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

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隸屬於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由趙毅衡教授於2008年12月主持創立,李幼蒸先生任首席學術委員。自創立來,研究中心繫統開展符號學、符號傳媒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了全國第一本符號學與傳媒學的專業刊物——《符號與傳媒》(Signs & Media);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符號學網站——符號學論壇;編輯了《符號學叢書;編輯為全國青年符號學者而設的《符號學開拓叢書》,開設碩士-博士點,2008年秋季招收第一批博士生,開設符號學與敘述學課程,系統介紹符號學研究成果。該中心從建立至今,迅速推動了國內符號學研究的發展和普及,也首先嘗試系統地把符號學方法擴展至傳媒學研究。

中心簡介

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隸屬於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由趙毅衡教授於2008年12月主持創立,李幼蒸先生任首席學術委員。自創立來,研究中心繫統開展符號學、符號傳媒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了全國第一本符號學與傳媒學的專業刊物——《符號與傳媒》(Signs&Media);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符號學網站——符號學論壇;編輯了《符號學叢書》(其中趙毅衡著《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已經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符號學關鍵字》《符號學指南》正在編寫),出版了《當代符號學譯叢》(《符號學對哲學的衝擊》、《符號自我》、《酷》等已經陸續出版,《存在符號學》、《音樂、傳媒、符號》、《香菸、高跟鞋,以及其他有趣的東西》、《社會符號學》、《文化的符號學研究》正在出版過程中);編輯為全國青年符號學者而設的《符號學開拓叢書》,第一批四本已經在蘇州大學出版社進入出版流程;開設碩士-博士點,2008年秋季招收第一批博士生,開設符號學與敘述學課程,系統介紹符號學研究成果。該中心從建立至今,迅速推動了國內符號學研究的發展和普及,也首先嘗試系統地把符號學方法擴展至傳媒學研究。

成立緣起及研究方向

批准成立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於2008年12月批准成立“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
符號學-傳媒學迅速發展
◆符號學-傳媒學是近半個世紀發展最迅速的人文學科:符號學研究人類非人類的一切表意行為,尤其注意文化表意行為,傳媒學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注重傳媒過程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媒與人和社會的關係。這兩門學科在理論和實踐上互相緊密關聯。
傳媒研究的地位上升
◆傳媒研究在當代全球文化中地位越來越重要,而作為傳媒研究各分科理論基礎的符號學,已經成為一門日益複雜的學科,越來越多的哲學家,文藝學家,文化學者,影視學家,傳媒學家,新聞學研究者,媒介學研究者,市場與廣告研究者參與到這個方向的研究中來。
中國是符號學最早發源地
◆中國是符號學全世界最早發源地:先秦名學(墨子名辯論,道家意言說,儒家正名說,名家學說)已經深入研究符號學諸課題,佛教哲學也對符號研究作出巨大貢獻。在現代當代社會,傳媒的發展,對符號學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符號學研究現狀
◆由於各種原因,“傳媒學研究中心”在全國高校普遍建立,符號學在中國高校卻沒有成為正式學科。而目前全世界各大學有幾十個個符號學研究中心,有四十多份刊物/網刊。中國在符號學研究上,落後於傳統文化大國,也落後於瑞典,芬蘭,丹麥,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印度等重視學術的歐亞國家。無論為傳統繼承,或是開發學術資源,中國沒有理由落後。
機構依託及研究方向
◆四川大學“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將設在文新學院內,因為符號學(包括其分支敘述學)與傳媒學,研究對象涵蓋整個文新學院教學科研範圍:文藝學,文學理論,比較文學,語言學,人類學,傳播理論,廣告理論,影視理論,文化理論等。

機構刊物——《符號與傳媒》

簡介:
《符號與傳媒》[1],由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主辦,由曹順慶教授、趙毅衡教授、蔣榮昌教授主編。第一期分為四個版塊:符號學理論,符號學家,符號學視野下的社會理論,國外符號學研究。本刊力求給國內有志於符號學的學者和學子提供一批既有理論前沿意義,又生動活潑的參考。
第一期要目:
符號過程的悖論及其不完整變體/趙毅衡《符號與傳媒》第一期封面
廣義語言學視野下的大眾傳媒/蔣榮昌羅蘭·巴爾特的互文性理論與實踐/張智庭皮爾士符號理論與漢字分類/丁爾蘇符號經濟與文學人類學/葉舒憲人流廣告中女性代入感身份的符號生成機制/張少元現代傳播的身體迷思/王彬中國電視知識分子與電視場域/張玉川香菸廣告的符號學詮釋/布小繼成都酒吧:城市符號文化/龔莉萍消費數碼:一種寫作和傳誦/徐亞力

機構網站——符號學論壇

符號學論壇是全國第一家專業符號學網站,也是國內最大的符號學文庫。於2009年9月由四川大學文新學院“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創辦。網站的宗旨是全面系統介紹符號學、敘述學、符號傳媒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網站主要由五個版塊組成:1.新聞動態:介紹符號學、傳媒學方面的動態,包括學術會議、出版動態、國內外獎學金等方面的內容。2.新近譯文:發布研究中心翻譯的最新國外文章,以及最近出版的符號學譯著的部分章節,介紹西方的新近研究成果。3.學者文集:發布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符號學(形式論)方面研究成果。網站開通了國內外眾多專家的個人文集,以便同仁迅速系統地了解國內外研究成果。目前已經開通文集的學者有:曹順慶、程錫麟、丁爾蘇、傅其林、傅修延、郭鴻、胡壯麟、黃玉順、蔣榮昌、、蔣曉麗、蔣原倫、李思屈、李幼蒸、龍迪勇、盧德平、陸揚、毛思慧、孟華、彭虹喬國強、申丹、陶東風、汪正龍、王銘玉吳興明、肖婭曼、徐沛、楊效宏姚文放尹錫南、尤西林、張傑、張小元、張怡、張再林、趙憲章、趙毅衡、周建漳、朱國華。4.設定有符號學討論、符號學動態、資源共享等版塊,目前已有註冊用戶1000多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