月8日,以軍全殲了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5個師,一直進犯到蘇伊士運河東岸。僅僅三天時間,西奈半島就全部落入以軍之手。

第三次中東戰爭在對埃及進攻後不久,以色列又發動了對約旦河西岸的進攻。
3、進攻約旦

在對埃及進攻後不久,以色列又發動了對約旦河西岸的進攻。約旦軍隊在約旦河西岸南北兩個主要地段設定了防禦陣地,北部防區以納布盧斯、圖姆卡爾姆和傑寧等約旦河城為主要依託,南部防區沿丘陵的山脊從臘馬拉往南至耶路撒冷和希布倫一線布置。約軍在以上陣地部署了8個步兵旅和2個裝甲旅。以軍向約旦河西岸發動進攻的部隊有9個旅兵力,其中有3個裝甲旅。進攻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占領傑寧地區,解除約旦炮火對以色列馬特戴維居民點和空軍基地的威脅,攻占拉特倫到臘馬拉的公路,第二階段目標是占領包括耶路撒冷舊城在內的整個約旦河西岸。

以色列中部軍區司令員烏齊.納爾斯基少將負責指揮進攻耶路撒冷及周圍地區。他派米.阿里的第10機械化旅控制耶路撒冷走廊,切斷該城與臘馬拉之間的公路,古爾上校指揮的傘兵旅負責占領舊城。5日夜,以軍開始猛攻耶路撒冷。6日晨,古爾傘兵旅越過曼德爾鮑姆門和警察學校之間的地區。6日上午,以軍奪取了耶路撒冷舊城至以色列占領的斯科普斯山之間的地區,古爾傘兵旅在山下占領陣地,並與山上取得了聯繫。7日,古爾傘兵旅開始向耶路撒冷城內進攻,很快占領該城。

在北部的納布盧斯和傑寧方向,5日,以軍在空軍的配合下,首先進攻傑寧以西約軍炮兵陣地。接著,巴爾.庫奇瓦指揮的以軍裝甲旅卡巴蒂亞,切斷了傑寧與納布盧斯和約旦河西岸其他大部分地區的聯繫。約軍裝甲部隊進行反擊雙方展開了一場坦克戰。庫奇瓦部隊突破約軍防線後與一個步兵旅匯合,然後分兩路進擊傑寧,並占領該地。6日,以軍向東西兩翼進攻納布盧斯,並於當晚占領該城。7日,以軍占領了耶路撒冷東區和約旦河西岸約旦管轄的全部地區。當日20時,約旦和以色列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

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軍隊全線潰敗
4、以色列占領敘利亞戈蘭高地

安理會通過了“立即實現停火”和“限期停火”的決議,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開始向敘利亞發動大規模進攻,進攻方向指向戈蘭高地。 敘利亞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邊境內一條狹長山地,海拔600—1000米。從北部的謝克山到南面的雅穆克河,長60公里,中部最寬處約20多公里,面積1.15萬平方公里,這裡有公路通往大馬士革。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接壤,居高臨下,對以色列威脅甚大。敘利亞在戈蘭高地原駐有三個步兵旅,到戰爭爆發前,敘利亞為防禦以色列進攻,又增派了4個旅,其中有兩個步兵步兵旅,一個裝甲旅和一個炮兵旅。 巴爾.科奇瓦以軍進攻戈蘭高地的部隊有6個旅,其中3個旅從北進攻,2個旅從南進攻,1個旅機動作戰。

9日11時30分,以軍從南北兩面向戈蘭高地進攻。北路由北部軍區的艾伯特.曼得勒裝甲旅、約納.埃夫拉指揮的“戈蘭尼”步兵旅和巴爾.科奇瓦的裝甲旅組成。 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戈蘭尼”旅則分兵兩路,一路向巴尼亞斯出擊,另一路指向特勒阿扎奇高地,並於當晚占領了該高地,接著“戈蘭尼”旅又向這裡的山上推進,於午夜占領了山上的敘軍陣地。 10日,以軍科奇瓦旅協同“戈蘭尼”旅一部進攻巴尼亞斯,並向艾因菲特和馮馬達推進。曼得勒旅此時從卡拉德東進擊庫奈特拉,未經戰鬥就占領了庫奈特拉

