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期前收縮

竇性期前收縮

竇性期前收縮(sinus extrasystole)又稱竇性期前收縮(sinus premature beat)、竇房結內折返性期前收縮。竇性激動在竇房結內折返1~2次,形成竇性期前收縮。竇性期前收縮無明顯病理意義,但竇性期前收縮可誘發竇房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多為陣發性)。

基本信息

竇性期前收縮(sinus extrasystole)又稱竇性期前收縮(sinus premature beat)、竇房結內折返性期前收縮。竇性激

竇性期前收縮心電圖對比
動在竇房結內折返1~2次,形成竇性期前收縮竇性期前收縮無明顯病理意義但竇性期前收縮可誘發竇房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多為陣發性)。 竇性期前收縮由竇性激動自身所引起,無需房性期前收縮誘發。竇性激動沿竇房結內的環路折返,產生竇性期前收縮。因折返環路缺乏持續性的逆傳或前傳能力,所以激動折返1~2 次後終止。竇性期前收縮的發生機制使期前收縮的定義發生了改變,即期前收縮不一定都是異位起搏點發放的激動,在某些情況下,期前收縮可來自心臟正常起搏點竇房結。病因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發熱、代謝及藥物等因素有關。

病因

竇性期前收縮的發生機制使期前收縮的定義發生了改變,即期前收縮不一定都是異位起搏點發放的激動,在某些情況下,期前收縮可來自心臟正常起搏點竇房結。病因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發熱、代謝及藥物等因素有關。

發病機制:竇性期前收縮由竇性激動自身所引起,無需房性期前收縮誘發。竇性激動沿竇房結內的環路折返,產生竇性期前收縮。因折返環路缺乏持續性的逆傳或前傳能力,所以激動折返1~2次後終止。

臨床表現

併發症:無嚴重併發症

診斷

竇性期前收縮的診斷條件是:①提早出現的竇性P波與基礎竇性心律的P波相同。②有固定的聯律間期。③呈等周

竇性期前收縮心律不齊
期代償間歇。

鑑別診斷:
1.竇性期前收縮與竇性心律不齊的鑑別。
(1)竇性心律不齊的心動周期的變化逐漸發生,而竇性期前收縮的心動周期呈突然縮短。
(2)竇性心律不齊與呼吸周期有密切關係,心動周期隨呼吸逐漸延長或縮短,吸氣時頻率加快,呼氣時頻率減慢。而竇性期前收縮與呼吸無關。

2.竇性期前收縮與房性期前收縮的鑑別 房性期前收縮的P波形態與竇性心律的P波不同此外前者的代償間歇雖也屬不完全性代償間歇。但此代償間歇仍明顯長於一個竇性心動周期。竇性期前收縮的P波與竇性P波雖然可以很相似,但其代償間歇仍明顯長於一個竇性心動周期。竇性期前收縮的P波與竇性P波完全相同,並且有等周期代償間歇

3.竇性期前收縮二聯律與3∶2竇房阻滯的鑑別,竇房傳導呈3∶2阻滯時與竇性期前收縮二聯律均表現為成對出現的P-QRS-T,P-P間期長短交替出現,其鑑別要點如下:
(1)3∶2竇房阻滯時的長P-P間期是短P-P間期的兩倍,而竇性期前收縮二聯律長P-P間期不是短P-P間期的2倍
(2)3∶2竇房阻滯呈文氏現象時,長P-P間期小於正常P-P間期的2倍,此時與竇性期前收縮二聯律的鑑別很困難如能記錄到正常竇性心律,而竇性心律的P-P間期若與成對出現的竇性期前收縮二聯律中的長P-P間期相等,則可診斷為竇性期前收縮二聯律;如果與竇性期前收縮二聯律中的短P-P間期相等,則可診斷為3∶2竇房阻滯文氏型。

實驗室檢查

心電圖特點:

竇性期前收縮心率P波

1.提早的竇性P′波 P′波的形態、振幅和時間與同導聯上基礎節律竇性心律的P波是否相同取決於竇性激動傳至心房的出口是否與基礎節律竇性心律相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兩者在心房的出口相同,故產生與基礎竇性心律的P波完全相同的竇性期前收縮的P′波,在各個導聯上均為一致。但是在極少數情況下竇性期前收縮的激動在心房的出口與基礎竇性心律的激動在心房的出口不同,則出現變異的竇性期前收縮的P′波。此外,竇性期前收縮的P′波也可伴有三相房內阻滯而異形
2.P-R間期 竇性期前收縮的P-R間期與基礎竇性心律的P-R間期相等,為0.12~0.20s如果竇性早期的P′波出現於前一心搏的相對不應期。則可發生干擾性或阻滯性P-R間期延長如果P′波出現在心動周期的絕對不應期內,將出現心室脫落。

3.QRS波 竇性期前收縮的QRS-T波形可與竇性心律相同,也可伴時相性室內差異性傳導、束支阻滯、預激綜合徵等。

4.聯律間期 由於折返環路和折返速度相同。可產生聯律間期固定的竇性期前收縮。但是在折返環路內也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傳出阻滯。
(1)二度Ⅰ型傳出阻滯(文氏現象):竇性期前收縮的聯律間期逐搏延長後,竇性期前收縮的P-QRS-T漏搏一次,並反覆出現。
(2)二度Ⅱ型傳出阻滯:產生聯律間期固定伴有竇性期前收縮漏搏。
(3)合併高度傳出阻滯:產生偶發的、散在的竇性期前收縮。
(4)完全性傳出阻滯:竇性期前收縮消失。

5.代償間歇 竇性期前收縮起搏點與基礎竇性心律的起搏點十分接近,竇性期前收縮發放激動以後,可立即引起基本竇性心律起搏點重建周期因此竇性期前收縮的代償間歇等於一個基礎竇性心律周期此稱等周期代償間歇即提早的P波及其後第一個正常竇性P波的間期(P′-P間期)與基礎竇性心律的P-P間期相等。等周期代償間歇是廣義的不完全性代償間歇中的一種特殊類型。

6.竇性期前收縮可偶發、頻發或呈聯律等。

治療

竇性期前收縮的產生原因可能與自主神經失調、發熱代謝藥物等因素有關治療應針對原發病處理。

預後預防

一般預後較好。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消除期前收縮的始因,如糾正電解質紊亂預防外感的侵襲等。
2.避免精神緊張,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起居有常,勿過勞;戒菸酒,減少本病的誘發因素;飲食有節,少食肥甘厚膩之食品;積極進行體育鍛鍊,控制體重。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