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帶物聯網

窄帶物聯網

窄帶物聯網是萬物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分支,已經通過3GPP成為低功耗廣域的標準。物聯網套用有很大的機會去改變企業和城市創造廣闊的社會與經濟效益的方式,但安全、穩定連線的前提是捕捉到的所有潛在的窄帶物聯網套用全部進行創新與合作。窄帶物聯網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針對低數據速率、大規模終端數目及廣覆蓋要求等典型的M2M套用場景,可以為運營商開闢廣闊的物聯網市場,同時在政企等行業領域,如智慧城市、電力和燃氣/水務提供廠商等,有著廣泛的套用場景。

簡介

窄帶物聯網窄帶物聯網
窄帶物聯網是由3GPP(《第三代夥伴計畫協定》)標準化組織定義的一種技術標準,是一種專為物聯網設計的窄帶射頻技術,因此得名。以室內覆蓋、低成本、低功耗和廣連線為特點。這種技術可套用於GSM網路和LTE網路。

和窄帶網路對應的則是寬頻網路(Broadbandnetwork),一般指的是頻寬超過155kbps以上的網路。

概念

窄帶物聯網窄帶物聯網
說起NB-IOT標準,其前身是LTE-M,2015年9月,國際電聯正式對外公布了物聯網標準,將LTE-M更名為NB-IOT(窄帶物聯網)。

LTE-M是3GPP組織在LTERelease13版本中推出的,其低功耗、低傳輸速率和高覆蓋率三項特點符合低功耗物聯網需求,而這一標準可理解為基於3GPP組織Release12版中制定的Cat.0標準。其實,與之前的Cat.1~Cat.10相比,Release12版中Cat.0的設計並非用以劃歸到衡量傳統蜂窩網路,而是為了物聯網而生。

Cat.X說的就是UE-Category,分開來看,UE是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Category英文是分類、類別的意思,所以很直觀地,Cat.X這個值就是用來衡量用戶終端設備無線性能的,說白了就是用來劃分終端速率(等級)的。根據3GPPRelease定義,UE-Category被分為1~10共10個等級,其中Cat.1~Cat.5在R8組,Cat.6~Cat.8在R10組,Cat.9~Cat.10在R11組。Cat.0則是指向廣闊的物聯網市場,實現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聯網設備連線到LTE網路。支持更低Category,對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庭和智慧電錶等物聯網套用非常關鍵。

優勢

窄帶物聯網窄帶物聯網
目前(2016年)物聯網的套用主要使用WiFi藍牙技術,數據準確率很低、耗電量極大。而廣域物聯網可以用光纖,但只適用於連線攝像頭等寬頻終端;低容量感測器雖然可以使用2G/3G/4G網路,但難以滿足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因此目前(2016年)接入到運營商網路的物聯網終端僅有6%。但如果利用運營商的網路組織物聯網,就可真正實現整個城市一張網,便於維護和管理,NB-IoT也由此應運而生。由於NB-IoT的廣覆蓋、大連線、低功耗、低成本等特點,可穿戴設備、智慧型門窗、溫度計都成為了NB-IoT的市場。

以前物聯網建設是以2G、3G為主,採用NB-IOT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單個基站並發連線數(一個基站能容納的晶片接入數)比以前明顯多了很多。2G是14個,3G並發是128個,4G是1200個,在NB-IOT標準中,最大連線數可以達到5萬個。採用NB-IOT技術可以更加高效率地利用頻譜資源,其信令頻寬只有200kB,這也是“窄帶”名稱的由來。

其次,覆蓋增強超過100倍。物聯網很多套用場景都是封閉的,這就對其探測最弱網路信號的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NB-IOT的特點是覆蓋靈敏度比傳統的強20dB,超過100倍的覆蓋增強。

最後,超低的功耗。功耗只有2G的1/10,一塊6000毫安時的鋰電池可以用超過10年,以後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NB-IOT指向廣闊的物聯網市場,實現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聯網設備連線到LTE網路,對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庭和智慧電錶等物聯網套用非常關鍵。一直以來,無論是網路還是終端晶片,LTE與物聯網之間總是存在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NB-IOT技術為LTE網路連線物聯網提供更廣闊的前景。

地位

2016年5月初,在深圳舉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盤點了2016年IT技術新亮點,包括IPv6的使用、電信網IT化、NB-IoT(窄帶物聯網)、5G技術、可穿戴設備與VR/AR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結合。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成為萬物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分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