戰爭結果

第三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畔的坎托瓦城
從南部進攻戈蘭高地的以軍由古爾傘兵旅和阿夫農步兵旅組成,他們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谷發起進攻,在奪取塔瓦菲克後,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爾,並沿太巴拉湖東岸開進。到6月10日晚為止,以軍奪取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馬士革的幾條主要公路,奪取了橫跨阿拉伯地區通往黎巴嫩的輸油管。

6月11日,敘利亞和以色列簽署停火協定。至此六.五戰爭宣告結束。

戰爭後果

在六天的戰爭中,埃及、約旦、敘利亞三個阿拉伯國家遭受嚴重損失,傷亡和被俘達6萬餘人,而以色列僅死亡983人。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占領了加薩走廊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戰爭中有100萬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戰爭評價

第三次中東戰爭耶路撒冷紀念第三次中東戰爭40周年
1967年6月5日爆發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堪稱戰爭史上的經典戰役。在這場戰爭中,以色列占領了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總計6.5萬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從而確定了以色列在戰略上的優勢。但是,這場戰爭並未給以色列帶來所期盼的和平,其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至今仍在影響著今天的阿以局勢,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同時遭受著衝突之痛。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雷蒙德·科恩在談及這場戰爭時稱,這場戰爭不過是1948年阿以衝突的延續。客觀上說,第三次中東戰爭是在50年代泛阿拉伯政治運動逐步取得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當時,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簽署了《共同防禦協定》,並且在戰前傳遞出了“要毀滅以色列國”的聲音。而以色列無論從兵力還是裝備數量上都無法與埃、約、敘三國相匹敵。在這種情況下,“為生存而戰”的以色列在短短6天的戰爭中取得了全勝,並由此改變了其在中東地區國家中的地位,“一個猶太國家在中東地區的存在”成為同地區其他各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科恩教授的這一觀點,頗能代表不少以色列人的想法。

然而,事態發展表明,科恩所說的這個“現實”一直在遭遇不斷的挑戰。期間,除埃以、約以最終通過和平談判實現了雙邊關係的正常化外,巴勒斯坦難民問題、約旦河西岸問題、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以及戈蘭高地問題等,都由於各方複雜的利益關係以及牽涉到政治、宗教、民族等多方面的複雜因素而遺留下來,成為後來中東地區巴以衝突、黎以衝突、敘以矛盾等問題久拖未決的障礙。

第三次中東戰爭耶路撒冷紀念第三次中東戰爭40周年
這其中主要是以色列戰後政策方面的問題。比如: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等地修建猶太人定居點,激化了以色列與當地巴勒斯坦人的矛盾;修建多個檢查站,阻礙了巴勒斯坦地區人員和商品的流通,造成巴經濟惡化和人道主義危機,引發巴民眾對以色列占領的更多暴力反抗等等。曾批准設立某些定居點的以副總理佩雷斯如今也承認,在巴勒斯坦人口高度密集的希伯倫等地建立定居點“是個錯誤”。

此外,地區極端勢力的抬頭也使有關問題的解決更加複雜化。巴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一直不肯接受中東問題有關四方提出的放棄暴力、承認以色列、接受巴以達成的和平協定三原則,這是以色列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佩雷斯說:“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對以色列來說是難忘的,不幸的是,它並不是最後一次戰爭。”的確,在隨後的40年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黎巴嫩之間大大小小的衝突頻頻發生,直至今天還在延續。戰爭一方面奪走了成千上萬生命,一方面也在告誡人們,它並不能解決問題。

反思這場戰爭,以色列人應該從中得到啟示:戰爭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

戰爭起源探討

第三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
1967年4月7日星期五,如果不是以色列採取的反應的話,在這一天早上發生的事件本來有足夠的機會成為以方作的被襲擊記錄上的一個數字:位於戈蘭高地的敘軍炮兵陣地用155MM榴彈炮和迫擊炮朝位於加利利海(太巴列湖)東岸和敘利亞邊界之間狹長地帶上的一個以色列定居點開火了,就連立場堅定地同情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阿拉法特傳》一書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確擊中了一輛或兩輛拖拉機”。

