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賦

竹海賦

《竹海賦》是作者應邀為四川大竹縣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而創作的,並篆刻為碑,置於園內,成為風景區一文化景觀。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竹海賦》
【創作年代】2009年
【作者姓名】楊先雲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

竹海賦
楊先雲
千里巴山南麓,萬嶺銅鑼中脈。奇峰跌宕,翠雲舒捲。五峰擁眾巒而鶴立,

五峰竹海五峰竹海
綠竹冠叢木而遍生。若影若霧,似浪似海。
斯地竹域,源遠流長。巴國古族,賨人先祖。且歌且舞,善耕善戰。自古便取資源,制竹弓以弒虎;從來巧用利器,作板楯而迎敵。驍勇冠巴蜀,威名震四方。
是故,竹因地沃而生,地因竹眾而名。南朝梁國時期既劃域置縣,唐代久視元年始以竹稱名。竹多且大而居首華夏,類全面廣之稱雄九州。莫比其甚,是為大焉。
吾觀其竹,凌雲蔽日,沖霄接漢。挺拔偉岸、正直虛懷如君子;素麵高節、婀娜飄然恰淑女。遙想竹林七賢,浪形於其中,信步為徑,而何等逸閒;當憶東坡居士,揮毫於斯旁,幽懷清心,之怎般雅致。其然,人竹相通耳。竹養於人心,人敏於竹性,竹之品,人之德也。
吾入其海,擇徑而步。曲徑通幽,輕風拂面。恬然其中不知酷暑,
三友園三友園
傲立於此敢斗嚴寒。神清氣爽,怨泯恩釋。
且登會峰樓,憑欄遠眺。竹蔭萬頃氣吞巴山雲雨,綠浪千層勢奪瀚海狂濤。聽風涌竹嘯,納盛象於懷。嘆天地之博大,感人生之豪邁。
踏訪三友園,對話古賢。蹇家弟子削髮出家,遍訪名剎,築殿弘道,終成一代佛學宗師;破山和尚操戒修持,三藏精熟,詩書雙絕,譽稱不二東方釋迦。是之,堪當物華天寶,甚為地靈人傑。
入座吟竹廊,滿目賢文。徜徉於碑匾吟竹之佳句,感悟於今古賢達之胸懷。且寄情筆墨,或流芳後塵。
蕩舟青煙湖,心若止水。靜觀天鏡竹影,心隨流雲淺沉;閒釣野魚游蝦,情逐鷗鷺高飛。且淡泊人生,輕計名利,歸真複本,忠其善性也。
品茗逸情亭,暑消憂散。碧雲翠煙流入杯盞,鳥語蟬聲撲至清茗。
五峰竹海五峰竹海
飲青綠泉湯,品甘辛歲月。閒情隨晨光朝露而起,逸致伴晚霞暮靄而歸。
噫吁!大竹乎,竹大乎。大之於縣域全境,盛之於五峰諸巒。是曰:唯巴山別有此翡翠勝景,獨斯地堪稱其綠竹故鄉。
己丑九月重陽後 楊先雲撰

詞句注釋

銅鑼——即銅鑼山,大竹縣境內,川東平行褶皺嶺谷區的第二條山脈。
五峰——即大竹縣五峰山,為著名風景區。
賨人——大竹古民。
板楯——賨人俗稱板楯族,因打仗時用木板作盾牌 。
唐代久視元年始以竹稱名——公元700年,武則天時代大竹、鄰山分置,此域號大竹。
三友園——與後文“逸情亭”同為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景觀。
蹇家弟子——即後文“破山和尚”。

寫作背景

2009年9月,作者應邀為大竹縣 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創作此賦,並篆刻為碑,置於園內,成為風景區一文化景觀。
大竹縣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遊區,位於大竹縣東部,素稱“竹海公園”。景區距縣城22公里,南距重慶市140公里,北距達州61公里,西距成都35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連通。景區總面積達876公頃,最高海拔1080米,最低海拔600米,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2.5℃,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涼。
五峰山以竹為主題,竹類品種達30餘個,主要景觀為遮天蔽日、

《竹海賦》碑刻《竹海賦》碑刻
蒼翠挺拔的楠竹景觀,在川東地區的自然景區中以竹林規模大、竹品種多,森林植物多樣、自然生態環境優良,特色鮮明而著稱。公園內植物繁茂,森林覆蓋率達94.1%,有種子植物83科,432種,其中的紅豆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桂花、羅漢松塔柏等樹木均具有較高的景觀價值;野生動物包括蹄類、爬行類、兩棲類和鳥類共122種,有昆蟲800餘種,常見的野生動物主要有野山羊、野兔、穿山甲、刺蝟、野豬、相思鳥、班尾榛雞、杜鵑鳥等。

作者簡介

楊先雲,四川大竹縣人,大竹縣第一屆文聯主席,大竹縣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主席,大竹縣政協書畫院榮譽院長,副縣級理論教員。其書畫、攝影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

楊先雲楊先雲
市展出並獲獎,曾在中國文化部舉辦的對外文化交流——國際書法比賽中獲優秀獎,2009年在全國中華詩詞綜合大賽中被授予“建國六十周年中華詩詞傳承功勳詩人”榮譽稱號。有百餘件書法作品被全國各地的文博館收藏或被風景名勝區刻碑制匾。出版有詩詞、散文、戲劇、理論、書法、攝影等個人作品集七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