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腸彎曲桿菌

空腸彎曲桿菌廣泛存在於鳥、禽、狗、貓等動物體內,可通過污染肉、奶及未經消毒處理的水而導致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瀉、嘔吐和肌肉痛,造成空場、迴腸和大腸組織損傷。

簡介

空腸彎曲桿菌廣泛存在於鳥、禽、狗、貓等動物體內,可通過污染肉、奶及未經消毒處理的水而導致感染,其涉及到的食品有生的和未煮熟的雞、生的和巴氏殺菌不徹底的牛奶、蛋製品、生火腿等。本菌在普通培養基上難以生長,在凝固血清和血瓊脂培養基上培養36小時可見無色半透明毛玻璃樣小菌落,單個菌落呈中心凸起,周邊不規則,無溶血現象。空腸彎曲生化反應不活潑,不發酵糖類,不分解尿素,靛基質陰性。可還原硝酸鹽,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為陽性。能產生微量或不產生硫化氫,甲基紅和vp試驗陰性,枸椽酸鹽培養基中不生長,在彎曲菌中唯一馬尿酸呈陽性反應。

臨床表現

空腸彎曲桿菌感染患者臨床表現發熱、腹瀉、嘔吐和肌肉痛,造成空場、迴腸和大腸組織損傷,通過腸黏膜侵入血液。

分離培養

取服用抗生素前的腹瀉糞便或宮頸粘液等,短時間用棉拭子沾取樣品將樣品放如內加入萬古黴素10mg,多粘菌素b2500iu,amphoterin13mg,cephalocin15mg的肉湯中進行增菌培養,後接種於哥倫比亞血(5%脫纖維綿羊血)平板上,培養24H觀察,如果有雜菌則選取單個菌株純化,後使用馬尿酸和氧化酶檢測,有條件可以做血清凝集試驗(成本高).初篩將陽性以及疑似菌株進行PCR檢測(16S,MAPA,hipo)最終確定為空腸彎曲桿菌。

致病性

空腸彎曲桿茵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原茵,可以引起人和動物發生多種疾病,並且是一種食物源性病原茵,被認為是引起全世界人類細菌性腹瀉的主要原因,對空腸彎曲茵的致病機理的研究越來越多。其致病因素包括粘附、侵襲、產生毒素和分子模擬機制等四個方面,通過分子分子模擬機制可以引起最嚴重的併發症一格林一巴利綜合徵。空腸彎曲桿茵可以通過產生細胞緊張性腸毒素、細胞毒素和細胞致死性膨脹毒素而致病。

感染

空腸彎曲桿菌抗原構造與腸道桿菌一樣具有o、h和k抗原。根據o抗原,可把空腸彎曲菌分成45個以上血清型,第11、12和18血清型最為常見。空腸彎曲桿菌是多種動物如牛、羊、狗及禽類的正常寄居菌。在它們的生殖道或腸道有大量細菌,故可通過分娩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和飲水。人群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的發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見。蒼蠅亦起重要的媒介作用。亦可經接觸感染。感染的產婦可在分娩時傳染給胎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