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崛

突崛是中國伊斯蘭教月刊,1933年創刊於南京。

刊物簡介

《突崛》
中國伊斯蘭教月刊。1933年創刊於南京。由南京中央政治學校附設的蒙藏班(後改為蒙藏學校)回族青年學生創辦。初由穆建業任主編,後由馬俊榮馬裕恆高文遠等相繼主持。1944年在重慶停刊,共出版發行10卷,發行量約1000~1500份。經費除有關方面資助外,還靠自籌。在發刊詞中對刊名作了說明:“吾中華民族宜如何突破此危機,以突崛於險象環生的境遇中”。

其宗旨是

“喚醒中國回民,闡揚回教教義,倡導回民教育,聯絡回教民族。”該刊登載有回族社會經濟調查及學術文化論著。從第7卷第6期開始,在“調查專欄”載有《中國清真寺寺址調查表》、《中國務省市回族調查索引》及關於各地穆斯林的採訪記或概況。該刊登載的論著還有關於歷史事件、人物的研究,關於伊斯蘭教育的探討,以及關於國外伊斯蘭教的介紹等。曾連載過寧夏伊赫瓦尼派著名學者虎嵩山的《伊斯蘭教拜功之理》等。該刊還辟有“穆斯林瞭望台”,專門反映國內外伊斯蘭教動態,“文藝專欄”連載過托爾斯泰的小說《高加索的囚徒》等。抗日戰爭時期,該刊先後發表《敬告華北回族同胞》、《告回族青年》、《抗戰期突崛之使命》等文章,號召華北教胞對日寇的侵略要“辨明是非”,“效命於國家,盡忠於宗教”;號召穆斯林青年奮起抗戰,“與敵人作殊死鬥爭,還我河山,救亡圖存”。還發表專論,反對投降,揭露日偽妄圖建立所謂“回回國”的陰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