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乾青

程乾青,乳名如元,又名長悌,字芸生,浙江寧海人。1945年6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寧海縣城,要他出任“維持會長”,他就帶著妻子兒女逃出縣城,到力洋、一市一帶躲避。直到日寇投降才帶著妻子兒女返回縣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程乾青(1872-1952),乳名如元,又名長悌,字芸生,浙江寧海人。辛亥革命志士。曾留學日本,並積極投身革命。民初被授予陸軍少將,任職南京國民政府。“二次革命”失敗後離開政界。1928年回家鄉寧海興辦實業,成為寧海富戶。一生慷慨解囊,熱心慈善事業。日軍占領期間,拒絕擔任“維持會長”,體現出崇高民族氣節。

人物生平

程乾青是寧海城關雞行人。出身於一個貧窮的鞋匠之家。但他志存高遠,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南京江南陸師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南洋官費留學日本,入日本國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工兵科第三大隊,光緒三十年(1904)在日本加入光復會。在日期間,曾與革命黨人聯合發文,聲援王錫桐起義。三十一年(1905)又參加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積極投身革命活動。

光緒三十一年回國,程乾青任南京新軍督練,到上海負責槍械、被服軍需物資購置。宣統三年(1911年),程乾青回鄉,招募敢死隊,攻打杭州巡撫署,為辛亥革命立下戰功。民國初被授予陸軍少將,在南京國民政府任職。“二次革命”失敗後離開政界。後被滬軍都督陳其美派到浙江,任滬軍浙東募兵總理。不久,到杭州陸軍同胞社任總辦。

民國十七年(1928)回到家鄉寧海辦實業,開山種桑建桑園,組織婦女採桑養蠶。在東鄉的毛嶼、南鄉的一市前方頭一帶及北鄉的鐵界吳等地圍海築塘造田;與華鉅熔、王舜卿等人合股投資在中大街上開設元利南貨店;與象山人合股在石浦開設其昌店;與人合股在海門辦鹽場。辦工廠,經營商業、運輸業,成為民國時期寧海富戶。

程乾青一生慷慨解囊,捐款資助修橋鋪路和公益事業,如城隍廟修建、新嶺路廊建造、屠岙胡通水車石板橋修建、遺惠國小創辦,還每年托在北京大學教書的弟弟程乾雲從德國人辦的北京協和醫院購買大批治療嬰幼兒高熱、腦膜炎引起驚厥的西藥及夏令防暑“必因定”等藥品,分送給當地貧苦百姓備用。

民國十八年(1929)遭受罕見自然災害,寧海商會發起賑災活動,程慷慨解囊捐出巨款,救濟災民,幫助東鄉災區修復閘門、塘堤。

民國三十三年(1944)捐出不動產樓房八間半、平屋五間半,時值三十二萬元充作賑災款救濟各鄉災民,善舉得到縣、省政府的褒獎,省主席黃紹竑指令:“程芸生等人,熱心社會福利事業,捐獻巨款,充作賑災基金,殊甚嘉許。咨請社會部轉呈國民政府頒給匾額,以昭激勸。”民國三十五年(1946)二月,國民政府特向程乾青頒發“心存利濟”匾額一方,以示表彰。

抗戰期間弟弟程乾雲在西北工學院機械系任教授兼系主任。學校經濟很困難,師生連吃飯的錢都沒有。程乾青委託程乾雲向西北工學院機械系捐出一筆巨款以解師生困難。

民國初期,程乾青曾介紹城內的施大夏、前童的童中吉、南鄉劉膺古、岔路柴家村柴甫文等一批寧海青年到浙江武備學校和保定軍官學校、黃埔軍校讀書。

1945年6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寧海縣城,要他出任“維持會長”,他就帶著妻子兒女逃出縣城,到力洋、一市一帶躲避。直到日寇投降才帶著妻子兒女返回縣城。

評價

“程乾青是寧海縣房屋最多的人”、“程乾青是民國時期寧海有財有勢的四大金剛之一”。在國難當頭,民族處於生死存亡之際,他不顧個人安危,拒絕擔任“維持會長”,不當日本強盜的幫凶、漢奸、賣國賊,充分體現出他崇高的民族氣節、中國人的骨氣、台州式的硬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