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漢字]

空[漢字]

佛教教義。音譯舜若。佛教用來表述\"非有\"、“非存在”的一個基本概念。佛教各時期、各派別對空的解釋不一。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個佛教理論體系中的一個普通概念。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概念成為當時爭論的重點之一。大乘佛教時期,尤其是般若經系統的大乘思想則進而以空為其理論基礎。從所否定的對象來說,空可分“我空”、“法空”兩種。

基本信息

正文

我空,認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個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斷流轉生滅,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體──我,這是小乘佛教的觀點;法空,則認為一切事物都依賴於一定的因緣或條件才能存在,本身沒有任何質的規定性,但法空並非虛無,它是一種不可描述的實在,稱為“妙有”,這主要是大乘中觀派闡明的觀點。從論證的方式來說,空可分“分析空”、“當體空”兩種。分析空即從統一物之可分解為若干部分或因素上,從事物的生滅變化上,說明事物的不實在和不自在,這主要是小乘所採用的方法;當體空則認為一切事物無須分解,只要用空的理法去觀察,就可以明白它本身就是空的,這主要是大乘所採用的方法。從是否終極真理來說,大乘又把空分成“但空”、“不但空”兩種。把空當作絕對的虛無,認識不到它實際是有的一種存在形式,即一種妙有,就是但空,也叫“惡趣空”;反之,如能認識到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還有不空的一面,認識到空不遣有,有不離空,空中攝有,有記憶體空,這就是不但空,也叫中道。從上述幾種對空的基本解釋出發,佛教各派還推衍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其中以《大品般若》、《大智度論》所說的十八空影響較大。 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同注“肇曰: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也。”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


名言

名句
空虛;內無所有。引申為空虛處,空檔〖empty;hollow〗。
空,空虛。——《廣韻》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詩·小雅·大東》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水經注·江水》
倉稟實而囹圄空。——《管子·五輔》
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將軍登空堡上。——明·魏禧《大鐵椎傳》
獨臥空室之中。——漢·王充《論衡·訂鬼篇》
而或長煙一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乘風縱而狡奴之屯聚空,(袁可立)設伏夜戰而憤兵之營壘撥。——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又如:空銜(有官銜無實職或俸祿);空腦子(心中無盤算,沒有頭腦之意);空花陽焰(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空花:虛幻之花。陽焰:日光中浮動的煙塵)。
罄盡;空其所有。引申為沒有〖exhausted〗。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空戶(做空頭生意的人);空竭(罄盡);空盡(竭盡;凋敝);空臆(講盡心裡的話)。
廣闊;空曠〖open;spacious〗
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左思《詠史》
又如:空江(浩瀚寂靜的江面);空落(偏僻;空曠);空霄(天空;雲霄);空杳(空曠深遠);空場(空曠的場地);空落落(空曠冷落貌)。
岑寂;幽靜〖quiet;still〗。如:空宇(幽寂的居室);空峽(寂靜的山谷);空悄(幽寂)。
明淨無掛礙〖clear;hollow;void〗。如:空晴(明澈無礙之境);空意(清虛的心境);空灑灑(形容胸懷灑脫,毫無牽掛)。
空洞而不實際;空泛;虛構〖fictitious;fabricated〗
以空言求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清·黃宗羲《原君》
此非空言也。——《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空構(虛構;杜撰);空語(虛構的話,只說不做的話);空玄(幻想);空門面(虛有其表);空夢(幻夢);空設(虛置);空聲(虛名)。
空 kōng
【名】
空間;天空〖air,sky〗
皆若空游無所依。——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濁浪排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亂石穿空。——宋·蘇軾《念奴嬌·赤璧懷古》
復道行空。——唐·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空青(指青色的天空);空碧(指澄碧的天空);空中結構(憑空虛構);空壤(指天地);空懸(懸在空中);空天(遼闊的天宇)。
佛教語〖Emptiness;Viodoftheworldofsenses〗
萬物從因緣生,沒有固定,虛幻不實。亦特指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諦中的真諦。如:空解(指悟入空義,得到解脫);空假(事物均具備自性空無和幻相宛然兩個方面);空界(空大。指虛空範疇)。
又指佛門。如:空桑(佛門);空王(佛教徒對佛的尊敬);空門(泛指佛法。大乘以觀空為入門,故稱;佛教天台宗謂通達真性和實相的四門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全唐文七百三十九卷,唐朝進士施肩吾曾作有《五空論》,對頑空、性空、法空、真空、不空曾專題論述。
道家謂虛靜之性〖emptinessandquiet〗
澹乎若深泉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文選》。李善注引鄭玄曰:“道家養空,虛若浮舟也。”
空 kōng
徒然;白白地〖fornothing;invain〗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崔顥《黃鶴樓》
空以身膏草野。——《漢書·李廣蘇建傳》
空餘淚痕。——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空跑一趟;空忙;空亡(白死);空勞(徒勞;白費)。
只;僅〖only〗
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處空餘黃鶴樓。——唐·崔顥《黃鶴樓》
又如:空飯(只吃飯,不吃菜)
空 kōng
使空虛;使罄盡〖exhaust〗
內空府庫之藏,外乏執備之用。——《鹽鐵論·本議》
乃出圖書,空囊橐,徐徐焉實狼其中。——馬中錫《中山狼傳》
另見kòng;kǒng

詞語

空癟 kōngbiě
〖empty〗物體因中空而表面凹下去。
空癟的布袋
空腸 kōngcháng
〖jejunum〗十二指腸以後的2/5段小腸,與迴腸相連處幾乎難以分辨出,然而空腸較粗、壁較厚並具有較多血管及黏膜環狀襞的少量集合淋巴結。
空敞 kōngchǎng
〖openandspacious〗空闊寬敞。
茶棚搭在空敞的草地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