以色列的邊界是在1948-1949年的獨立戰爭也稱巴勒斯坦戰爭或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確立的。那是一場頗富戲劇性的戰爭,阿拉伯的各路諸候旌旗蔽日的進軍,在離實現目標----消滅猶太國只有一步之遙時,停火協定的生效和後期猶太人的絕地大反擊讀來令人瞠目結舌,但不是本文的題目。戰後起草以色列和各國的停火協定時,就發現有些地區不可能在地圖上畫出無可爭論的邊界線,因為這些地方的土地所有權是混雜的。於是聯合國設立了一系列的非軍事區,在這些非軍事區內任何合法擁有土地的人,無論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都可自由耕作,雙方軍事力量都不得進入非軍事區。同時,任何爭端都將由混合停戰委員會予以解決。這種非軍事區也存在於敘以邊界之間。但阿以巴以之間的爭端從來就不是一個委員會能解決的。特別是1960年代初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上台以後,大力扶持巴勒斯坦中的武裝派別,以色列人多災多難的日子全面開始了。以1959年誕生的“法塔赫”為代表的武裝組織不斷地襲擊以色列境內的一切目標----從卡車到水泵。

針對以色列的襲擊在1965年為35起,1966年為41起,10月,以色列在聯合國提出控訴但毫無結果,11月以軍在三個士兵被炸死後對約旦境內的游擊隊基地薩穆村進行了報復性襲擊,給游擊隊造成亡18人傷54人的損失。1967年的頭三個月中,襲擊就達到37起。但是象4月7日這種敵對國直接用重武器攻擊本國平民的行為,畢竟和對從該國境內出發的襲擊分子隻眼開隻眼閉有著本質的不同,以色列決定不能再對這種明目張胆的挑釁容忍下去。雙方隨即爆發了長達數小時的炮戰。與此同時以色列空軍起飛飛機去開火轟擊摧毀定居點的炮兵陣地,接下來就是敘空軍的參戰和六架米格機被擊落。這一衝突,在絕大多數的文章中被用一句話概括:“以色列飛機侵入敘利亞領空,擊落六架飛機。”

理解在引發六日戰爭中的眾多事件中有特殊地位的4月7日衝突的全過程,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場戰爭。無論如何,政治、經濟、文化、法理上的分析可以扯到無限遠,但對身涉其地的人們來說,以色列軍隊是在保衛他們的平民不受攻擊;對於身在局外的觀察者們來說,往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間自56年停戰以來搖搖晃晃的天平上加上一塊磚的責任在敘方,如此足矣。

5月間敘以衝突仍不時發生,空氣中的火藥味濃得一點就著的時刻,從莫斯科,開羅和大馬士革傳出了“以色列軍隊正在北部集結兵力,這無疑是進攻敘利亞前的準備”的傳聞。這就是堪稱中東現代史上一大公案的“莫斯科謊言”。

第三次中東戰爭不平靜的海灣:阿拉伯世界的硝煙
這一訊息的傳遞卻有著與它的政治和歷史意義不相稱的、不那么正式隆重的過程:5月12日夜間,蘇聯駐埃及大使德米特里-波茨戴葉夫親自要求會見埃及高級官員向後者遞交了一份報告,其大致內容為:由於最近在敘利亞邊界發生的事情,加上收到情報稱以色列將於5月17日在敘以邊境集結10到12個旅(以色列眾所周知實行少數常備軍加戰時動員預備役的國防方針,要實現“民轉軍”需要5-7天時間),建議阿聯(全稱阿拉伯聯邦共和國,當時埃及的國名)對此採取行動(根據66年11月4日埃敘簽訂的協定向埃及有義務採取行動)。同時蘇聯駐埃的情報人員也向埃情治單位遞交了內容相同的報告。當訊息傳開時,以色列要求蘇聯大使迪米特里-祖巴欽到現場進行調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結兵力,但遭到祖巴欽大使的拒絕。在戰爭後的6月19日聯合國大會上討論當時以是否有兵力集結時,保加利亞代表乾脆聲稱“(當時)有沒有兵力集結根本無關緊要,眾所周知以色列軍隊一向注重訓練,他們能在24小時內動員起來。”

