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

設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稷門附近﹐故稱稷下。建立於田齊桓公(公元前374~前356在位)之時﹐經過威王﹐至宣王時最盛。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中心。設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稷門附近﹐故稱稷下。建立於田齊桓公(公元前374~前356在位)之時﹐經過威王﹐至宣王時最盛。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宣王“喜文學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聚集在稷下的學者中﹐有道﹑儒﹑法﹑名﹑陰陽等各家。他們在那裡自由講學﹑辯論﹐“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乾世主”﹐形成了爭鳴的局面。

齊宣王(公元前319~前300在位)繼承其祖桓公和父威王的事業﹐擴置學宮﹐使“不治而議論”的講學之風“復盛”。據說荀子早年也曾遊學稷下﹐齊襄王時﹐他在稷下先生中“最為老師”﹐並且“三為祭酒”﹐成為當時最有威望的學術領袖。齊稷下有相當長久的學術傳統﹐對於促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和學術繁榮起了重要作用。
稷下學者的著述﹐多已佚失。有的學者認為﹐今存《管子》書可能是齊國推崇管仲的稷下學者們著作的匯集。

戰國時期,齊國是東方大國,魯國不但弱小, 而且很快就滅亡了。戰國時期齊國的文化聖地,是稷下學宮。它基本與田齊政權相始終,隨著秦滅齊而消亡,歷時大約一百五十年左右,

齊本是周開國大臣姜子牙的封地,姜齊奉行尊賢上功的國策,很快開發成為強國,春秋時期,一度成為霸主。到公元前386年,失去社會支持的姜氏失去政權,經過幾代努力而獲得齊國上下廣泛支持的田氏,取代姜氏,田和成為齊國國君,衰微的周王朝代表周朝各國對此表示承認,這一事件被稱為田氏代齊。國君換了,國家依然興盛,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和平也最成功的“改國換世”(由於不是王朝只是王國,只好說“改國換世”了)吧。對於這次“篡位”,一直以來很少聽到批評的聲音,甚至很少有人以“篡位”稱呼此事。

田齊的第三代國君齊桓公田午(不是春秋時期稱霸的姜齊的齊桓公姜小白——小白,汗!這個名字,放到現在是要被笑話的……),為聚集人才,在齊國都臨淄西門外創建稷下學宮,將學者封為“大夫”。“稷”是齊都臨淄一處城門名,“稷下”即齊都臨淄城稷門附近,學宮因處稷下而稱“稷下學宮”(這和東漢“鴻都門學”得名相同)。學宮延續至末代齊王田建時期方才衰弱。這個學宮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才消失,和田齊政權存在時間基本一致。

稷下學宮實行“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無言責”的方針,學術氛圍濃厚,思想自由,各個學派並存。人們稱稷下學宮的學者為稷下先生,隨其門徒,被譽為稷下學士。

齊威王即位,為革新政治,選賢任能,廣開言路,進一步擴建了稷下學宮。齊宣王時期,採取了更加開明的政策,“趨士”、“貴士”、“好士”,稷下學宮的規模和成就達到頂峰(濫竽充數這個典故就和齊宣王有關)。齊宣王對稷下學宮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四方游士、各國學者紛至沓來,“鄒衍、淳于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儒、道、名、法、墨、陰陽、小說、縱橫、兵家、農家等各家學派林立,學者們聚集一堂,圍繞著天人之際、古今之變、禮法、王霸、義利等話題,展開辯論,相互吸收,共同發展,稷下學宮達到鼎盛。世稱“百家爭鳴”。對此,司馬光在《稷下賦》中說:“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

然而,齊閔王後期,不聽諫言,鄒衍很快離開齊國去了燕國,隨後,齊幾乎為燕將樂毅攻滅。齊襄王時期,齊國重建,雖然努力發展稷下學宮,但是稷下學宮仍然沒有能夠恢復到鼎盛時期的面貌。

稷下學宮最有名的兩個人是孟子和荀子。兩人都曾在稷下學宮任職,荀子在齊襄王時期曾三為“祭酒”。

至齊襄王的兒子齊王建即位,稷下學宮未能得到進一步發展,並隨著齊的滅亡而消失。

不過,秦朝設有七十員博士官的制度,據說就是沿用了齊國稷下學宮的傳統;而且,秦的著名博士叔孫通(為漢朝制訂朝禮,朝禮制定後,劉邦曾經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就號稱“稷下生”。稷下學宮本身有很多功能:其成員即可以充當政府的智囊團,又著書立說進行學術研究,由於廣收門徒,還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以說是一所非常成功的大學。戰國時期,由於晉已分裂,三晉紛亂,楚則保守落後,秦雖是新興,文化未盛,齊幾乎始終領導文化潮流。而中國自秦以後的各種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從稷下找到源頭。如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儒學,基本上是孟、荀兩派理論的交替使用;再如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一直在中國盛行,並且是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此外還有在漢朝早年流行的黃老思想。在中國幾千年歷時中,稷下學宮學術氛圍之濃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豐碩,都是獨一無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