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時分組編碼

空時分組編碼是計算機上的專業術語,指在空間域和時間域兩維方向上對信號進行編碼。

簡介

空時分組編碼空時編碼就是在空間域和時間域兩維方向上對信號進行編碼,空時編碼大致上有三種方式
空時格線碼(STTC
空時分組碼(STBC)
空時分層碼(VBLAST)

詳細信息


1)空時
格線碼(STTC):空時格線碼最早是由V.Tarokh等人提出的,該空時編碼系統中,在接收端解碼採用維特比解碼算法。空時格線碼設計的碼子在不損失頻寬效率的前提下,可提供最大的編碼增益和分集增益。最大分集增益等於發射天線數。
(2)空時分組碼:空時格線碼雖然能獲得很大的編碼增益和分集增益,但是由於在接收端採用維特比解碼,其解碼複雜度隨著天線數和格線碼狀態數的增加成指數增加,因此在實際中套用有些困難。這就有了空時分組編碼的出現。
空時分組碼則是根據碼子的正交設計原理來構造空時碼子 ,空時分組碼最早由Alamouti提出的。其設計原則就是要求設計出來的碼子各行各列之間滿足正交性。 接收時採用最大似然檢測算法進行解碼,由於碼子之間的正交性,在接收端只需做簡單的線性處理即可。
(3)分層空時碼 :分層空時碼最早是由貝爾實驗室提出的一種MIMO系統的空時編碼技術,即BLAST系統 。分層空時碼有兩種形式,對角分層空時碼D-BLAST和垂直分層空時碼V-BLAST。 V-BLAST系統處理起來較D-BLAST系統要簡單,本文將討論VBLAST系統。
空時分組碼:空時格線碼雖然能獲得很大的編碼增益和分集增益,但是由於在接收端採用維特比解碼,其解碼複雜度隨著天線數和格線碼狀態數的增加成指數增加,因此在實際中套用有些困難。這就有了空時分組編碼的出現。
空時分組碼則是根據碼子的正交設計原理來構造空時碼子 ,空時分組碼最早由Alamouti提出的。其設計原則就是要求設計出來的碼子各行各列之間滿足正交性。 接收時採用最大似然檢測算法進行解碼,由於碼子之間的正交性,在接收端只需做簡單的線性處理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