莫斯科謊言的發動者是誰?根據“最大得益者為罪犯”的原則,來尋找製造這一謊言的策劃者,要了解當時蘇聯高層的情況。1964年10月14日赫魯雪夫下台後,勃列日涅夫總書記和柯西金總理還有馬利諾夫斯基國防部長組成了“三頭政治”,馬利諾夫斯基認為中國是蘇聯的頭號敵人,想避免中東和歐洲衝突。但勃列日涅夫卻打算通過引爆中東的火藥桶鞏固自己的權力。66年2月23日,在蘇聯的支持下,敘利亞軍隊發動政變,敘軍總參謀長薩拉哈-賈迪德將軍將阿明總統趕下台,當上了總理,哈菲茲-阿薩德將軍就任國防部長。4月18日,賈迪德總理和阿薩德國防部長訪問了莫斯科。

1966年當前任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死於癌症時,關於繼任者的問題上產生了很大的分岐:蘇聯最高會議許多人希望由文官當國防部長,柯西金的部下,主管國防工業的烏斯季諾夫呼聲很高,而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華約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的格列奇科需要外部威脅來使自己當選。

任命烏斯季諾夫為國防部長的決定於4月3日公布,4月6日敘利亞代表團回國,4月7日就爆發了衝突,8日一批軍官會見了柯西金和波德戈爾內。11日柯西金和波德戈爾內終於同意格列奇科任國防部長。這個謊言至今仍然換湯不換藥地流傳極廣,如北京大陸橋傳媒文化出版《中東戰火》一書中稱“以色列於5月10日前後故意向蘇聯泄露它將於5月17日進攻敘利亞的情報,挑動埃及先採取行動。”這一說法的破綻在於,如果真是以色列散布了假情報,而蘇聯情報部門卻沒有察覺,當是其情報工作的重大失誤,負責人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但實際卻是KGB局長尤里·安德羅波夫卻於當年6月底——也就是這一情報的結果已完全展現出來之後——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第三次中東戰爭聚集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衝突
5月15日,以色列的國慶日,納賽爾決定向西奈派兵,事情至此已無可挽回。

5月16日,也即情報聲稱的以軍集結日前一天22時,納賽爾向聯合國秘書長吳丹正式要求將聯合國維和部隊從下述三地撤出:扼守著蒂朗海峽咽喉的沙姆沙伊赫,加沙(它從49年起就為埃及占領)和內蓋夫邊界。吳丹一小時後同意了。18日以色列要求撤消聯合國部隊撤出的決定。

聯繫到67年正好到期的納賽爾承諾(納賽爾於56年向美國和聯合國承諾十年內不進行對以戰爭)和近期發表連篇演說宣揚消滅以色列,以內部分成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戰爭迫在眉睫,一派認為納賽爾是為了維護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擺的姿態。但到19日16時聯合國部隊完全撤出後,以色列高層統一了意見,當天下午下達了大規模動員的命令。20日形勢惡化,在西奈埃以軍已直接對峙。到5月22日納賽爾宣布封鎖以色列生命線蒂朗海峽。戰爭此時已無法避免,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中以色列就是為了在該海峽的通航權而戰。5月23日4:30AM,總參謀長拉賓向總理匯報了納賽爾宣布封鎖蒂朗海峽的訊息。上午9時召開了有在野黨領導人如梅厄,貝京,佩雷斯,達揚參加的國防委員會會議。

此會議作出了如下決定:1,封鎖蒂朗海峽是對以色列的侵略行為;2,有關軍事行動的任何決定均推遲48小時實行。在此期間外交上尋求美國的支持;3,在適當時機派外交部長會見美國總統。24日外長埃班啟程出訪各大國。但到27日仍未能得到美國的支持,美國的態度用詹森總統的話說是“封鎖蒂朗海峽是非法的,也是對和平的潛在威脅。……以色列只要不決定單獨行動,它就不會孤立。以色列如果想在任何問題上都得到美國的援助,那就應該對主動的敵對行動負起責任。”事情演變得越來越清楚,以色列的大國支持是一張空頭支票。5月28日,以色列內閣會議進行了投票,議題已不是要不要戰爭,而是立即開戰還是48小時後開戰。結果是9票對9票。在戰爭的

第三次中東戰爭使以軍在西奈戰役中大出風頭的法國“幻影-3”型戰鬥機
目標問題上也遠未統一:本古里安主張打通蒂朗海峽,貝京主張以集結在西奈的埃軍為主要目標。總理埃希科爾決定推遲決定,當天下午傳來訊息美英正在針對封鎖蒂朗海峽制定國際護航計畫於是內閣會議決定繼續外交努力。但是,5月30日又傳來睛天霹靂--約旦國王候賽因訪問開羅,約旦加入了埃敘的軍事同盟。這一事件不僅意味著和以色列作戰的士兵飛機和坦克的增加,為重大的影響在於從約旦國土西岸打出的炮彈可以飛進地中海!這對以色列是極為不利的戰略態勢。次日即宣告成立各黨派聯合政府,達揚成為新國防部長(原來這一職務由總理兼任)。6月3日又收到情報:伊拉克和埃及軍隊進駐了約旦。另外詹森總統寫來信,再次聲稱如下幾點:1,以色列如專斷地進行戰爭行動將導致孤立,2,美國將盡全力從外交途徑解決危機,3,美國將強調和別國行動一致決不單獨行動。

6月4日埃及的全部軍力正集結在西奈,共有6個師(4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1個機械化師)和一個經過加強(200輛坦克)的獨立裝甲旅及一個獨立傘兵旅,其中第3步兵師和第4裝甲師部署在西奈中部作為機動兵力,其他各師均部署在以軍正面,第20師部署在加沙,第7師駐在臘法-阿里什地區(它是連線加沙與西奈的要衝,埃軍在臘法修有堅固的陣地),再往南分別在戰線上依次部署著駐在阿布奧格拉和庫賽馬地區的第2步兵師,駐在內蓋夫邊界的沙茲利加強裝甲旅和駐在孔蒂拉-薩馬德地區的第6機械化師,後兩者隨時可以直撲埃拉特港。開戰之即總計埃及在西奈有10萬人以上和約1000輛坦克。與之對陣的是從北到南展開的塔爾師,約菲師和沙龍師(全部是精銳的裝甲師,由此可以清楚看到國防部長達揚的戰略是在另兩條戰線上采守勢,先全力打敗埃及),另外曼德勒的獨立裝甲旅部署在埃第6師的正面,雷謝夫的獨立步兵旅在加沙邊境。約旦有8個步兵旅2個裝甲旅,兵力5500人,250輛坦克;相對的以中部軍區有三個步兵旅和一個傘兵旅一個機械化旅。敘利亞軍隊與以軍對峙的兵力為9個旅5萬人,坦克400輛;以北部隊軍區有一個裝甲師(這個裝甲師要同時兼管敘利亞方向和約旦方向)及一個混成師,一個獨立旅。

此刻以色列領導人對局勢的看法是:先動手才能有一線生機,不動手坐等別人來攻將第一槍給別人來打響必定亡國。而美國方面即便以色列主動進行戰爭也不會放棄它。6月4日內閣會議終於通過開戰,此前3日軍方已經批准了作戰計畫-----用空軍先發制人進行襲擊。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國防部長達揚
兵者兇器也,沒有敘利亞軍隊挑起的邊境衝突,就不會有後來的升級和局勢緊張;沒有納賽爾選擇在局勢緊張時進行的一系列在以色列看來極具敵意的舉動,就不會有以色列的動員舉動,而動員在現代戰爭中基本上就是戰爭的序幕;沒有阿拉伯國家形成的從南到北的對以色列的大包圍態勢,就不會有以色列的開戰決心。一個民族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生存,爭取國際支持是重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命運全指望在他人的良知上,否則就只會落到甲午戰爭中中國的滿盤皆輸。

試想若日本與中國斷交,修改憲法(第9條),自衛隊更名為皇軍,與朝鮮韓國台灣簽訂軍事條約,將美軍從日本韓國請出去,日軍部署到鴨綠江和台灣海峽對面,台灣海峽被封鎖,此時中國對這些國家境內的軍事目標進行了先發制人的全面打擊,是否可以認為是中國挑起戰爭?

於是,6月5日上午7時,以空軍共191架次飛機,經由精心計算的不同航線在幾乎同一時刻到達埃及機場上空,一場打靶似的空襲在宣告戰爭的爆發同時也宣告了戰爭的結局。

游擊戰爭

1967年,阿拉法特參加了第三次中東戰爭。

在"六·五戰爭"過程中,阿拉法特領導"法塔赫"所屬的"暴風部隊"在以色列占領區作戰,他自己也經歷了許多風險。戰爭爆發後,阿拉法特在亞爾穆克難民營前線指揮部指揮戰鬥。6月7日,他與"法塔赫"代理軍事司令乘車前往戈蘭高地作戰前線偵察敵情,指揮法塔赫戰士進入陣地,協同敘利亞軍隊進行戰鬥。法塔赫的戰士們作戰勇敢,在陣地上與以軍展開激戰。與此同時,他們還派出一些戰鬥小組,攜帶迫擊炮等武器,到敵人後方作戰。阿布·傑哈德說,以色列司令承認,以色列推遲了進攻時間,因為他們的部隊遭到了來自背後的打擊。在以色列軍隊腹背進行作戰的正是巴勒斯坦"法塔赫"這些年輕的戰士。阿拉法特為有這樣的戰士感到欣慰。

第三次中東戰爭共持續了六天,以色列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以及約旦所管轄的地區及加薩走廊,共達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批巴勒斯坦難民被趕出家園。

在"六·五戰爭"過程中,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立即停火"和"限期停火"兩個決議。

1967年6月10日,埃及接受停火協定。6月11日,敘利亞接受停火。1967年8月29-9月1日,第四屆阿拉伯首腦會議在喀土穆召開,會議決議要求阿拉伯各國做出共同努力,消除侵略痕跡,確保以色列撤出6月5日後占領的阿拉伯領土。決議還說,阿拉伯的基本義務和信念是,不承認以色列,不同他和解,不同他舉行談判,要維護巴勒斯坦人民返回家園的權利。1967年11月22日,安理會一致通過由英國提出的第242號決議,規定了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原則和基礎,即:以色列撤出在"六·五戰爭"中占領的土地;結束一切好戰言論和交戰狀態,尊重並承認該地區各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以及它們在不受到使用武力或以使用武力相威脅的、可靠和得到承認的邊境內和平生活的權利;保證該地區的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難民問題得到公正解決。但安理會第242號決議並未得到切實執行,阿以爭端繼續,中東局勢依然緊張。

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後,阿拉法特仍然留在巴勒斯坦,在以色列占領區生活戰鬥了四個多月。他經常生活在巴勒斯坦農民中間,效仿當地的農民戴方格頭巾。他對這種頭巾有專門的解釋。他說,黑白方格代表巴勒斯坦農民;紅白方格代表沙漠中的貝都因人;方格中的白色代表城市中的居民。自那時起,他一直戴這種頭巾,藉以顯示他的獨特風格,也表達他對巴勒斯坦人民的真摯感情。

阿拉法特的夫人蘇哈在回憶"六·五戰爭"時寫道:"我聽見直升機在城市上空盤鏇。在被放棄的街頭,載滿軍人的吉普車和卡車占據了陣地。抵抗戰士在拜特富和納布盧斯向以軍巡邏隊投擲手榴彈攻擊之後,以色列人施行傳統的戒嚴部署。

"夜晚和白天一樣,以色列人向那些虛幻的目標掃射。他們的目的是要恐嚇我們,表明要嚴懲我們。在納布盧斯,從市場旁邊的中央廣場起,他們對全城進行了系統搜查,他們挨家挨戶闖進去搜。他們的情治單位通報,要追捕的重要人物,即策劃抵抗行動者,大概叫××阿布·穆罕默德,即阿拉法特早年的化名之一。他的名字大眾還不太了解,但以色列安全局'辛貝特'懷疑他在約旦河西岸領導遊擊隊行動。鑒於以色列人採取手段的嚴厲性,我們深信在該區活動的巴勒斯坦游擊隊已變得人多勢眾了。"蘇哈的這段回憶印證了阿拉法特在以色列占領區的活動情況。

五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亦稱“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稱“獨立戰爭”)1948年5月15日

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年10月29日

第三次中東戰爭(亦稱六五戰爭)1967年6月5日

第四次中東戰爭(亦稱十月戰爭、齋月戰爭)1973年10月6日

第五次中東戰爭 (又稱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1982年6月6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